2017-01-22 10:55:16閱寫協會

情繫音緣 ◎邱麗紅



                                 圖/尤淑瑜

四十餘年前,我讀國一,音樂老師教唱劉雪庵作詞譜曲的〈飄零的落花〉,優美的歌詞打動了我。下課前,老師說下周會指定同學獨唱,基於不想出糗的好勝心,加上真心喜歡這首歌,我回家努力苦練。

隔周,我真的被指定上台,調勻呼吸後,用嘹亮的嗓音賣力詮釋這首「超齡」的歌曲。老師笑著告訴我:「唱得不錯!想參加校內比賽嗎?妳聲線清亮,若加以訓練,未來可以考慮學聲樂。」或許是想到女高音唱歌時捧腹張大嘴的誇張模樣,班上同學頓時哄堂大笑,但老師的讚美,令我兩頰緋紅,開心雀躍。

可惜父母希望我學商,面對日復一日的升學壓力,只能收起喜悅,將這段上台演唱又被老師讚美的經驗收藏在心,靠著崛起的校園民歌,安撫著青澀的歲月。

邁入職場、步入婚姻後,我過著努力往上爬的競爭日子,為了各種瑣碎家務忙得團團轉,到KTV唱歌不是享受,反而成為一種應酬。

漫漫光陰流逝,雖然仍懷想民歌曾經帶來的感動,但在社會氛圍的轉變下,李宗盛、王菲等人的情歌悄然取代了民歌。我著魔似地買了數套八、九○年代「最愛情歌、光陰故事」經典CD,深深沉浸其中。

不知不覺間,早已年過半百,退休後空閒多了,少時壓抑的夢想再度冒出頭。兩年前,我加入歌唱班,老師每周以簡譜教唱歌曲,淺釋詞義及如何詮釋。

人生諸多際遇裡,總會有那麼幾首歌能觸及內心最柔軟的那一處,勾起許多潛藏已久卻不曾遺忘的記憶。我們帶入濃情、唱出聲,便洗滌了心靈,唱著唱著,隨著年歲,韻味也就不一樣了。

冬末午後,打開YouTube練唱〈落雨聲〉,當江蕙唱到「人孤單/像斷翅的鳥隻……故鄉的山/永遠攏站置遐」,窗外正好下起了雨,聽歌聲、雨聲夾雜著風聲,如泣如訴,我的心瞬間揪了起來,鼻頭一酸,眼淚便奪眶而出。腦中不知怎麼地清晰浮現父親的音容與慈愛眼神,啊,父親已長眠近三十年了。

原來我對父親與故鄉仍有不輕易顯露的情感,它只是在角落靜靜守候,等待著年歲增長的我有天能明白。無奈人老得太快,心又懂得太慢。

回憶是抓不住的月光,傻過的青春日子最美,思念的心唱著這首歌,仍會不自覺濕了眼眶。

終於知道民歌四十與江蕙的演唱會為何熱銷,當聽眾與歌手一起老去,如痴如醉一同歡唱,他們想到了什麼?又懷念些什麼?再回首,浮光掠影,就讓記憶馳騁在最想念的季節。

原來我不斷以歌聲療癒自己,只是我太晚明白。

                      (本文刊於2017/01/22聯合報家庭婦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