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7 18:00:00閱寫協會

不激情、不狂妄、張揚 ◎廖玉蕙

昨日,去參加聯合報文學大奬贈獎典禮及高峰會談。

 

得獎的陳列夫婦,遠道從花蓮來。那日,聯副登了季季姊寫的<陳列割草>,說陳列在鄉下割草,常常讓在電話這頭的她等到30幾個鈴聲才接。看到陳列的人,都忍不住揶揄他:「你今早出門時割了草沒﹖」

 

我昨天特別高興是因為我素所喜愛的兩位作家楊牧和陳列都在昨日得到難得的榮耀,當我們在誠品仁愛店會議廳參加陳列101萬聯合報文學大奬頒獎的同時,楊牧正在國家圖書館接受「向大師致敬」研討會的禮敬。

 

也許因為居住東海岸,受到山風海雨的濡染及生活速度的調解,這兩位作者的寫作都有共同的特色抒情、優雅、節奏緩慢,且充滿山光水色,光、影、山、海、林、木、花、草……在字裡行間閃爍搖曳,他們的文字驅策都相當恣肆淋漓。寫外在景物,我深信不作第三人想,美得真徹底。譬如慣為選本所選的陳列<礦村行>裡聲音的使用或無聲與有聲的對照就很亮眼,開頭以放學時的國旗歌開場,最後以自己的一路無語結束﹔<無怨>用牢裡的光影移動來寫望向自由的企盼﹔<山中書>中雲朵舒卷、光線投射與徘徊、石頭與背脊相互摩娑、閃爍的星子然後溪澗間出現一位光著身子游泳的僧人跟他解釋什麼叫「無明」,感覺自然和人之間有著可以相通的東西潺潺流過。

 

陳列的文章乍看順暢淋漓,用王文興老師的慢讀法細讀,真是搖曳生姿。他的文章質精但量少,可以從字裡行間看出驅策文字或結構布局的用心,明顯是文字煉金術已達爐火純青地步的高手。譬如<歧路>,他提到隱居佛寺,山林圍繞,除了讀書外,只有看樹木岩石雲氣天空和少數出家人走動外,聽到的不外流水風濤及早晚課誦經文咒語佛號,所以「世界很遠。」這是第4章的最後﹔這句「世界很遠。」接著又成為第5章的起始,也是第6章的起始。但第5章是從地理談「世界很遠。」第6章的是從時間來談「世界很遠。」而第5章裡的其中5段都以「我繼續讀書」來開頭,造成音樂性的複遝節奏,而讀書人真的往往距離世界很遠。

 

我記得他在一篇題為<礦村行>的文章裡寫他到北部一個行將沒落的礦村走了半日,回程時在小車站發現一只鐘。他寫著:「……我要離開那個小礦村時,天漸暗了,開始下起毛毛的小雨。候車室大圓鐘的指針在剛亮起的日光燈下一格一格地向前跳動,如在顫抖。………」他挑選到候車室裡的圓鐘來為即將式微的行業代言,並加詮釋「如在顫抖」,簡直讓人嘆為觀止。而在《躊躇之歌》裡,他因白色恐怖被關,出來後,和社會格格不入,最喜歡躲進大車站裡藏身,他又在車站裡看到鐘,「抬頭久久凝望著牆上的大鐘時,可以看到它永遠以那副漠然凜然兼具的冷淡模樣俯視著來往的人群,也似乎可以明確聽見分針一格接續著一格從容跳動的巨大聲響。時間正在緩慢而堅定的流逝。我繼續坐在候車室裡。」寫出人際的疏離,都是讓人讚嘆再三的點綴。

 

而他書中標點的使用也別具用心。長短句的調配,刻意在絕頂荒謬處或極度慌亂處大段文字不加標點,成功抓住英雄氣短或幾乎窒息的感受,也是書寫的成功策略。

我在學校讓學生閱讀時,常感覺學生會因篇幅太長而顯得閱讀耐心不足﹔但若領著他們細讀,並指出作品具匠心之處,往往學生會很快為之改觀,立刻愛上。

 

看《躊躇之歌》心裡非常震動,文筆之美不在話下,他描寫的飽受白色恐怖折磨經過,其實相當駭人聽聞,可是他的筆堅持冷靜。我看到其中幾個段落,總忍不住落淚。

 

一是<藏身>這篇中,寫著他從牢獄之災中出來,要開始找工作,重新加入這個隔絕已久的社會時,連打電話(拿聽筒、投幣和撥號的順序)按公寓電鈴、搭車(得牢記45站的名字並不停探看外頭快閃而過的站牌,)都戰戰兢兢,尤其和朋友在咖啡店裡約會,看到幽深的咖啡廳竟讓他全身顫抖起來。

 

二是為了找工作,和朋友見面時的情形。見面的時間往往比預計的短,每次都萌生急於離開現場的想法。道別後在街上走很久,偶而找街角或公園座椅坐下。最常去大城市的火車站裡坐著,感覺比較自在。他說:「周圍同樣僅作短暫等候的過客絕少有人在交談,一種混合了漠然、無聊和些許愁緒的氣味。一種安全的氣味。不帶絲毫情感的廣播聲音不時響起,在人們的頭頂上方,說著一些對某些人有用對某些人無用的信息。」

 

而在該書中,最讓人不捨的是陳列父母對兒子從監牢放出後的反應。
他寫:「他們總是一種經歷某些難言的遭遇又無從且不敢追究是非曲直之後才會有的眼神。表情也是那種受到很大的驚嚇之後那種幾乎沒有表情的表情。一些深沉的痛,一些隱忍,一些不得不勉力撐持的暗淡的光。」

 

有一天,母親表情慎重地跟他說,「土地買賣和搬厝的事,不是一時間就能處理的。你就暫時先去找找看有什麼頭路沒。較忍耐咧,先莫一直在在厝內,莫給人在腳撐後講閒仔話。在外面,吃好吃歹無人知。栽培你讀大學,庄仔裡有史以來第三個,莫給人認為遇到這種事以後就變成沒路用人。莫給人看衰。更加重要的,一生不能因為這樣就讓這個垃圾政府打敗。」陳烈接著寫:「她說這些話時,我再一次看見了她在這幾年來終於對一些事情絕望之後似乎已漸沉澱而其實只是封閉在她心底裡的某些東西:恐懼,屈辱,悲傷,憤恨,強韌……。」非常傳神地寫盡那年代被歪曲的靈魂的反動。

 

最讓人停不住眼淚的是:他曾去阿公阿嬤的墓地坐了很久(P.74)感嘆無法給祖父母送終的遺憾:「他們勤儉實在,正當做人,努力養育子女,盼望他們男有份女有歸,一代接一代,有一些風光虛榮,最好也能像他們愛看的某些歌仔戲裡扮演的那樣最後結局福祿壽喜,或者至少一生無虧無欠,等時間到了,就會有許多子孫和至親好友來送行,有神佛來接引他們過橋到另外的一個世界,一個不再有操心操勞和病痛的世界。


真的,我那麼愛他們,然而,阿嬤過世那天我正在接受偵訊,阿公,我更無法送他最後一程。帶著涼意的日頭要落山了,我又一次看到阿公還蹲在園裡抽菸,我坐在旁邊,兩腳伸入小圳溝裡,不時輕微踢動那涼涼的流水,流水咕嚕咕嚕的聲音在逐漸暗下來的天地裡;我也看到阿嬤牽著我的手走在兩旁蔗園綿延的沙土路上,我們要搭竹筏過溪去看大戲……。」


看到這裡不落淚者幾希!他用平靜的文字控訴,較諸激情或狂妄的憤恨,似乎有著更冷靜的力量。

我以為陳列的寫作及人生觀可以用他自己的話說:「人的存在若有任何價值的話,並不是因為他們活著,吃喝睡覺,而後死去,而在於他們的心中永遠保有著一個道德地帶。」慶幸在這汙濁的年代,還有人在堅持道德。

 

他啟示了讀者美和理想,寫出了抗議的精神,用陳芳明教授的話說就是: 「他的文字保持熱情卻不激情,他的理想維持希望卻不狂妄。」

 

 

取得廖玉蕙老師同意,摘自2014.09.16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