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1 00:00:00閱寫協會

戒不掉切仔米粉 ◎杜美華

「切仔米粉」是早年台北街頭極普遍的傳統小吃。台語稱「切」,類似白水煮,但食材並不直接放到水中,而是把食物裝入竹片編成的漏杓裡,上頭再壓上一支同樣的漏杓,一起放進滾水熱鍋中燙煮數分鐘,再將兩支漏杓拉起、上下抽動直至食物熟軟為止。

 

昏黃的燈光下,我和媽媽常光顧一家小吃攤。老闆習慣用左手背推一下鼻梁上的眼鏡,接著低頭仔細地切下三片鹽水煮的瘦肉,然後一片片排在「切」好、倒進碗裡的米粉上,再加上一小匙炸紅蔥頭豬油、味精、鹽,最後放入少許豆芽菜、韭菜,淋上豬骨湯,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切仔米粉」端到我眼前。對著冒熱煙的「切仔米粉」,我深深吸了一口氣,香味竄進鼻子直衝腦門,頓時精神大振、胃口全開。

 

小吃攤除了賣切仔米粉,還有切仔麵、陽春麵,但加了鹼的油麵減損油蔥香氣,而「陽春麵」沒有豬肉片相佐,所以「切仔米粉」就成為我與媽媽的最愛。常與媽媽在吃得十分飽足、滿意的夜裡,慢慢地散步回家。這樣的消夜時光,從我十歲開始,持續了十多年。

 

時至今日,小吃種類日益增多,吸走不少愛嘗鮮的客人,只賣簡單切仔米粉、切仔麵的攤子變少了。而在健康導向下,炸紅蔥頭不再用豬油,改以植物油替代,炸出來的紅蔥頭雖然色澤不差,但味道就是不如豬油炸的香。多了紅糟肉、白切雞肉、鵝肉等選項,配菜讓人目不暇給,多數人已不再鍾情於米粉上那三片略顯乾硬的白切豬肉。麵店老闆順勢省去三片瘦肉成本,轉而推銷其他配菜。米粉上少去三片瘦肉,我記憶中的「切仔米粉」便缺了一角。

 

如今媽媽年事已高,我也不年輕,新陳代謝減緩,擔心長期消夜使人發胖,影響健康,母女都戒掉了消夜習慣。但我與媽媽依舊認為帶油蔥香的切仔米粉才對味,於是少了豬油香也沒了瘦肉片的現代切仔米粉,遂成為我們偶爾的正餐。

 

2013/05/07 聯合報.繽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