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20 00:00:00閱寫協會

雅典衛城巡禮 ◎ 阡陌


                                               (俯瞰雅典城)

清晨,走出位在辛塔格瑪廣場邊的旅館,穿過廣場,沿著交通繁忙的馬路,在郵局邊找到美特波里街,經過一座東正教教堂,轉進旁邊的巷子,接二連三的藝品店、咖啡屋和餐廳,讓旅人知道已逐漸走入布拉卡區。

這裡是雅典的舊城區,古時衛城下方的民居所在,看到階梯便往上走,藉由它引領我前往衛城(Acropolis)去。

狹窄的巷弄蜿蜒交錯,斑駁的屋宇,散發出一股淡淡的懷舊氛圍,時光突然緩慢了下來,彷彿回到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時代。店家正忙著進貨和擦洗,準備開張,迎接上門的遊客。

半小時後,來到衛城山丘西側的售票和入口處,花十二歐元,買了張包含衛城、古市場和火神殿等六個遺蹟的門票,展開以衛城為中心的古蹟巡禮。

懷著朝聖般的心情,依循山丘下的小路前行,不久望見一堵牆面聳立在斜坡上,原來是阿提科斯音樂廳。這座音樂廳是雅典富豪海羅迪‧阿提科斯建於西元一六一年,後捐給雅典市政府。舞台左右寬三十五公尺,觀眾席環繞四周,分二十二級呈扇形展開,可容納約五千人。舞台後方的建物高三層,一樓正面有三個入口及八個裝飾凹洞。古代,人們在這裡舉行音樂會和戲劇演出;如今,依然是雅典夏季音樂節的主會場。夏日夜晚,在這座近二千年歷史的古蹟裡 ,聆賞一場音樂會,將是多麼令人難忘的幸福!

                                                     (阿提科斯音樂廳)

山丘上方的「帕特儂神殿」(Patenon)時隱時現。這座祭祀雅典娜的神殿,建於西元前四四七至四三二年間,一群設計精密、造型典雅的多立克(Doric)石柱,巍峨沉穩地聳立山頭,在藍天白雲下,朗朗呈現出希臘民族追求和諧、理想的藝術精神極致。

兩千多年來,這座神殿歷經戰火摧殘、風吹雨打,但留下的建築結構遺蹟,仍是如此堅厚穩固,彷如當年,雅典娜以橄欖樹贏得統領雅典城邦時的英氣風發。

登上山頂,繞著神殿幾番逡巡,愈加體悟人之渺小。一會兒用長鏡頭仰望捕捉神殿柱子上精美的雕刻,一會兒用廣角攝掠神殿的宏偉結構,雖至頸肩痠麻終不悔。

獨坐一塊大石上,與神殿保持美感的距離,陽光灑在神殿上,春風微微,寒涼中透著幾許溫潤。遊人稀疏,四野沉靜,思緒不覺沉入悠遠的古希臘時代。

一陣笑鬧聲把我從遠古拉回到現實,兩三隊的小學生邊聽老師講解邊打鬧,天真紅潤的臉頰,輝映在殘垣斷壁間,不禁讓人了悟到:歷史是人類生命片斷的累積,未來延續著過去,眼前這群活潑兒童,莫非是兩千多年前的居民,在今日重回神殿,祭拜他們的守護神,敬愛的雅典娜?

位在帕特儂神殿的左側有座「伊瑞克提翁神殿」(Erechtheion ),供奉著多位神祇,東邊是雅典娜的神室,西側則是海神波塞頓的神室。希臘神話記載:雅典娜與波塞頓兩位天神比賽取得雅典的統治權,最後雅典人民的選擇是,雅典娜創造的橄欖樹勝過海神的大海航權。橄欖樹不僅滋養了雅典人民,也是和平的象徵,因此成為雅典的市樹,而雅典娜則被尊奉為雅典城的守護神。

                                                           (伊瑞克提翁神殿)

這座神殿最引人注目的是,位在西側轉角的「少女門廊」,六支少女石像的柱子,支撐著門廊,少女身姿亭亭玉立,自然下垂的長袍,下半部的袍褶線條和圓柱的凹槽相呼應,豐腴的身軀融合成堅固的柱體,為莊嚴的神廟增添了幾分活潑的動感。神廟前有棵橄欖樹,傳說是當年雅典娜所栽種。這座神廟開啟了「人像柱」建築的先河,影響歐洲兩千多年的建築風格。相對於帕特儂神殿的陽剛雄偉,伊瑞克提翁神殿則顯得優雅柔美。

陽光耀眼,驅走了寒意。轉個彎,來到「勝利女神殿」(The Temple of Athena Nike),線條細長的愛奧尼克(Ionic)石柱,展現出優雅綽約的風格。

在希臘神話中,奈基最常見的形象是手持棕櫚枝或頭頂花環展翅翱翔,但雅典人卻塑造了沒有翅膀的勝利女神,據說是為了將祂永遠留在雅典。

神廟的東面是入口,裝飾帶上刻有奧林匹克諸神,其餘三面的浮雕則是描繪希波戰爭的故事,雕工細緻精美,呈現出希臘雕刻藝術之美。

當初為了讓山下居民抬頭即可仰望宏偉的神廟,這些建築大都貼近山沿而建,彼此間並沒平行或對稱的規則,主要是利用山丘的地形,充分展現出每座神廟最好的角度。晴空下,三座神殿各展神韻,相知相惜,同心接受子民祭祀膜拜,更協力護佑著山下的沃野和生靈。

                                                             (遠望衛城神殿)

西元前五世紀左右,希臘出現了一位才智兼備的領導人伯里克利(Pericles,西元前四九五至西元前四二九年),他領導希臘戰勝波斯,並從戰後的廢墟中重建雅典,延攬出色的雕刻家、建築師和工藝家等,依照古希臘的建築風格,將雅典打造得雄偉壯麗,被稱為雅典的黃金時期,現存的許多古希臘建築是那個時代所留下來的。

伯里克利並提倡民主政治,當時產生了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等知名哲學家。

衛城的建築群見證了雅典的繁榮昌盛,隨著希臘的衰微,雅典衛城經歷了無數次的戰火蹂躪而殘破不堪。幸好一九三○年代起,英、法、德的考古學家聚集衛城,挖掘出神廟、劇場和山下的市場……並加以復原,讓世人對古希臘城邦衛城的布局和歷史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見識了古希臘建築的精湛藝術。

走下台階,來到山門,幾根龐然巨柱,拔地擎天,像勇猛的衛士,扼守著整座山城。

湛藍天空下,巨大圓柱上方,幾朵白雲悠悠徘徊,似低語,似追憶……


  (衛城山門)


2012/09/07人間福報.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