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22 08:00:00閱寫協會

陽光斑爛西班牙(下) 文/ 圖 ◎阡陌


  格拉那達─充滿濃濃伊斯蘭風情   

 ※ 阿罕布拉宮─伊斯蘭的絕世宮殿

 

   8世紀時,摩爾人入侵伊比利半島,在格拉那達建立基地,開始長達800多年的回教統治,直到1491年,信奉天主教的斐迪南國王與伊莎貝拉王后,始攻陷格拉那達這個摩爾人的最後據點。

  摩爾人留給格拉那達典型的伊斯蘭建築和濃濃的阿拉伯文化風情,因此  有人說:格拉那達的特質就是阿拉伯。一座屹立在達洛河谷上方山巒上,宏偉華麗的「阿罕布拉宮」以及花園,驗證了阿拉伯統治時期的強盛繁榮,更顯現出伊斯蘭文化光輝燦爛的光芒,這是當今世界僅存的中世紀伊斯蘭宮殿,198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

  格拉那達在當地的卡斯提爾語意為「石榴果實」,石榴是格拉那達的象徵,當地的陶瓷器皿上,多繪有石榴圖案;而「阿罕布拉宮」阿拉伯語為「紅宮」之意,夕陽西下時遠眺這座建在山丘上的宮殿,呈現出一片豔紅的華麗景觀,稱為「紅宮」倒也貼切。

  來自北非大漠的摩爾人,善用水的動感、清涼和韻律等元素,將建築與庭園設計得優雅而閒適,「阿罕布拉宮」以及周圍的大花園,將這些巧思技術發揮到淋漓盡致。

  隨著導遊穿間走室,圓形細柱、馬蹄形拱門柱廊等等,那極盡精雕細琢的功力,在在令人嘆為觀止。還有以阿拉伯文、藤蔓和幾何花紋所組成的連續圖案,更是綿密曲折,散發出華麗又神秘的氛圍,令世人見識到伊斯蘭建築形式和內涵之博大精深。

  尤其是「獅子噴泉」及周圍的宮殿,更顯出伊斯蘭建築的精華。中庭有一座由12頭猛獅扛起的噴泉,林立的大理石柱,像一群窈窕玉女,亭亭嬝嬝地環繞四周,婉約的溫柔意欲融化獅群的剛猛。上方則滿佈鏤空雕飾,整個空間顯得秀麗而飄逸。巧奪天工的巧思精技,令人彳亍流連,不忍離去。

  出了阿罕布拉宮,沿著花徑步行約十分鐘,來到東北邊的「軒內洛尼菲花園」,這是當年摩爾國王的避暑離宮。處處花團錦簇,萬紫千紅,幾疑走進了愛麗絲的夢遊仙境。世居沙漠的阿拉伯民族,對於園藝和水有著一份近乎迷戀的情結,園內奇花異草,爭相綻放;有時,徜徉在幽香花徑間,赫然出現噴泉水池,令人驚喜連連。

  如此嫵媚多嬌,因而博得了「伊斯蘭花園極品」的美稱。

 

 * 阿拉伯區巡禮─置身赤熱沙漠中

 

  午餐後,頂著大太陽,在阿拉伯區活動,民家、商店的裝飾和擺設,處處洋溢著濃濃的阿拉伯風情。穿梭蜿蜒斜巷間,耳邊遼繞著神秘的阿拉伯音樂,有些商販,身穿白袍,加上陣陣襲人的熱浪,令人幾疑身在赤熱沙漠中,雖是燠熱難行,卻又樂趣無窮。

  出了巷弄,瞥見馬路兩旁擠滿了人群,高舉相機對著前方猛拍。直覺告訴我─有好戲正在上演。快步擠上前去,嚇,一輛卡車緩緩駛來,上面載滿小丑,正扭腰擺臀向觀眾揮手。哇!卡車後方,出現了幾位踩高蹺的瘦長小丑,在大街上邊表演邊滑行,誇張的動作逗得觀眾樂呵呵。我猛按快門,又不忘鼓掌歡呼,一雙手忙得不亦樂乎。

 



  這一段小丑插曲,為格拉那達之旅,增添了幾分歡樂記憶。

  傍晚回到旅館,警覺瀕臨中暑狀態,整個人快虛脫了,趕緊補充大量水分,多吃水果,設法將體內熱氣排出。隨時讓身心保持良好狀態,是旅遊中一門重要的功課。

 

  ※ 佛朗明哥─手扭腳踏的舞蹈

 



  晚上,欣賞了一場很棒的佛朗明哥,場地在城外山坡上的吉普賽區,岩洞般的一家小酒館裡。
(1)

  佛朗明哥一詞的阿拉伯語fellah mengu,意為逃亡的農民,是發源於西班牙南部,安達魯西亞地區的一種藝術形式15世紀西班牙戰勝摩爾人之後,強迫摩爾人和猶太人信奉天主教,否則便遷往非洲去。光是1499年就有五萬摩爾人被迫接受洗禮。大批摩爾人、猶太人和吉普賽人逃往鄉下和山中,以保存他們的傳統文化,這就是佛朗明哥藝術形成的背景。

由於這個歷史背景,佛朗明哥舞蹈中往往呈現出大量的悲憤、抗爭、希望和自豪的情緒宣洩,而歌唱者近乎沙啞的嗓音,也映照了它的起源環境。當代著名的佛朗明哥舞蹈家,大都為吉普賽人。

佛朗明哥的基本元素有三種,即腳法、手勢和響板。腳法有四種:前半腳掌、腳跟、腳尖及全腳掌。

(一)腳法:功夫的高下取決於在地板上踩踏出乾淨、俐落、紮實、悅耳又多變化節奏的聲響。

(二)手勢:佛朗明哥的手勢沒有一刻靜止,手腕的旋轉帶動手指一根根向內外撩轉,連帶運行雙臂以配合身體的姿態,而傳達出源源不絕的內在情感。

(三)響板:響板掛在大姆指上,左右各套一副。左邊的音色低沉,用中指打拍子;右邊音高,用小指、無名指、中指及食指打四連音。

它是一種即興式的舞蹈,沒有固定的舞步動作,全憑舞者、演唱者及伴奏人的默契演出,以達到和觀眾之間的情緒互動。  

  近年來,西班牙政府積極發展旅遊,佛朗明哥已經成為西班牙舞蹈的代表。 欣賞正宗的佛朗明哥舞,以安達魯西亞地區的塞維爾和格拉那達為首選。

  據導遊說,今晚的演員都是吉普賽的頂尖高手。演唱者悲涼的歌聲,舞者陰鬱的面容和犀利的眼神,組合成我心中佛朗明哥的獨特魅力。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民族?沒有國家,四處流浪,居無定所,扮演著世界邊緣人。上焉者,以表演佛朗明哥謀生。次焉者,以算命、賣手工藝品為生。下焉者,則以扒竊餬口。

  散場了,暗自慶幸能觀賞到如此精湛的表演,但那蒼涼的歌聲,陰鬱的面容,卻盤桓腦際,久久揮之不去。

  在酒館門口,看見剛才在舞台上手舞足踏,神乎其技的男舞者,斜靠在椅子上,頻頻喘息,一副累癱了的樣子,觀眾向他稱讚道謝,但他似乎連擠出微笑的力氣都沒有,只能以點頭應答。

  唉,一個沒有笑容的民族!

(1) 1480年代,吉普賽人協助西班牙政府攻陷摩爾人的最後據點格拉那達後,論功行賞,允許吉普賽人居住在薩克羅蒙提山丘,並賦與永久免稅的特權。今日,吉普賽人仍居住在這山丘上,構築橫穴式的住居,藉著跳佛朗明哥和看手相吸引觀光客。  

  ※ 格拉那達的夜─悠閒浪漫的夜

  看完表演,車子開往山下,在阿拉伯區下車,夜遊去也。

  遠方的皇宮在燈光烘托下,顯得遺世獨立,散發出孤絕之美。

  黑夜中,清風微微,走在充滿阿拉伯風的巷弄裡,恍如跌入時空轉變的虛幻中。

  深夜的格拉那達,酒館外,處處有人喝酒聊天,連路過的旅人,也感染了那份閒適的氛圍。

  啊,好個浪漫的格拉那達之夜!

 

2012/06/02人間福報.旅遊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