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04 10:54:51閱寫協會

2011第六屆懷恩文學獎社會組決審紀要/尋找生命的理由

【聯合報/李時雍/記錄】

時間:2011年11月5日

決審委員:丘秀芷、李瑞騰、陳昌明、蕭蕭(依姓氏筆劃)

會議開始,由《聯合報副刊》編輯楊錦郁報告此次社會組共收到421件作品,經由初複審周昭翡、簡白、李欣倫、高翊峰、鄭順聰、楊錦郁六位委員,分組進行初審及複審,選出20篇晉入決審。

決審會議開始,四位決審推舉李瑞騰擔任會議主席,主席先請大家提出評審意見。

丘秀芷(以下簡稱丘):今年入選的作品,寫作技巧進步非常多,組織架構不錯。這個文學獎徵獎的宗旨以啟發人性善的一面為主,入選的比較沒有過於離經叛道的作品,讀起來心裡非常平和。

蕭蕭(以下簡稱蕭):主題明顯,隨著文字閱讀,心情愉悅,讓人思及親人、朋友往來的感覺。以對散文「真善美」的期望和要求,作品感情一定要真,引導向善,文字語言的駕馭能力,須符合散文期望的標準。

陳昌明(以下簡稱陳):懷恩跟其他文學獎不太一樣,不在強調散文技巧的炫弄,而更著重內容。進入決審的作品,感人的程度尤甚其他文學獎,非常有特色;書寫上簡單,內涵卻很動人。

李瑞騰(以下簡稱李):這個徵獎宗旨清楚,目的性規範了可能性。評選從「文字文本」和「現實文本」之間相對應的關係看。「文字文本」略帶誇張的,情感難免有一點失真的狀態;至於「現實文本」是存在的動人的元素,有一半作品用最普通的形式在書寫,也有一些採文學性比較強的寫法。他對於作品的要求在藝術性的部分有一些期待。

四位決審各針對此次作品提出觀察之後,主席提議先進行第一輪投票,就入選的20篇中先圈選8篇,再就選出的作品分別討論。經所有評審同意後,進行投票。

第一次投票

4票:

〈兩個都被罵了〉(李、陳、丘、蕭)

〈梭羅河畔〉(李、陳、丘、蕭)。

3票:

〈爺爸〉(陳、丘、蕭)

〈陡坡〉(陳、丘、蕭)

〈我們在沉默中看著遠方的光〉(李、丘、蕭)

〈擱淺〉(李、陳、蕭)

2票:

〈生命的地平線〉(陳、丘)

〈尋找活著的理由〉(陳、蕭)

〈那味兒〉(李、陳)

〈愛的變奏曲〉(李、蕭)

1票:

〈角落陽光〉(丘)

〈翻面〉(李)

〈梨樹下〉(李)

〈子不語〉(丘)

0票:

〈一切都有時候〉

〈母親的哭聲〉

〈母親的部落格〉

〈記性〉

〈祖孫〉

〈台車魂〉

評審共同決定先淘汰零票作品,並由一票的作品逐篇討論。

〈角落陽光〉

丘:這篇寫跟著媽媽去工廠,工廠老闆娘罵她,婆婆卻對她很好。一個老奶奶給她地瓜吃,成為一輩子所懷想。

〈翻面〉

李:作品裡的一群人讀起來很像外籍配偶,在一個餐廳裡工作,煎魚。題材特別,但不夠清朗。

〈梨樹下〉

李:這篇寫法上較不平常,同時顯示出情感的刻意性,寫記者如何面對老農,寫得不錯。

〈子不語〉

丘:寫瘖啞的主題,父母親都是啞巴,對待殘疾的小孩卻不一樣,以同理心去哄他,但也一直擔心以後生了一個小孩會遺傳。主題比較沒扣那麼緊。

2票

〈生命的地平線〉

陳:受刑人寫慈濟媽媽來探訪,看到小花,對生命有啟發,在很多文學都有表現過,但是這樣的主題很真實,觸動到我們的感受,技巧上很簡單,題材的現實面有動人的地方。

蕭:水槽裡的小花有象徵意義,文字技巧和象徵意義都精采。

〈尋找活著的理由〉

蕭:題目很直率、有層次感,每個小節都在告訴我們活下去的重要,為人生找到活下去的理由。

陳:這篇作品一直在找生命的理由,用了水族箱的魚一直被禁錮的譬喻,漸凍人有知覺,雖像魚一樣被隔絕在魚缸裡,但仍有存在的價值,收尾非常不錯。

丘:文字技巧不錯。

李:所有一切都朝向正面,宏大,生命已經到了大悲痛的狀態,令人感同身受。

〈那味兒〉

李:整個家庭的氣味代表的是貧窮的困境,從孩子的角度對氣味的排斥,從不能接受到接受的過程,有一個轉化。家和自己互動之間的關係、自己的生命歷程的轉變,氣味逐漸在質變,朝向正面的方向發展。

陳:爸媽在做魚塭牧場飼料袋的回收,過程中,作者慢慢的回過頭來體會那味道,有動人的地方。回過頭去認識自己的家庭,這個部分的轉折,尤其透過氣味,值得推薦。

蕭:傑出的地方,在於嗅覺的描寫;然而那個使主角轉折的東西是什麼?不夠清楚,不能只是因為年輕不懂事吧。

〈愛的變奏曲〉

蕭:這篇作品的情感,由討厭,慢慢的因自己成長懂事,感受到愛。

李:文章節奏很好,以文字表達一種情感心思流動的過程,有些部分處理得非常乾淨,特別是後面。

三票

〈爺爸〉

蕭:作品中,年紀很大的爸爸--老兵,他的付出不止是對家庭,甚至路見不平,乾脆自己填平,和台灣現實很貼近。作者心理的接納、轉折有交代,透過媽媽跟他講實際情況,產生巨大的影響。

陳:這一篇敘述的技巧有些瑕疵,但反應了台灣生活經驗會碰觸到的人,在題材上有動人的地方,是很特別的典型,被書寫出來,對社會有一些回饋。

李:「現實文本」超過了「文字文本」,文字比較沒辦法去承擔現實的文本。

〈陡坡〉

李:從寫作上來說,文字好,從現在的現場回到過去,再回到現在,父親的角色之所以會變成這個樣子,是因義氣。

丘:文字、布局都非常好,也不至於雕琢,寫作技巧不措,用「陡坡」扣住整個主題。生活性比較真實,父親的角色鮮活、始終正直。

蕭:本文選擇一個恰當的空間、場域,所有事情都在這個陡坡、在這個文章、這個作者人生中產生意義。

陳:事件本身是作者成長過中很貼近的經歷,從銀行行員改去賣家具,因為老闆對他很好,幫老闆還債。在還債辛苦的過程中那信念就很動人,對一般人來說很有啟發性。

〈我們在沉默中看著遠方的光〉

蕭:在諒解和同情中,也不完全是贊同,事情就發生了,於是接受、瞭解,看著遠方的光,表示還有希望。文字扣住主題,不是驚天動地的觀念改變,而是同情的瞭解。

李:整個文章不止是完整,跟當下的情感有點關係,文學性很強,是不錯的小品。

〈擱淺〉

丘:文字的經營比較刻意,以「擱淺」講處境,但到底是一種模擬的情境,還是人生就擱淺了?

陳:寫生命的擱淺,也寫母親,其他的同伴的擱淺。自己本身的身體沒辦法自主,寫他的母親幫他擦身體,他的媽媽幾乎生命的全部被他綁住。文字有經營,細節生動,讀著有被感動到,值得推薦。

蕭:書寫秩序非常成功,文字、結構均佳。

四票

〈兩個都被罵了〉

李:有趣味性,趣味當中有點哀傷,在兩種不同語調中表達。

蕭:雙胞兄弟也像一個人的內心,感性理性之間在掙扎,採用了很好的書寫方式。

陳:母親的那一頓責罵很精采,突顯出情感,很真實,也很動人。

〈梭羅河畔〉

陳:本文寫外勞要離去,爸爸雖失智,仍感到好像失去了親人一般,讓人動容。台灣的外勞愈來愈多,有一些外勞對家庭照顧得很好,很多家庭是依賴外勞,他們成為被照護者精神的支柱。這一篇讀來很讓人喜歡。

其他評審也都表示這一篇寫得很好。

第二次投票

各篇作品逐一討論之後,決審進行第二次投票,決議從8到1給分,再就結果討論。

〈生命的地平線〉:6分(陳1分、丘5分)

〈爺爸〉:7分(陳2分、丘4分、蕭1分)

〈尋找活著的理由〉:11分(陳4分、蕭7分)

〈兩個都被罵了〉:25分(李6分、陳6分、丘8分、蕭5分)

〈那味兒〉:8分(李5分、陳3分)

〈陡坡〉:22分(李4分、陳7分、丘7分、蕭4分)

〈愛的變奏曲〉:5分(李2分、蕭3分)

〈我們在沉默中看著遠方的光〉:6分(李3分、丘1分、蕭2分)

〈梨樹下〉:3分(李1分、丘2分)

〈擱淺〉:24分(李8分、陳5分、丘3分、蕭8分)

〈梭羅河畔〉:27分(李7分、陳8分、丘6分、蕭6分)

評審討論後,先淘汰分數最低的〈愛的變奏曲〉、〈梨樹下〉。〈生命的地平線〉和〈我們在沉默中看著遠方的光〉同分,但丘秀芷轉而支持後者,所以〈生命的地平線〉也淘汰。

最後八篇,經評審一致同意,由分數最高的〈梭羅河畔〉得到本屆懷恩文學獎社會組首獎,〈兩個都被罵了〉二獎,〈擱淺〉獲三獎。〈陡坡〉、〈尋找活著的理由〉、〈那味兒〉、〈爺爸〉、〈我們在沉默中看著遠方的光〉5篇並列優勝。

決審會議在主席宣布下順利結束。



全文網址: 2011第六屆懷恩文學獎社會組決審紀要/尋找生命的理由 - 懷恩文學獎 - 文學獎大賞 - udn閱讀藝文 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ART_ID=357446#ixzz1fWwV9Ro9
Power By 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