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02 09:35:37閱寫協會
和父親說話 ◎廖淑華
父母親去年夏天搬來關渡與弟弟同住。說同住,其實並不在一個屋簷下,而是對面兩棟樓分別而居。同樣身為別人家媳婦的姊妹們認為,這樣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三代 同堂方式很好,况且一向嚴肅寡言但叨唸起人或評論起不同見解來語詞銳利、亳不留情面的父親,有時實在令子女不知該如何相處才能和樂愉快。
也就因為父親難以討好的性情,加以早早離家求學、就業,自小我就不曾主動和他找話說,碰上只有我和兩位老人家相處的場面,竟沉默得有些尷尬。
望 著都已八十高齡、不愛出門的老父母,鎮日與一台電視機相對,假日才得前往探視的我,真不甘心浪費寶貴的相處時光在選台器,子女都畏懼和他說話,想像父親應 是很寂寞的呀。我開始有計劃的列出和父親說話的話題,由於家中曾經營餅舖,我最喜歡問古早食品物料的背景及作法,或是小時候發生而我不確定原因的事件,甚 至好奇卻不曾探問的家族恩怨。
話題常是這樣說起——
「爸,以前買做餅的糖為什麼都拿單子?」
「那叫『棧單』,以前蔗農……」
「爸,以前有個教你做『沙其馬』的師傅……」
「什麼他教我?是他來拜託我教他的……」
偶有擦槍走火的時候,是爸和媽的記憶有誤差而爭辯起來,我這個使作俑者夾在其中雖不免尷尬,然而也蠻高興兩位老人家都中氣十足,且我也得到最珍貴的口述家族歷史。
【
天涼好個秋
2009-10-07 17:46:40
淑華的用心,父母應感貼心!
父母年紀大了,有時反而像小孩一樣,話不投機時很悶,話匣子一開又熱情得很,帶著一些疼惜和更多從容的心,就對啦!
老人家的想法有時也難捉摸
家父母曾為既然搬來台北了怎麼是"分開住"而不樂
直到女兒們常跟他們說,這樣回娘家更自在
他們才慢慢釋懷
所以,老人小孩性,得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