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傳家照》餅香猶在 ◎廖淑華
這張照片可惜的是沒拍出招牌——「六珍馨餅舖」,或許是有拍到的,可能反光、可能褪色,照片左側仍可見「信用可靠」四字;總之,已不可考了,餅舖已逝,灰飛湮滅於近三十年的歲月煙塵。
在台北每被問及故鄉是雲林,詢問者總忙不迭的追問哪鄉哪鎮,小地方的人脈千縱萬竄,總綰起線頭多少沾親帶故。遇到不識的鄉親,我概以「土地公廟邊那個餅仔廖的女兒」做開場,小鄉小鎮的店舖常是人們安放在記憶圖的標誌,即使他鄉遇見,也能由各人的標點串聯,讓對共同圖騰的熟稔拉近彼此。而聞者也一付恍然的神情,說起「那個米糕甲老店隔壁,是吧?」「再過去兩步路是一家藥草店嘛」,或開啓記憶的閘門對還未會意過來的其他人絮絮說起「那個餅仔廖」就是誰誰,伊家的大餅滋味如何如何……
阿公還在的時候,每天都是他開的店門,阿嬤和媽媽當然是更早起的,一個提一家子的髒衣服到屋後小圳滌洗,一個在厨房煮糜。阿公從屋裡頭取下遮蔽門板上半玻璃的布幔,旋開六扇門板的栓子開店門,再卸下門板靠牆疊成一落;這時左隣右舍早起的阿公阿婆隔著街道說早,再一會,搖著銅鈴噹的醬菜車就會從土地公廟那頭晃悠悠地「噹、噹」停在我家店門口,拿碗拿盤等著買醬菜的婆婆媽媽也陸續聚攏過來。
童年無憂的早晨我總在幾位老人家和醬菜車販、賣杏仁茶的、碗粿的喧嘩聲中醒來,起居的閣樓就疊在店面的後半,打開一排木葉窗,俯視店裡一覽無遺。這時阿公已拿著雞毛撣子在清理糖菓罐、餅櫥,阿嬤一邊掃地一邊一個個點名叫我們起床準備上學了……
每每我看著相本,耳邊彷彿還廻盪著某一天的清早街坊們的對話,家人間的對答;凝視相片我似乎可以再往裡走、往裡走進去,穿過店內,左邊是爸媽的房間,右手邊是上閣樓的木梯,聽說比男生還頑皮的大姊曾被爸爸縛在樓梯頭用皮帶狠狠抽過;再往裡就是廚房,左側和店面一樣大的双併大通間是製餅坊,阿公和師傅做餅的景象鮮明如昨日光景,工作坊頭頂上一具老吊扇伴著收音機有一搭沒一搭地轉,阿公和師傅們穿著竹紗汗衫,他們擀餅皮、包餡、製餅、煎焙,看著照片,我鼻間依稀飄漫著一縷大餅的甜香……,人的記憶沒有理由的,或許是依潛意識選擇了眷戀的區塊,即使是遠在童騃。
國高中的寒暑假偶而司清晨開店之務,我覺得我就是學著阿公的樣,撣著和阿公彼時一樣的塵埃,對著前來購物的小孩(其實我也大不了多少)一副「頭家」的架勢,「要買什麽?」「買多少?」「一塊錢太少了,沒辦法秤啦,大約這些給你喔。」我很篤定地做生意。看過、聽過多少遍長者的行止了,庶民的純樸相待,童叟無欺。
店門口的布篷視日頭照進店內的早晚做調整。布篷兩頭各穿過竹竿,在上的一邊固定於屋簷,下頭的一邊兩端各撐起竹竿,一側有電線桿可依靠縛綁,另一側呢,爸爸在地上打了鈎樁藉以固定。不起眼的布篷有大大功勞,少了它的遮蔽,玻璃罐的糖菓很容易被曬得「流汗」。店內的空間不大,布篷發揮了延伸的功能,來鎮上採購的、回鎮外各庒頭的鄉親,路過歇個腿、喝杯水、避片刻艷陽、躲一陣西北雨;逢大年節,布篷下擺上攤架,滿是過年的生仁棗枝、初九天公生的麻姥米姥、中元節的各種糕餅、中秋的月餅……繽紛糖色一如我的年少歲月。
老店因小鎮蓋圓環拆路夷平了,只剩不到
下一篇:花 牆 ◎他里霧
[繽紛糖色一如我的年少歲月]
淑華的人生從小就是彩色的
難怪感情豐富!
大家還記得
美貞姐寫錢南章教授
就是從找照片開始吧?
姊妹們
開始翻箱倒櫃囉!
我也想來寫
娘家或夫家, 甚至自己的家
應該有值得紀念的照片
背後也有故事可寫
舉例來說,
在我之後刊登的一篇《傳家照》是兩位老太太靠在一起睡著了的大頭照,如果沒有精彩的文字故事,要如何說服編輯和讀者認可這堪稱《傳家照》呢?
同學們可以觀摩別人是怎麼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