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13 21:36:51meio

電子發票應用擴及實體店鋪 效益待評估

新聞提要:
統一發票由紙本朝向電子化發展,其最大效益莫過於能減少企業印製及保存發票的成本,因此,政府為推動電子發票機制,規劃建置電子發票整合服務平台,除了訂定電子發票傳輸標準外,還提供開立、封存等服務,希望能一舉帶動統一發票邁向無紙化。
除了線上交易外,電子發票的下一個應用領域就是擴大至真實世界中,例如收銀機或電子計算機發票的無紙化應用,舉凡便利商店、超級市場、百貨公司等零售通路業者,都可望藉由電子發票而獲益。
新聞來源:TRI產業快訊,9/1
TRI觀點:
一般網購業者開立一張紙本統一發票,再加上寄送到消費者手中,平均成本高達新台幣30元,故為因應網路購物日益興盛,自財政部推動電子發票政策後,各大型網購業者先後主動導入電子發票機制,平均每月可節省下約500萬元的郵寄發票費用。
電子發票定義為透過網際網路傳輸的統一發票,除了網路購物使用電子發票之外,為擴及電子發票使用範圍,電子發票推動小組已積極規劃收銀機電子發票,讓電子發票從虛擬商店走向實體零售商店,更廣泛地應用,增加使用族群。
目前擬規劃先推行收銀機發票以電子形式存放至電子發票整合服務平台,節省企業對紙本存根聯倉存與管理的相關成本,之後再進一步規劃消費者端使用網際網路傳輸統一發票的機制。以今年度TRI針對B2C零售業者調查顯示約近6成零售業者表示願意使用電子發票的作業模式。
但未來實體零售通路推行電子發票預期所產生的問題:
1.法源依據
但因現行法律規定的統一發票類別為三聯式、二聯式、特種、收銀機及電子計算機等5種。未來仍須積極推動電子發票的法制化,讓電子發票成為第六種發票。另外,收銀機使用辦法規範業者需提供紙本統一發票之規定也需一併考量修改。
2. 消費者使用意願
消費者購物索取統一發票的習慣也將面臨考驗,消費者對於發票的認知主要受到政府多年宣導消費應索取發票的觀念,雖目前網路購物業多已推行電子發票,但佔整個零售市場的比例極少,實體店鋪的消費者從未接觸過電子發票,百貨零售業者均十分在意消費者對於電子發票的接受程度如何。
所以針對收銀機電子發票的規劃,修改現行統一發票對獎辦法,建立完善的電子發票對獎機制,以及亦應構想消費者使用電子發票的加值效益,提高廠商與消費者接受電子發票的程度。
3.實際效益評估
業者考量的是使用電子發票考量的問題包含修改收銀機系統經費充裕性、資訊安全、政策的明確性、消費者的接受度,以及整體投資效益為何等問題。
若以現行通路業者來說,若要導入電子發票機制,紙本和電子化兩種制度雙軌並行,反而增加結帳作業的複雜度與結帳時間,無法明顯達到電子發票效益。
未來,納入收銀機電子發票的新興應用服務,若使政府、企業、民眾三方均受益,將有利於電子發票的全面普及化。故相關政府單位應儘早規劃相關使用辦法與推動措施,以讓業者評估整體投資成本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