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之中醫治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之中醫治療
中醫科 郭建志醫師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簡稱RA),是一個主要影響關節的長期持續性疾病。患者常有晨起僵硬之感覺,關節有紅、腫、熱、痛,關節活動受限。受侵犯的關節多為對稱的周邊小關節,常見的順序為掌指關節、腕關節、以及近端指間關節。另外,慢徃發炎可能導致關節變形。
此疾病多在中年發作,女性的好發程度遠高於男性。
診斷標準
根據1987年美國風濕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的診斷標準,只要達到最少任何以下四項情況,便可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晨起僵硬(morning stiffness)超過1小時,持續達6週
3個或以上的關節發炎,持續達6週
掌指(MP)、手腕(wrist)和近端指間(PIP)等關節出現關節炎,持續達6週
對稱性(symmetric)的關節炎,持續達6週
類風濕結節(nodule)
類風濕因子(RF)陽性
X光發現關節有侵蝕(erosion)
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治療的經驗
類風濕性關節炎主要是【氣滯】所引起,因為氣機運行不暢,造成關節的紅、腫、熱、痛、晨起僵硬,(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只要氣機通暢,症狀自然會減緩,治療就要從這方面著手。
本人在民國104年3月,醫治一位已經有類風濕性關節炎超過十年的67歲女性,症狀有雙手第2、第3、第4、第5掌指關節(MP joint)紅、腫、痛、晨起僵硬,雙手手肘關節腫、痛及雙手手腕關節無法使力。治療以理氣藥,例如桂枝芍藥知母湯…等藥,使其關節【氣滯】持續疏通,紅、腫、痛得以改善,僵硬得以軟化,到104年6月初關節已經沒有紅、腫、熱、痛和僵硬,同時停掉免疫調節劑Salazine和止痛藥Mefenamic acid,追蹤至105年2月底,依然沒有紅腫熱痛及僵硬,免疫調節劑和止痛藥也沒再服用。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類風濕因子(Rheumatoid factor)雖然有大幅度降低,但尚未達到正常範圍內。
許多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除了關節幾乎天天疼痛之外,一些日常生活的動作,也比別人要花更多心力去完成,在工作求職方面,往往不順遂,影響非常深遠。因此,以中藥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經過詳細的問診、把脈,遵從醫師指示服用中藥,療效是令人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