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17 14:33:28仲冬

Ethnography 研究法(2)


              Ethnography 田野工作操作方法

  至於在田野裡究竟應當怎麼做?由於 ethnography 著重探索、發
現、反省、彈性,也就是所謂開放性的觀察及描述,所以「照著菜單
煮菜」式的研究方法被視為大忌。Freilich 曾說︰「誰能教一個生手
怎麼讓敵意的土著變的友善!」。以 Evans-Pritchard 的故事為例,
即可看出 ethnography 田野操作的無金科玉律可循︰Evans-Pritcha
rd 要去中非從事田野工作前向前輩請益,大師們給的建議千奇百怪,
特此引述以饗讀者︰
  Westermarck:「不要使用同一個被訪者超過二十次以上,因為到
時候你沒煩,他已經煩死了」。
  Haddon:「很簡單,只要時時不忘紳士風度就行了」
  Seligman:「每天吃十公克的奎寧,不要和女人瞎攪」
  Petrie:「不要怕喝髒水,你很快就會有免疫力了」
  Malinowski 則僅僅呵斥他:「別白痴了!」(Burgess 1989:9)


  當然如此說法並不表示他人的經驗不可以做為借鏡,也不是說 e
thnography 研究完全沒有規矩可循,為了與同好互相切磋,以下依然
遵照研究方法之慣例,將田野工作的操作方法依序簡單介紹︰

一、研究設計︰

  因為 Ehtnography 屬發現性及探索性的研究,其目的不是理論或
假設驗證,加上研究者對即將研究的對象不但所知有限,也不願干擾
掌控,所以研究過程無法如其他形式的社會研究一般事先完全設計周
詳。有的學者甚至認為研究架構會將先入之見帶入田野,使觀察者如
同帶了有色眼睛,只看見自己想看見的。事實上所有的觀察都帶有先
入之見,毫無準備的觀察者可能不知道要看什麼,或什麼也看不見。
因此 Malinowski 主張研究者要先有一個疑雲問題(foreshadowed p
roblems)(Hammersley and Atkinson 1990:28)。成見是科學研究
的大忌,但是好的訓練並嫻熟其即將研究的學術領域之最新發展並不
等於成見。一個觀察者如果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了否證證據依然墨守成
規固執原見,其研究固然沒有價值,但是如果他不經思考訓練、胸中
沒有疑團迷惑,也不會有成就發現。因此 Malinowski 主張研究者應
當先有一個較比鬆散的疑雲問題,並以此為起點進行廣泛的描述性觀
察(Hammersley and Atkinson 1990:29)。重要的是 Ehtnography
的研究設計要有彈性,隨時要因應狀況而改變。

二、研究問題︰

  田野前準備工作的目的,在於未來幫助將含混的疑團困惑轉化成
能被解釋的問題。這樣的解釋可以是口述者對事件過程的清楚描述、
行動者對其觀點及行動的說明、或者是較比抽象的理論公式都行。Eh
tnography 研究由於是反應性的(reflexive),在研究過程中常常要
因應狀況而修正改變,所以常常可能有新的問題產生,有些問題亦可
能因假設錯誤或不可行而被放棄。依據許多研究者的共同經驗,發現
正確適當的問題往往比找到答案還難,因此理論建構的努力大都用在
一再修正及重新建立新問題上,以便達到能被解釋的程度。
  Glaser 及 Strauss 將問題分成兩類︰由政治社會議題而形成的
議題型的,及自生型的。前者將產生實質性的理論後者生成正式理論
。問題可以直接來自研究者的知識,也可能取材自實質或正式理論。
研究者有時會自實質或正式理論延伸分析架構形成研究問題(Hammer
sley and Atkinson 1990:34-36)

三、樣本︰
  Ehtnography 研究要決定何時、何地、向誰?問什麼?如何記錄
及記錄什麼?此處我們先談人,在資料搜集的部分我們再談觀察及訪
問什麼以及如何訪問及記錄。
  一般而言取樣方式可以大別為兩類︰判定的立意取樣及機率的隨
機取樣(Burgess 1984:80)。ethnography 研究通常使用根據理論發
展出的舉證組群(identified categories)為樣本(Hammersley an
d Atkinso 1990:50),而不使用代表性的機率樣本。質性研究因為不
做量性的描述也不做統計推論,所以通常不使用統計上代表性的樣本
。這裡要分辨清楚的是︰不是不可以使用機率樣本,樣本大小是一個
經濟與平衡的問題。Zeldith(1989:174)認為研究「制度化」了的常
模,使用「計量及統計樣本」雖然「適切」但是「不經濟」,訪問報
告者(informants)卻是既適切又經濟的方法。當然在 ethnography
的研究對象只限於一個或幾個原始部落的時候,樣本的大小根本不成
其為問題,只有在 ethnography 被使用到現代社會時樣本及代表性的
問題方才出現。在搜集資料時我們所謂「資料飽和」,也就是反覆聽
到重複的故事時,資料搜集的工作就可以結束、樣本的大小也差不多
了。這樣的說法似乎很不科學,因為邏輯上我們永遠也不能保證下一
個案例不會出現新故事,但是研究永遠是時間、精力、資源、等等條
件限制下的妥協狀況。對於樣本的大小及代表性問題在下一節個人經
驗及實例中我還會進一步討論。

四、資料搜集︰
  資料搜集的方法有︰觀察、訪談、利用現有資料、搜集生活史等
。至於要觀察及訪問什麼?一般而言,對發現及探索性的問題,或是
完全陌生的文化,我們可能開始自比較廣泛的觀察,伺問題逐漸浮現
即可進入焦點觀察,最終問題越發明朗時則對准焦點做選擇性的觀察
(Spradley 1980:33)。整體廣泛的觀察,包括︰地方及人物、特殊
狀況及事件、行為及人造物品、生產方式、育嬰方式、繪畫及圖片、
儀式婚禮…;設計周詳的焦點觀察,如 Whiting(1966)研究兒童社
會化(Burgess 1984︰79-90)。為了避免偏頗及遺漏,建議觀察盡量
包括下面幾個層次︰
    一、行為活動
    二、對狀況、事、物、及情景的定義
    三、場景描寫
    四、過程、脈絡、改變、轉換、關鍵及轉戾點
    五、特殊事件
    六、策略機轉
    七、結構及人際關係
    八、歷史背景

  在整個研究過程中,記研究日記非常重要。研究日誌是 Ethnogr
aphy 研究的傳統,也是特點。因為研究的彈性及變異所以一定要隨時
記錄。研究記錄的好處,我會在個人經驗部分的下一節再重復。

五、資料分析︰

  Ethnography 資料分析的目的在萃取概念形成主題,最終希望能
建立理論。其方法主要依靠不斷持續的比較、想像、分析性思考、及
概念化。這樣的過程根據前人的經驗,沒有什麼特殊有效的操作方法
,可以幫助研究人員將原始資料(Raw data)轉化成田野分析的有意
義訊息。早期有關如何自半結構式的訪問、直接觀察、文件或記錄等
原始資料中萃取概念的書不多,九十年代後有些嘗試,如︰Ian Dey(
1993)的「質性資料分析」就以對讀者友善的實用手冊姿態出現,此
書分別討論介紹了焦點找尋、資料分類、分配、切割、連接等技術,
但是基本上還是概念形成的過程,與 Becker & Geer(1989: 241)之
田野工作系列分析(sequential analysis in field work)及 Glas
er(1965:436)之定性資料持續比較分析 (constant comparative
method of qualitative analysis)沒什麼兩樣,都是借助比較、登
錄、思考來幫助產生類別,並發展概念。
  Becker 及 Geer 的系列分析共分三個步驟:
    1.選擇及界定問題、概念或指標。
    2.核對現象的分析及出現頻率。
    3.將個別的發現歸併入研究的結構模式中。

  Glaser 的持續比較分析是一個不斷增長內容的資料分析法,它的
內容包括:
    1.將事件登錄於盡可能詳盡的分析項目之下,每登錄一項,
仔細比對是否適當,否則即加註新項目。
    2.統合項目類別及其性質。
    3.綜合整理,濃縮形成理論(Theory)或主題(Theme)。

六、可信程度(Credibility)

  由於 ethnography 研究者拒絕接受社會現象的客觀性及標準一致
解釋、注重個別的主觀意義、並在研究過程中參與互動,所以 ethno
graphy 研究的驗證過程無法使用實證主義的邏輯推演模式如:發現的
邏輯(logic of discovery)及驗證解釋(validation of explanat
ion)。Ethnography 研究的證明過程,就是「發現並建立 ethnogra
phy 資料」,田野研究的證明(validation)方法,也不是測量變項
間的因果關係,而是經由理解人際互動中所創之「實存」(reality)
中去了解這些關係(Bilton etal 1985:639)。同時由於強調「主觀
性」的原因 ethnography 研究在比較、計量、歸納、及綜合上均較調
查方式的研究困難,同時也較難證明其信度及效度。然而以上說法並
不意味 ethnography 研究不重視研究結果的可信程度,事實上質性研
究的目的就是為了要找尋更深入、更豐富的資料,以增加對社會現象
的瞭解。這樣的努力,讀者可以在以下實例研究的原文中看見,此處
限於文章長度無法一一詳述。在原文所呈現的結果中,有許多報告者
的「原音重現」。正如同 Worsley(1987:122)所言︰「」內所引述
的句子不只是「例子」,而是受訪者親口所說的話,也就是證據。另
外在以下所舉的實例中,我也用了「合併操作」(combined method)
以增加研究的效度。詳情請參照下一節︰個人經驗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