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17 12:06:29仲冬
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ichotomy in Sociology
ABSTRACT - This article focuses upo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debate in social research, based mainly on philosophical issues. The nature and virtues of each tradition in their extreme forms are examined first, followed by an account of the critical positions in the debate for and against. The controversy is also examined in the light of scientific method, with emphasis on procedures which might soften the dichotomy and facilitat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traditions. Some possible developments for future methodology are indicated.
關鍵詞︰質量爭議,實證主義,質性研究,
Key words: Quantitative-qualitative dichotomy, qualitative social research, positivism,
歐美學界七十年代研究方法有所謂「量」與「質」研究的爭議,八十年代後質的研究方法漸漸被接受,這樣的爭議也漸趨平息(Mclaughlin 1991)。國內的社會研究向來以量性為主,近年質性研究逐漸展開,當年爭議及辯論的內容此時對我們應當有相當的參考價值,特此撰文介紹,以餉讀者。
名為量性或質性研究事實上不能充分涵蓋並明確劃分兩種研究。此種稱謂容易讓人僅僅聯想到所搜集的資料是量性的還是質性的,或者至多想到搜集資料的方法有所不同,如:前者多用調查問卷,後者常用參與觀察或深度訪談。其實兩類研究除了搜集資料的方法以及所搜得之資料不同之外,在哲學、意識型態及認識論上也有不同的假設(Bryman 1992︰50引Rist 1977:62)。這些才是當年爭議的根本。限於篇幅本文無法詳談實際從事研究時的做法和步驟,(即research method部分),而僅就兩類研究的基本哲學、精神及研究設計部分(即方法論methodology方面)進行討論。
量性研究遵循的是實證主義(positivism)方法。社會學自初創時期即與實證主義關係密切,後來實證主義的研究法也一直佔優勢,因此以下我們先介紹實證主義的研究,其次由於質性研究基本上是對抗實證主義的,所以接下來我們自近代學者對實證主義社會研究的批判切入說明質性研究。最後再經由近代科學方法的討論來思考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
實證主義的社會研究
實證主義的社會研究方法主要是師法自然科學,特別是物理學。早在十八世紀經驗主義大師D. Hume (1711-76)即已明白指出要將對自然界研究的成果回歸到人的本身,來發展「人的科學」(the science of man)。當時Hume認定的研究對象是人性,而方法則與牛頓研究自然世界一樣。事實上「透過經驗與觀察的科學方法,掌握心智世界的規律,從而充分理解人的心智與行為之關係」(何信全 1991:14)也即是後來社會學實證主義的基本理念及精神。
社會學產生的背景是十九世紀後半的後工業革命時代,工業革命所促成的急速社會變遷使人產生茫然及漂流的感覺。在1830-42年間法國思想家Comte發表了六卷的實證哲學講義,提出了一种發展的認識論,希望在「無秩序時代尋找與社會進步相關的文化和政治秩序原則」。Comte認為:「人類進化已進入實證時期,建立理性和科學性的確證知識是此時期的特點」,因此主張實證主義方法為認識人性和社會的唯一途徑(庫柏1985:131)。同時十九世紀後段,由於工業革命及物質進化的激發,哲學的自然主義興起,注重科學的內容及型式。在這樣的學術潮流下,社會研究法踵武自然科學似乎亦是自然的趨勢。再者科學的發展排除了神性,排除了神性以後的社會也需要一些新的運作機制,這樣的需求使得許多自然主義的科學家關心社會議題,間接也促成了社會學的實證主義走向。
「實證主義」即以經驗的確切(positive)資料為科學基礎的哲學系統。它始自法國大革命時代,經Saint-Simon的推廣而普及。實證主義的社會研究實際上就是將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用在社會研究上。實證主義發展的極至變成只有實證主義的研究方稱的上科學,也唯有經由實證研究所得的知識才是知識。以下分別介紹實證主義研究的重點及研究設計。
一、社會學實證主義研究的重點如下︰
1)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適用於社會學(即單一主義或自然主義):實證主義研究者認為人的行為及社會生活如同自然科學研究的對象一樣,不但可以被當成一種客體去研究,而且現象之間存在著因果關係。
2)唯有感官經驗到的才接受(即現象主義或經驗主義):實證主義者認為人類的感官能力是相同的,經由共同的感官經驗可以保障發現的客觀性。所以他們只接受感官經驗的到之事實。
3)歸納主義:實證主義者認為理論的形成是概括構造的過程,也即是依據觀察搜集的事實資料歸納成定理或理論的過程(Chalmers 1988:XVI)。
4)假設性演譯及驗證:實證主義研究首先一定要經假設性演譯產生假設,假設又必需經過假設測試 (hypothesis testing)之驗證過程才能成為可信賴的知識。
5)客觀中立(objectivity):實證主義的目的是建立超越個人主觀經驗及信仰的客觀知識(Chalmers 1988:113)。所謂客觀包括兩方面:
a)無價值評斷 (value-free),不涉及規範議題(道德及倫理),因規範議題不能被證明(Bryman 1992:10)。
b)不受個人因素(心理、態度、信仰、主觀狀況)影響。實證研究者既然認為他們所研究的課題能超出個人心理及意念之外獨立存在,所以他們也能將之視為如同自然科學研究對象一樣的外在客體來研究。
ABSTRACT - This article focuses upo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debate in social research, based mainly on philosophical issues. The nature and virtues of each tradition in their extreme forms are examined first, followed by an account of the critical positions in the debate for and against. The controversy is also examined in the light of scientific method, with emphasis on procedures which might soften the dichotomy and facilitat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traditions. Some possible developments for future methodology are indicated.
關鍵詞︰質量爭議,實證主義,質性研究,
Key words: Quantitative-qualitative dichotomy, qualitative social research, positivism,
歐美學界七十年代研究方法有所謂「量」與「質」研究的爭議,八十年代後質的研究方法漸漸被接受,這樣的爭議也漸趨平息(Mclaughlin 1991)。國內的社會研究向來以量性為主,近年質性研究逐漸展開,當年爭議及辯論的內容此時對我們應當有相當的參考價值,特此撰文介紹,以餉讀者。
名為量性或質性研究事實上不能充分涵蓋並明確劃分兩種研究。此種稱謂容易讓人僅僅聯想到所搜集的資料是量性的還是質性的,或者至多想到搜集資料的方法有所不同,如:前者多用調查問卷,後者常用參與觀察或深度訪談。其實兩類研究除了搜集資料的方法以及所搜得之資料不同之外,在哲學、意識型態及認識論上也有不同的假設(Bryman 1992︰50引Rist 1977:62)。這些才是當年爭議的根本。限於篇幅本文無法詳談實際從事研究時的做法和步驟,(即research method部分),而僅就兩類研究的基本哲學、精神及研究設計部分(即方法論methodology方面)進行討論。
量性研究遵循的是實證主義(positivism)方法。社會學自初創時期即與實證主義關係密切,後來實證主義的研究法也一直佔優勢,因此以下我們先介紹實證主義的研究,其次由於質性研究基本上是對抗實證主義的,所以接下來我們自近代學者對實證主義社會研究的批判切入說明質性研究。最後再經由近代科學方法的討論來思考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
實證主義的社會研究
實證主義的社會研究方法主要是師法自然科學,特別是物理學。早在十八世紀經驗主義大師D. Hume (1711-76)即已明白指出要將對自然界研究的成果回歸到人的本身,來發展「人的科學」(the science of man)。當時Hume認定的研究對象是人性,而方法則與牛頓研究自然世界一樣。事實上「透過經驗與觀察的科學方法,掌握心智世界的規律,從而充分理解人的心智與行為之關係」(何信全 1991:14)也即是後來社會學實證主義的基本理念及精神。
社會學產生的背景是十九世紀後半的後工業革命時代,工業革命所促成的急速社會變遷使人產生茫然及漂流的感覺。在1830-42年間法國思想家Comte發表了六卷的實證哲學講義,提出了一种發展的認識論,希望在「無秩序時代尋找與社會進步相關的文化和政治秩序原則」。Comte認為:「人類進化已進入實證時期,建立理性和科學性的確證知識是此時期的特點」,因此主張實證主義方法為認識人性和社會的唯一途徑(庫柏1985:131)。同時十九世紀後段,由於工業革命及物質進化的激發,哲學的自然主義興起,注重科學的內容及型式。在這樣的學術潮流下,社會研究法踵武自然科學似乎亦是自然的趨勢。再者科學的發展排除了神性,排除了神性以後的社會也需要一些新的運作機制,這樣的需求使得許多自然主義的科學家關心社會議題,間接也促成了社會學的實證主義走向。
「實證主義」即以經驗的確切(positive)資料為科學基礎的哲學系統。它始自法國大革命時代,經Saint-Simon的推廣而普及。實證主義的社會研究實際上就是將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用在社會研究上。實證主義發展的極至變成只有實證主義的研究方稱的上科學,也唯有經由實證研究所得的知識才是知識。以下分別介紹實證主義研究的重點及研究設計。
一、社會學實證主義研究的重點如下︰
1)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適用於社會學(即單一主義或自然主義):實證主義研究者認為人的行為及社會生活如同自然科學研究的對象一樣,不但可以被當成一種客體去研究,而且現象之間存在著因果關係。
2)唯有感官經驗到的才接受(即現象主義或經驗主義):實證主義者認為人類的感官能力是相同的,經由共同的感官經驗可以保障發現的客觀性。所以他們只接受感官經驗的到之事實。
3)歸納主義:實證主義者認為理論的形成是概括構造的過程,也即是依據觀察搜集的事實資料歸納成定理或理論的過程(Chalmers 1988:XVI)。
4)假設性演譯及驗證:實證主義研究首先一定要經假設性演譯產生假設,假設又必需經過假設測試 (hypothesis testing)之驗證過程才能成為可信賴的知識。
5)客觀中立(objectivity):實證主義的目的是建立超越個人主觀經驗及信仰的客觀知識(Chalmers 1988:113)。所謂客觀包括兩方面:
a)無價值評斷 (value-free),不涉及規範議題(道德及倫理),因規範議題不能被證明(Bryman 1992:10)。
b)不受個人因素(心理、態度、信仰、主觀狀況)影響。實證研究者既然認為他們所研究的課題能超出個人心理及意念之外獨立存在,所以他們也能將之視為如同自然科學研究對象一樣的外在客體來研究。
二、實證主義研究的研究設計及操作方式︰
1)研究設計
實證主義研究最重要的是要通過假設測試(hypothesis testing)之驗證過程,而最理想的驗證過程應當是如同自然科學一般的控制實驗–在控制情況下僅對實驗組加入特定刺激變項以觀察實驗的結果,並與未加入刺激的控制組相比較結果。這樣的研究設計除了實驗變項以外,其他均維持不變,並利用控制組,以保證刺激引發效應,達到最大內部效度(internal validity)(Bryman 1992:30 引 Campbell 1957)。控制實驗的研究,實驗設計簡列如下表︰
實驗變項的影響應當等於︰(Xe’-Xe)-(Xc’-Xc)
控制實驗的方法雖然理想,但是社會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學研究一般的在實驗室內完成,倫理上及技術上又都不便以人作實驗,所以只好在社區內進行觀察事件發生的規率性。在社區內研究者不可能如實驗室內一般操控社會環境,以觀察實驗變項介入的結果。但是,研究者有時可以使用統計控制某些變項(如性別),有時可以以配對方式或隨機分配個案,促使實驗組及控制組在未經實驗變項介入前相同。如果以隨機方式分配個案至實驗組或對照組,那麼這兩組之間應當只存在隨機的不同,如此一些未知的變項即可相互抵消而得以控制。這种方法在研究者不十分明白什麼變項應當控制時特別有用。因為永遠可能有未知的影響變項存在,所以隨機分配個案比不隨機分配要好(Bowen & Weisberg 1977:7)。在隨機分配的實驗組加入實驗變項,然后觀察控制組及實驗組的不同,其基本構想與實驗室內的控制實驗仍是相同的。然而,大多數的社會研究既不能任由研究者置入實驗變項,搜集資料的工作也是一次完成的,這樣的調查設計叫相關設計(correlation design)(Bryman & Cramer 1990:14)。
實驗設計的目的是建立實驗變項及實驗組之間的因果關係。因為因果關係一但建立我們即可經由「因」而製造「果」或控制「結果」。相關設計要建立因果關係非常困難. 此時有時可以用時續的先後進行推論,譬如我們發現種族與受教育年限相關,其因果關係當然是種族影響受教育年限,而不可能是教育年限影響种族。因為受教育年限的多寡不可能改變一個人的种族。因果關係的建立通常需要三個條件︰相關、時序、及此關係非假性(Bryman & Cramer 1990:9)。其中要達到第三者非常困難,補救的辦法有時可以使用path or panel設計(Bryman 1992:32-33)替代一次搜集資料。
2)研究過程及邏輯結構︰
邏輯實證論興起於二十世紀初的維也納,邏輯實證主義是極端的經驗主義,對邏輯實證主義者而言理論不但需要通過經驗的事實驗證,還要經由邏輯構造而出才能被接受,也才算有義意。巧合的是邏輯實證論的興起正始於量子物理及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發表之時,量子物理及相對論都無法符合實證主義「感官可經驗到的」要求(Chalmers 1988︰xviii)。
早在十七世紀Francis Bacon即曾對科學方法及其推論邏輯提出過說明。對Bacon來說科學方法就是經由有組織的觀察搜集事實資料,並據此歸納衍生出理論(Chalmers 1988:xvii)–也就是事物的普遍原理原則以及因果律。Chalmers(1988)將這一類對科學的看法稱為「單純的歸納主義」(naive inductionist)。單純的歸納主義者認為科學知識的根基是客觀的觀察,科學的進展是由不斷的觀察結果累積而成。科學知識受到尊重及信賴就是因為一般相信科學知識是有事實根據的知識,是經由不偏不倚的觀察者客觀觀察歸納的結果。不過這樣的信仰後來受到了批判。
1934年Popper發表了「科學發現的邏輯」一書。在書中Popper說明由於歸納的難題–歸納永遠不能保證不被下一個例證推翻。因為再多的白天鵝也無法結論所有天鵝都是白的。所以科學依賴的是對假設性演譯(hypothetico-deduction)的否證(falsification),而不是歸納。–即以一個特稱命題去否定一個全稱命題,如以一隻黑天鵝的出現去否定「所有天鵝都是白的」。
Kuhn & Popper都反對科學通過累加而進步的觀點(孔恩1989:126),也都強調科學觀察難免同科學理論互相糾結,所以沒有所謂的不偏不倚的客觀觀察。事實上,因為科學的觀察需要理論引導(如︰對沒有物理訓練的觀察者,原子粒生成及衰退過程的圖片只是無意義的圖線),所以科學活動並非始自觀察的陳述而是始自理論。至此實證主義的研究過程及邏輯結構大致成形。(見下圖)
狀況 處理過程
理論
-----------------------演譯
假設
------------------------操作化
觀察/資料搜集(驗證測試)
------------------------資料處理
資料分析
------------------------解釋
發現
------------------------歸納
3)操作化及測量
概念(假設)要被驗證測試,且要能被「感官經驗到」(‘observable’),所以需要「操作化」(operationalise)。「操作化」即是將概念化成能為感官經驗到的變項及指標,且量化成數據的過程。為了要使社會研究與自然科學一樣精確,社會研究也使用測量及計量(Bryman 1992:24)。
4)概括化
為了要將研究的結果推論的更廣,并增加外部效度(extenal validity)(Campbell 1957),研究者通常會取代表性的樣本,利用樣本平均值的趨中特質(Central-limit theorem)(Bowen & Weisberg 1980:123)推論母群体的特性。
5)重復及客觀性
為求知識的客觀性,實證主義的研究需要能複製。實驗設計應盡量做到無論由任何人去做,或重復多少次都可以得到相同的結果。因為問卷能使用大量樣本,且不因訪員不同而有差異,所以實證主義研究多用調查問卷。又因為使用測量計量及統計處理的關係,實證主義研究又被稱為量的研究。
1)研究設計
實證主義研究最重要的是要通過假設測試(hypothesis testing)之驗證過程,而最理想的驗證過程應當是如同自然科學一般的控制實驗–在控制情況下僅對實驗組加入特定刺激變項以觀察實驗的結果,並與未加入刺激的控制組相比較結果。這樣的研究設計除了實驗變項以外,其他均維持不變,並利用控制組,以保證刺激引發效應,達到最大內部效度(internal validity)(Bryman 1992:30 引 Campbell 1957)。控制實驗的研究,實驗設計簡列如下表︰
實驗變項的影響應當等於︰(Xe’-Xe)-(Xc’-Xc)
控制實驗的方法雖然理想,但是社會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學研究一般的在實驗室內完成,倫理上及技術上又都不便以人作實驗,所以只好在社區內進行觀察事件發生的規率性。在社區內研究者不可能如實驗室內一般操控社會環境,以觀察實驗變項介入的結果。但是,研究者有時可以使用統計控制某些變項(如性別),有時可以以配對方式或隨機分配個案,促使實驗組及控制組在未經實驗變項介入前相同。如果以隨機方式分配個案至實驗組或對照組,那麼這兩組之間應當只存在隨機的不同,如此一些未知的變項即可相互抵消而得以控制。這种方法在研究者不十分明白什麼變項應當控制時特別有用。因為永遠可能有未知的影響變項存在,所以隨機分配個案比不隨機分配要好(Bowen & Weisberg 1977:7)。在隨機分配的實驗組加入實驗變項,然后觀察控制組及實驗組的不同,其基本構想與實驗室內的控制實驗仍是相同的。然而,大多數的社會研究既不能任由研究者置入實驗變項,搜集資料的工作也是一次完成的,這樣的調查設計叫相關設計(correlation design)(Bryman & Cramer 1990:14)。
實驗設計的目的是建立實驗變項及實驗組之間的因果關係。因為因果關係一但建立我們即可經由「因」而製造「果」或控制「結果」。相關設計要建立因果關係非常困難. 此時有時可以用時續的先後進行推論,譬如我們發現種族與受教育年限相關,其因果關係當然是種族影響受教育年限,而不可能是教育年限影響种族。因為受教育年限的多寡不可能改變一個人的种族。因果關係的建立通常需要三個條件︰相關、時序、及此關係非假性(Bryman & Cramer 1990:9)。其中要達到第三者非常困難,補救的辦法有時可以使用path or panel設計(Bryman 1992:32-33)替代一次搜集資料。
2)研究過程及邏輯結構︰
邏輯實證論興起於二十世紀初的維也納,邏輯實證主義是極端的經驗主義,對邏輯實證主義者而言理論不但需要通過經驗的事實驗證,還要經由邏輯構造而出才能被接受,也才算有義意。巧合的是邏輯實證論的興起正始於量子物理及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發表之時,量子物理及相對論都無法符合實證主義「感官可經驗到的」要求(Chalmers 1988︰xviii)。
早在十七世紀Francis Bacon即曾對科學方法及其推論邏輯提出過說明。對Bacon來說科學方法就是經由有組織的觀察搜集事實資料,並據此歸納衍生出理論(Chalmers 1988:xvii)–也就是事物的普遍原理原則以及因果律。Chalmers(1988)將這一類對科學的看法稱為「單純的歸納主義」(naive inductionist)。單純的歸納主義者認為科學知識的根基是客觀的觀察,科學的進展是由不斷的觀察結果累積而成。科學知識受到尊重及信賴就是因為一般相信科學知識是有事實根據的知識,是經由不偏不倚的觀察者客觀觀察歸納的結果。不過這樣的信仰後來受到了批判。
1934年Popper發表了「科學發現的邏輯」一書。在書中Popper說明由於歸納的難題–歸納永遠不能保證不被下一個例證推翻。因為再多的白天鵝也無法結論所有天鵝都是白的。所以科學依賴的是對假設性演譯(hypothetico-deduction)的否證(falsification),而不是歸納。–即以一個特稱命題去否定一個全稱命題,如以一隻黑天鵝的出現去否定「所有天鵝都是白的」。
Kuhn & Popper都反對科學通過累加而進步的觀點(孔恩1989:126),也都強調科學觀察難免同科學理論互相糾結,所以沒有所謂的不偏不倚的客觀觀察。事實上,因為科學的觀察需要理論引導(如︰對沒有物理訓練的觀察者,原子粒生成及衰退過程的圖片只是無意義的圖線),所以科學活動並非始自觀察的陳述而是始自理論。至此實證主義的研究過程及邏輯結構大致成形。(見下圖)
狀況 處理過程
理論
-----------------------演譯
假設
------------------------操作化
觀察/資料搜集(驗證測試)
------------------------資料處理
資料分析
------------------------解釋
發現
------------------------歸納
3)操作化及測量
概念(假設)要被驗證測試,且要能被「感官經驗到」(‘observable’),所以需要「操作化」(operationalise)。「操作化」即是將概念化成能為感官經驗到的變項及指標,且量化成數據的過程。為了要使社會研究與自然科學一樣精確,社會研究也使用測量及計量(Bryman 1992:24)。
4)概括化
為了要將研究的結果推論的更廣,并增加外部效度(extenal validity)(Campbell 1957),研究者通常會取代表性的樣本,利用樣本平均值的趨中特質(Central-limit theorem)(Bowen & Weisberg 1980:123)推論母群体的特性。
5)重復及客觀性
為求知識的客觀性,實證主義的研究需要能複製。實驗設計應盡量做到無論由任何人去做,或重復多少次都可以得到相同的結果。因為問卷能使用大量樣本,且不因訪員不同而有差異,所以實證主義研究多用調查問卷。又因為使用測量計量及統計處理的關係,實證主義研究又被稱為量的研究。
反實證主義聲浪及質性研究
雖然實證主義的社會研究長期居於主流,社會學並沒有完全被實證主義淹沒。Blumer所領導的支加哥學派,以田野工作及參與觀察著稱,即從來沒有完全倒向自然科學(Hammersley 1989)。
六十年代以後,受到Kuhn及現象學的影響,加上對實證主義社會研究結果的失望,實證主義的研究方法開始受到批判質疑。Popper及Kuhn都強調新理論取代舊理論的革命過程,但Kuhn(1962)所謂的科學革命,不但包括新的科學「典範」(paradigm)取代了舊的,而且還包括科學社群的社會及心理層面活動(Chalmers 1988:89)。Kuhn認為科學理論的評價受科學社團的價值、意識形態、制度、文化及歷史背景影響,所以不是絕對的,也不完全客觀。科學和語言一樣為特定族群所共有,唯有透過對產生此科學或語言之族群的瞭解,方能真正瞭解之(Chalmers 1988:107)。如此Kuhn以「外部歷史」說明科學活動是一種社會活動,而非純粹邏輯理性的理論發展之「內部歷史」活動。Kuhn的說法鬆動了實證科學方法的絕對性,使對實證科學方法的討論成為可能。
現象派學者Husserl提供了一種典範,用以研究個人對其所生活的世界之認知理解結構。Husserl 認為個人的主觀經驗不自覺地經過過濾,所以研究者必需意識到這層濾網的存在,並設法將之剝除,才能真正瞭解純粹的主觀經驗。 這樣將主觀經驗純化的過程Husserl(1927)把它叫做「現象化約」(phenomenological reduction)(Bryman 1992:51)。
由於過分強調經驗觀察及實驗,實證主義縮小了分析的范圍,使得社會學研究受限於經驗及理論模式,而至想象力日漸枯竭。對方法的執著及思辯的避諱也使得社會學研究技術化,趨向精確繁瑣卻難有長足進步。1970年以降,一種新的典範開始通行,放棄數字;問問題時搜集的回答是句子,不是數字;搜集的資料是故事不是數據;觀察記錄是筆記式的事件描述…這樣的研究即一般所謂的質的研究。
如前所述質與量的研究之不同不只在搜集資料的方法,及所搜得的資料上。質與量研究的最大的不同是認識論︰ 什麼是有關「社會生活」的知識?以及這樣的知識應當如何產生?提供這樣不同認識論指基礎的有︰現象學、象徵互動主義、Weber (1947)的「理解」(Verstehen)、自然主義、及 Harr篭]1986)的「行為發生學」(ethogenics)(Bryman 1992:50)。因為社會研究的題材是機械世界不存在的現象,倒底人類世界是否如自然界一般有一定的規律可循?人的行為是否可以預測?社會事實是否能夠獨立於個人之外而客觀存在?或被當做客體事物而進行研究分析?等等都被提出來討論。
首先Schutz將Weber所謂的「理解」延伸到Husserl的「現象化約」上。他說︰「人對他所生活之世界的認識理解是經過個人「知覺」過程的過濾選擇,再加上個人詮釋建構而成的」。個人日常生活在採取任何行動之前一定要先定義情景及自我,也即是根据上述的認識理解決策行動。因為人的行為受制於他自己相信的現實,所以情況正如W. I. Thomas(Bryman 1992:54引Thomas 1931:41)所言︰「個人信以為真的,真的就會發生」。根據以上的說法「社會實在」(social reality)完全是主觀的,所以研究者應當做的是「掌握並設法理解當事者主觀的意義及建構」。這樣以個人主觀意義及經驗為主題的研究,顯然不同於針對超個人心理之外的「客觀」事實的實證主義研究。
自然界客觀真實的存在,不管是否有人去研究發現它,它依然故我存在,這就是Popper所謂的「客觀真實」(Chalmers 1988:147)。然而,人類社會生活並非如此。人類社會生活是互動的過程及結果,不同的對象互動本來不同,所以無所謂客觀真象,既然沒有客觀事實或真相存在,當然就不能被客觀研究。同時既然沒有客觀「社會實在」的存在,研究者所能掌握的只是研究者及被研究者互動的結果而已。
因為強調個別主觀經驗及其無法獨立客觀存在,這樣的認識論從根本否決了實證主義方法從事社會研究的適切性,並指示了社會研究的另一個方向–任何對「社會實在」的了解必需基於生活於其間的人們之主觀經驗。
因為對人的研究無法排除研究及研究者涉入的影響,而且意義及互動又因人而異,所以只能被了解,不能被控制實驗或驗證測試,更不能被複製。這完全與實證主義的理念不同。反實證主義最極端的例子發生在社會心理學方面,例如Harr篭]Bryman 1992:59)即完全否定實證主義在社會心理學上的應用,這一派的學者認為實證研究把人當成了反應實驗刺激的機器。他們認為由於經驗的個別性及主觀性,研究的結果既無辦法驗證假設亦不能被綜合概化,研究者只要能「掌握理解證據,並針對證據做清晰有意義的描述」就夠了,以至這一類研究的結果呈現常常看似個案報告。這一派學者認為對人的研究應當著重「理解」而非「解釋」,他們認為企圖分析並解釋因果關係是自然科學的事。
因為事件對個人有不同的意義,而人的行為又是針對其個人意義而反應的,所以人的行為不那麼容易預測。另外由於社會現象的複雜性,如個人心理機轉、決策過程、或者其它細密敏感的問題都不是三言兩語能解釋清楚的,所以對此類主題調查問卷並不合適。問卷得到的只是表相看起來科學,實際上可能重要的事實已經流失,因此質的研究者不喜歡用問卷。同時他們也反對遵照一定的形態及過程做研究。他們認為科學研究不應像照著菜單煮菜。研究方法的沒有彈性也是質性研究者對實證研究不滿及有所批評的地方。
至於質性研究基本本特性,主要有以下幾個重要方面︰
1)透過被研究者的眼睛看世界
Schutz 認為對於「社會實在」的了解必需基於生活在那一「社會實在」中人的個別經驗及感受。因為「社會實在」已經經過當事人的解釋,所以研究者必需能夠掌握被研究者個人的解釋,才能明瞭其行事的動機。否則如果研究者無法認知事件對當事人的意義,那麼其所描繪的即是一個與「社會實在」脫節,與當事人無關,而僅由研究者強行加上的一個虛構的世界。當然除了瞭解「被研究者眼中所看到的文化及人類團体行為」及「透過被研究者的眼睛看世界」之外,研究者仍需要「二度建構」–即由研究者詮釋行為者對「社會實在」的理解。這樣的建構當然必需忠于行為當事人本身的「社會實在」概念。換句話說,即以行為當事人本身的解釋及動機為依據(Bryman 1992:52引Schutz 1964)
2)描述
質性研究中,特別是使用傳紀或人類學方法論(ethnographic)的學者,經常會非常仔細的描繪他們所研究的場景。由於主流的實證主義社會研究傾向將事件化約抽離,場景的描寫通常不會出現在研究報告中,所以仔細的描寫場景就被批評「缺乏統整」。質性研究者的答辯是︰場景的描繪能提供倒底是怎麼回事的線索,更能導引出較深層的發現,所以是必須及重要的。詳細的描述可以提供事件及情景發生的背景,可以幫助研究者了解研究主體的解釋,同時亦能提供讀者資料,評價研究者的分析及解釋。
3)網絡主義
質的研究在瞭解事件及行為時,傾向將事件放在其發生場景或網絡中去看,而且企圖對事件的始末做通盤整體的瞭解。即採取所謂整體主義(holism)或網絡主義(contextualism)。其目的是借助對事件整體背景的瞭解去解釋事件,及事件對行動者的意義。質的研究者相信資料只有坐落在其社會及歷史網絡中才有意義,也才能被了解。
4)過程
質性研究者認為社會生活是動態的、進行的、而非靜止的。他們視社會生活為系列且交互關聯的活動,因此非常重視變遷及其背後的過程機轉。質性研究者常強調研究要接近日常生活,而一般人真實的日常生活就是相關事件組成的長河。
5)彈性
因為要採取被研究者的觀點、避免將先入為主或不適當的解釋架構強行加諸被研究者身上,所以研究多採開放或非結構方式。開放的研究策略也常替研究者帶來意外的發現和驚喜。
質性的研究過程不如量性研究一般循續進行,而是發現問題、搜集資料、分析等同時循環反覆進行。質性研究的報告也不像實證研究一般隱去研究中的蕪雜過程,僅呈現簡單整齊的方法及結果。質性研究的報告是方法、過程、及結果一並呈現的。因為對研究而言,研究者的特質、研究方法、及研究過程對所研究的問題都有影響、都有意義,也都值得讀者參考。
6)理論及概念形成
此類研究的資料處理主要依靠分析歸納(analytical induction)。因為研究是探索性發現式的,又為了避免將既定的價值加諸被研究者身上,故而研究者通常不預設理論架構或假設。研究發現均來自田野工作的經驗及資料。田野工作所搜集的資料經由分析判讀漸漸提升浮現而形成「概念」,然後再由概念次第綜合形成主題(themes因為研究者通常不敢也不願稱之為理論)。近來由於沒有理論依據的觀察被認為不存在,所以這種不預設理論架構的說法受到質疑(Bryman 1992:84引Blumer 1979)。筆者個人的做法是先使用一個大概的概念架構而非確切的假設去引領研究的進行,然後再依研究發現歸納成主題。這樣預設的架構仍不免造成觀察的誤導(如︰只觀察到觀察者想看到的),甚至可能歸納出循環論證的套套邏輯(tautology)。既然對觀察而言先入為主的觀念(或理論)是不可免的,研究者只能在搜集資料的時候盡量抱持開放的態度,讓不同與自己概念的資料同樣能被收錄進來,甚至還要刻意留意與自己原先概念架構歧議矛盾或抵觸的地方,因為這些才是發現之所在,也才是此類研究能有所貢獻、或研究者最感興趣的地方。在稍後的科學方法部分我們還會談到︰事實上沒有十全十美的研究方法,研究者只有一本學術良心、權衡輕重盡其可能的做好。
在理論形成方面Glaser及Strauss(1967)的扎根理論(grounded theory)提供了分析、描述、及分類的方向。雖然有學者指出扎根理論僅對申請研究經費有利(Bryman 1992:85引Turner 1988),實際操作起來相當困難(Bryman 1992:85引Hammersley 1984)。1993 Dey研擬出一套「對讀者友善的實用手冊」(user-friendly guide),企圖提供讀者一個解決龐雜的分析及歸納工作的方針。
理論(主題)的建立都需要相當的敏感度及洞察力,偶爾很少的機會可能也會有一些像「牛頓的蘋果」或「阿基米德沐浴」的機緣巧遇。田野搜集來的資料如同實驗室的發現一樣,不會自己‘說話’,得要人去聯結貫穿、詮述解釋。蘋果的故事如果屬實,掉下來之前牛頓應當曾歷經無數的困頓苦思,阿基米德的沐浴大概也不例外。
青霉落入佛萊明的試管誠然是巧合,但是把青霉生成的無菌圈與青霉的分泌物聯想,而不是把整個試驗物當作污染倒掉,終至發現了青霉素,就不能純靠運氣了。這聯想貫通之間的靈機一現,如果一定要視為天賜,那麼受到恩寵眷顧的也應是全人類,而非研究者本人。對研究者而言,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質性研究的分析也是如此,必須經過反覆的觀察、聽錄音帶、查研究日誌、思考…,然後結果才會慢慢浮現。當然如果研究者的敏感度夠、功力深厚、用功勤、產生較重要或突破性發現的機會也越大。
Tesch(1990:2)說︰Freud、 Piaget等大師從來沒有驗證過假設,也沒有用過大量代表性的樣本,他們僅僅依靠觀察及解釋,卻都對人類做了重大的宣示,創造出重要的心理學建構及理論,所以我們也不應當忽視質性研究未來可能提出的貢獻。
其實即使自然科學研究也並非完全屬於量性的,生物學或進化論依靠的即是歸納描述。質性研究也可稱作脈絡、描述、或解釋性研究。也許稱為脈絡、描述、解釋、甚至「關鍵」研究還要比質性研究更恰當。
雖然實證主義的社會研究長期居於主流,社會學並沒有完全被實證主義淹沒。Blumer所領導的支加哥學派,以田野工作及參與觀察著稱,即從來沒有完全倒向自然科學(Hammersley 1989)。
六十年代以後,受到Kuhn及現象學的影響,加上對實證主義社會研究結果的失望,實證主義的研究方法開始受到批判質疑。Popper及Kuhn都強調新理論取代舊理論的革命過程,但Kuhn(1962)所謂的科學革命,不但包括新的科學「典範」(paradigm)取代了舊的,而且還包括科學社群的社會及心理層面活動(Chalmers 1988:89)。Kuhn認為科學理論的評價受科學社團的價值、意識形態、制度、文化及歷史背景影響,所以不是絕對的,也不完全客觀。科學和語言一樣為特定族群所共有,唯有透過對產生此科學或語言之族群的瞭解,方能真正瞭解之(Chalmers 1988:107)。如此Kuhn以「外部歷史」說明科學活動是一種社會活動,而非純粹邏輯理性的理論發展之「內部歷史」活動。Kuhn的說法鬆動了實證科學方法的絕對性,使對實證科學方法的討論成為可能。
現象派學者Husserl提供了一種典範,用以研究個人對其所生活的世界之認知理解結構。Husserl 認為個人的主觀經驗不自覺地經過過濾,所以研究者必需意識到這層濾網的存在,並設法將之剝除,才能真正瞭解純粹的主觀經驗。 這樣將主觀經驗純化的過程Husserl(1927)把它叫做「現象化約」(phenomenological reduction)(Bryman 1992:51)。
由於過分強調經驗觀察及實驗,實證主義縮小了分析的范圍,使得社會學研究受限於經驗及理論模式,而至想象力日漸枯竭。對方法的執著及思辯的避諱也使得社會學研究技術化,趨向精確繁瑣卻難有長足進步。1970年以降,一種新的典範開始通行,放棄數字;問問題時搜集的回答是句子,不是數字;搜集的資料是故事不是數據;觀察記錄是筆記式的事件描述…這樣的研究即一般所謂的質的研究。
如前所述質與量的研究之不同不只在搜集資料的方法,及所搜得的資料上。質與量研究的最大的不同是認識論︰ 什麼是有關「社會生活」的知識?以及這樣的知識應當如何產生?提供這樣不同認識論指基礎的有︰現象學、象徵互動主義、Weber (1947)的「理解」(Verstehen)、自然主義、及 Harr篭]1986)的「行為發生學」(ethogenics)(Bryman 1992:50)。因為社會研究的題材是機械世界不存在的現象,倒底人類世界是否如自然界一般有一定的規律可循?人的行為是否可以預測?社會事實是否能夠獨立於個人之外而客觀存在?或被當做客體事物而進行研究分析?等等都被提出來討論。
首先Schutz將Weber所謂的「理解」延伸到Husserl的「現象化約」上。他說︰「人對他所生活之世界的認識理解是經過個人「知覺」過程的過濾選擇,再加上個人詮釋建構而成的」。個人日常生活在採取任何行動之前一定要先定義情景及自我,也即是根据上述的認識理解決策行動。因為人的行為受制於他自己相信的現實,所以情況正如W. I. Thomas(Bryman 1992:54引Thomas 1931:41)所言︰「個人信以為真的,真的就會發生」。根據以上的說法「社會實在」(social reality)完全是主觀的,所以研究者應當做的是「掌握並設法理解當事者主觀的意義及建構」。這樣以個人主觀意義及經驗為主題的研究,顯然不同於針對超個人心理之外的「客觀」事實的實證主義研究。
自然界客觀真實的存在,不管是否有人去研究發現它,它依然故我存在,這就是Popper所謂的「客觀真實」(Chalmers 1988:147)。然而,人類社會生活並非如此。人類社會生活是互動的過程及結果,不同的對象互動本來不同,所以無所謂客觀真象,既然沒有客觀事實或真相存在,當然就不能被客觀研究。同時既然沒有客觀「社會實在」的存在,研究者所能掌握的只是研究者及被研究者互動的結果而已。
因為強調個別主觀經驗及其無法獨立客觀存在,這樣的認識論從根本否決了實證主義方法從事社會研究的適切性,並指示了社會研究的另一個方向–任何對「社會實在」的了解必需基於生活於其間的人們之主觀經驗。
因為對人的研究無法排除研究及研究者涉入的影響,而且意義及互動又因人而異,所以只能被了解,不能被控制實驗或驗證測試,更不能被複製。這完全與實證主義的理念不同。反實證主義最極端的例子發生在社會心理學方面,例如Harr篭]Bryman 1992:59)即完全否定實證主義在社會心理學上的應用,這一派的學者認為實證研究把人當成了反應實驗刺激的機器。他們認為由於經驗的個別性及主觀性,研究的結果既無辦法驗證假設亦不能被綜合概化,研究者只要能「掌握理解證據,並針對證據做清晰有意義的描述」就夠了,以至這一類研究的結果呈現常常看似個案報告。這一派學者認為對人的研究應當著重「理解」而非「解釋」,他們認為企圖分析並解釋因果關係是自然科學的事。
因為事件對個人有不同的意義,而人的行為又是針對其個人意義而反應的,所以人的行為不那麼容易預測。另外由於社會現象的複雜性,如個人心理機轉、決策過程、或者其它細密敏感的問題都不是三言兩語能解釋清楚的,所以對此類主題調查問卷並不合適。問卷得到的只是表相看起來科學,實際上可能重要的事實已經流失,因此質的研究者不喜歡用問卷。同時他們也反對遵照一定的形態及過程做研究。他們認為科學研究不應像照著菜單煮菜。研究方法的沒有彈性也是質性研究者對實證研究不滿及有所批評的地方。
至於質性研究基本本特性,主要有以下幾個重要方面︰
1)透過被研究者的眼睛看世界
Schutz 認為對於「社會實在」的了解必需基於生活在那一「社會實在」中人的個別經驗及感受。因為「社會實在」已經經過當事人的解釋,所以研究者必需能夠掌握被研究者個人的解釋,才能明瞭其行事的動機。否則如果研究者無法認知事件對當事人的意義,那麼其所描繪的即是一個與「社會實在」脫節,與當事人無關,而僅由研究者強行加上的一個虛構的世界。當然除了瞭解「被研究者眼中所看到的文化及人類團体行為」及「透過被研究者的眼睛看世界」之外,研究者仍需要「二度建構」–即由研究者詮釋行為者對「社會實在」的理解。這樣的建構當然必需忠于行為當事人本身的「社會實在」概念。換句話說,即以行為當事人本身的解釋及動機為依據(Bryman 1992:52引Schutz 1964)
2)描述
質性研究中,特別是使用傳紀或人類學方法論(ethnographic)的學者,經常會非常仔細的描繪他們所研究的場景。由於主流的實證主義社會研究傾向將事件化約抽離,場景的描寫通常不會出現在研究報告中,所以仔細的描寫場景就被批評「缺乏統整」。質性研究者的答辯是︰場景的描繪能提供倒底是怎麼回事的線索,更能導引出較深層的發現,所以是必須及重要的。詳細的描述可以提供事件及情景發生的背景,可以幫助研究者了解研究主體的解釋,同時亦能提供讀者資料,評價研究者的分析及解釋。
3)網絡主義
質的研究在瞭解事件及行為時,傾向將事件放在其發生場景或網絡中去看,而且企圖對事件的始末做通盤整體的瞭解。即採取所謂整體主義(holism)或網絡主義(contextualism)。其目的是借助對事件整體背景的瞭解去解釋事件,及事件對行動者的意義。質的研究者相信資料只有坐落在其社會及歷史網絡中才有意義,也才能被了解。
4)過程
質性研究者認為社會生活是動態的、進行的、而非靜止的。他們視社會生活為系列且交互關聯的活動,因此非常重視變遷及其背後的過程機轉。質性研究者常強調研究要接近日常生活,而一般人真實的日常生活就是相關事件組成的長河。
5)彈性
因為要採取被研究者的觀點、避免將先入為主或不適當的解釋架構強行加諸被研究者身上,所以研究多採開放或非結構方式。開放的研究策略也常替研究者帶來意外的發現和驚喜。
質性的研究過程不如量性研究一般循續進行,而是發現問題、搜集資料、分析等同時循環反覆進行。質性研究的報告也不像實證研究一般隱去研究中的蕪雜過程,僅呈現簡單整齊的方法及結果。質性研究的報告是方法、過程、及結果一並呈現的。因為對研究而言,研究者的特質、研究方法、及研究過程對所研究的問題都有影響、都有意義,也都值得讀者參考。
6)理論及概念形成
此類研究的資料處理主要依靠分析歸納(analytical induction)。因為研究是探索性發現式的,又為了避免將既定的價值加諸被研究者身上,故而研究者通常不預設理論架構或假設。研究發現均來自田野工作的經驗及資料。田野工作所搜集的資料經由分析判讀漸漸提升浮現而形成「概念」,然後再由概念次第綜合形成主題(themes因為研究者通常不敢也不願稱之為理論)。近來由於沒有理論依據的觀察被認為不存在,所以這種不預設理論架構的說法受到質疑(Bryman 1992:84引Blumer 1979)。筆者個人的做法是先使用一個大概的概念架構而非確切的假設去引領研究的進行,然後再依研究發現歸納成主題。這樣預設的架構仍不免造成觀察的誤導(如︰只觀察到觀察者想看到的),甚至可能歸納出循環論證的套套邏輯(tautology)。既然對觀察而言先入為主的觀念(或理論)是不可免的,研究者只能在搜集資料的時候盡量抱持開放的態度,讓不同與自己概念的資料同樣能被收錄進來,甚至還要刻意留意與自己原先概念架構歧議矛盾或抵觸的地方,因為這些才是發現之所在,也才是此類研究能有所貢獻、或研究者最感興趣的地方。在稍後的科學方法部分我們還會談到︰事實上沒有十全十美的研究方法,研究者只有一本學術良心、權衡輕重盡其可能的做好。
在理論形成方面Glaser及Strauss(1967)的扎根理論(grounded theory)提供了分析、描述、及分類的方向。雖然有學者指出扎根理論僅對申請研究經費有利(Bryman 1992:85引Turner 1988),實際操作起來相當困難(Bryman 1992:85引Hammersley 1984)。1993 Dey研擬出一套「對讀者友善的實用手冊」(user-friendly guide),企圖提供讀者一個解決龐雜的分析及歸納工作的方針。
理論(主題)的建立都需要相當的敏感度及洞察力,偶爾很少的機會可能也會有一些像「牛頓的蘋果」或「阿基米德沐浴」的機緣巧遇。田野搜集來的資料如同實驗室的發現一樣,不會自己‘說話’,得要人去聯結貫穿、詮述解釋。蘋果的故事如果屬實,掉下來之前牛頓應當曾歷經無數的困頓苦思,阿基米德的沐浴大概也不例外。
青霉落入佛萊明的試管誠然是巧合,但是把青霉生成的無菌圈與青霉的分泌物聯想,而不是把整個試驗物當作污染倒掉,終至發現了青霉素,就不能純靠運氣了。這聯想貫通之間的靈機一現,如果一定要視為天賜,那麼受到恩寵眷顧的也應是全人類,而非研究者本人。對研究者而言,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質性研究的分析也是如此,必須經過反覆的觀察、聽錄音帶、查研究日誌、思考…,然後結果才會慢慢浮現。當然如果研究者的敏感度夠、功力深厚、用功勤、產生較重要或突破性發現的機會也越大。
Tesch(1990:2)說︰Freud、 Piaget等大師從來沒有驗證過假設,也沒有用過大量代表性的樣本,他們僅僅依靠觀察及解釋,卻都對人類做了重大的宣示,創造出重要的心理學建構及理論,所以我們也不應當忽視質性研究未來可能提出的貢獻。
其實即使自然科學研究也並非完全屬於量性的,生物學或進化論依靠的即是歸納描述。質性研究也可稱作脈絡、描述、或解釋性研究。也許稱為脈絡、描述、解釋、甚至「關鍵」研究還要比質性研究更恰當。
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科學方法的討論
社會研究法的爭議從社會學成立以來即不曾消失。首先實證主義者認為唯有經過實證主義法則驗證了的知識才是科學的、可信的。而質性研究因為不使用假設驗證的程序,所以被實證主義的研究者認為不科學。其次因為質性研究方法既不量化資料,又不用問卷量表、不計量、大多不以量的方式描述變項間的關係,所以也被實證研究者視為不精確。再者因為質性研究的樣本通常不大,而且幾乎不用統計,不做統計推論,甚至不用統計上代表性的樣本,這些完全與傳統實證主義研究不同,更難讓習慣實證主義研究者接受。另外還有因為質性研究僅僅將當事人主觀的經驗及感受披露出來,並加以描述解釋,加上七十年代後許多女性社會研究都使用質的方法去深入描寫女性幽微隱秘(‘invisible’)的生活經驗,於是尖刻激烈的批判者說:「這算什麼研究,簡直是老媽說故事」。
在實證主義的研究者眼裡質性研究不科學。而質性研究者,不但認為唯有以質的方法才能充分得到更接近事實真相的資料,而且他們也認為量的研究不科學。他們批評量性研究徒具科學的表象,事實上卻遺漏了重要的資料,錯失了事實的真相。爭議的重心既然是科學,那麼我們就來看看什麼是科學?到底如何才算科學?然後再來比對我們的研究方法是否合於這些要求。
對實在主義(realism)者而言,科學的本質即是求「真」,能追求掌握住「真」的即是科學。然而人的世界並非如此。不但人的「社會實在」沒有絕對的真,就連人造的科技產物也只有相對的「好」而沒有絕對的「真」可資追尋(Chalmers 1988:146)。因此科學及非科學的分際落在一種求知的態度上,如同Popper所言「科學是為了正確描述或說明世上某些行為而暫定的一套假設」。重點在「暫定」及「假設」上。因為是暫定的假設因此要隨時準備被推翻,所以Popper說︰「任何假設或假設系統能成為科學定率或理論,唯一需要滿足的基本條件是︰能被否證(Chalmers 1988: 39)。如果依據Popper的標準社會學並不科學,因為社會學未能產生出準確到足夠被否證的預測,其理論也沒有清晰的邏輯層次足以演繹出可被驗證測試的假設(Cuff et.al. 1990: 197)。
其實由於 1)觀察的結果受知識、經驗及期待的影響,觀察并不可靠。2)因為觀察對理論的依賴,觀察也不客觀(Chalmers 1988:22-34)。所以不但歸納無法結論出可靠的理論,否證也不能。近代科學史的研究發現,物理學的發展并未遵照Popper所主張的否證主義方法和邏輯,許多與觀察不相符的理論並未被拋棄(Chalmers 1988: 66),因此Chalmers(1980:XVI)在「什麼是科學」一書中結論︰一般相信的「科學乃經由觀察及實驗而來的確切知識」,以及「經由某些推論過程能衍生出可滋信賴的科學理論」的想法都有問題。事實上根本沒有方法可以證明一項理論是「正確的」或「近於正確的」。
Chalmers認為︰認定科學只有一種方式,而依此方式將各種學科劃分為科學或非科學是錯誤的。由於科學哲學家無法提供科學的確切標准。所以Chalmers主張每一學門應當依據其本身情況分析考量。以其目的、達到目的的方法及程度來評價其研究方法的適切性,並與達到相同目的的其他替代方法相互比較,以求得較好的方法。
倘若如此各種學科各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道路,那麼什麼才是社會學未來應走的方向和道路?以下是綜合相關的看法後所提出的建議。
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問題.
科學走上經驗主義的道路是十七世紀科學革命之後的事,在Galileo之前的物理並沒有一定要實驗(Chalmers 1988:1)。至於社會學實證主義更是直到十九世紀末以後才開始通行。實證主義早期僅是一種針對自然界的知識理論,是有限的經驗理論,使用在社會科學上自然難免不足並受限於其意識形態。話雖如此卻也并非意味實證主義的研究方法完全無用。社會研究沒有必要因為物理學沒有完全遵循實證主義的道路,或實證主義的方法有缺失就完全放棄。譬如說在物理學界「歸納法」已經被Lakatos說成一種衰頹的綱領(Chalmers 1988:36),因為它已無法為物理學帶來新的研究興趣及發現。但是對於較新興的學科(如社會學)卻應仍有可能帶來驚人的發展,女性社會研究就是一個好例子。由於使用質性研究法使女性研究不但發展成為一個獨立學門,而且還成為顯學。不過話說回來,著重歸納的質性研究雖然豐富了社會研究的內容,其本身卻也有限制及缺點。除了前述之歸納的結果不能保證結論的正確之外,還有其他的疑點存在,譬如︰研究者是否真能透過被研究者的眼睛看世界,並自他們的觀點解釋事件?搜集來的資料如何恰當分析並歸納成理論?或是否能(應)歸納成理論?小樣本的代表性及綜合概化問題,以及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問題,等等。
除了以上所述的問題,質性研究本身還有一些矛盾有待解決。譬如質性研究主要的理論依據是現象學,但是事實上除了「掌握當事人主觀的意義」之外,質性社會研究並未真正遵循現象學方法。Schutz(1967:97)即曾說過︰「當我們研究社會世界時必需放棄現象學的途徑,因為我們的前題是相信此一‘社會實在’的存在」(Bryman 1992:52)。又如盡管互動學者否認「社會實在」的存在,質的研究者仍聲稱他們才能發掘更深更多的事實「真相」。
至與理論方面,科學研究不免要抽象及綜合概化成理論,社會學研究的目的即在找出一些常模。即使對主觀的個人主觀經驗,也必需求得主觀經驗間的共通性,或共有的主觀經驗(inter-subjectivity),這也與主張完全以個案報告方式呈現研究結果的學者意見不同。
社會學實證主義的研究者其實從來也不曾完全否定質性研究方法,不過傾向將它視為一種起始階段的探索性工具,其目的是為找尋未來測試的假設(Bryman 1992: 94)。在他們眼里倘若能利用質性方法搜集更豐富的資料歸納成為假設,而後加以驗證測試應當是最理想不過的了。質性研究回答的是「是什麼?」的問題,量性研究回答的是「有多少?」的問題。在知道了是什麼以後,我們才能回答有多少多大多強等的量性問題。在知道了有多少多大多強之後,我們才能掌握的更準確。質與量的研究各有不同的向度及貢獻,基本上並不互斥矛盾。
科學哲學及科學方法的討論使得實證主義有所修正,也拉近了質與量研究的距離。八十年代以後質與量的爭議漸平息,代之而起的是兼容并蓄統合納入兩者的聲音和做法。Rose (1982)將質的研究稱為理論建立的研究 (theory building),量的研究為理論測試的研究(theory testing)。理論的建立需要盡量廣泛無偏見的田野搜尋,理論的測試需要客觀精密的驗證,在社會研究上都是必需的。Layder(1993)所提倡的「新策略」(new strategies)就意在截取兩者之長,因果關係及個人意義兼顧,宏觀及微觀的研究聯合,亦即聯結Merton(1967)的middle-range theory (Bryman 1992:19)及Glaser & Strauss (1967)的grounded theory,合並使用質的資料搜集及量的測試方法在五個不同的社會生活層級(個人、活動、情景、脈絡、歷史)上做更全面的追求探索。
研究方法如同其他科學知識一樣也會隨著人類思考方式而改進,最終希望能借助研究發現來「改善我們的生活,滿足我們的求知欲及好奇心」。總之,不管對自然環境也好,對人類社會生活也好,當我們能瞭解的更深,應當即能做出更明智的判斷及決策,因此人類也會生活的更好。
References:
Bowen B. D., and H. F. Weisberg (1980) An Introduction to Data Analysis. San Francisco: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Bryman A. (1992) Quantity and Quality in Social Research.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Bryman A., and Cramer D. (1990) Quantitative Data Analysis for Social Scientist.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ampbell D. T. (1957) Factors Relevant to the Validity of Experiments in Social Setting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Vol. 54, pp. 297-312
Chalmers A. F. (1988) What is the Thing Called Science?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Cuff E. C., W. W. Sharrock and D. W. Francis (1990) Perspective in Sociology. London: Unwin Hyman
Dey I. (1993)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Glaser B. G. and A. L. Strauss (1967)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Chicago: Aldine
Hammersley M. (1984) The Researcher Exposed: A Nature History, in R. G. Burgess (ed.) The Research Process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Ten Case Studies. London: Falmer Press
Hammersley M. (1989) The Dilemma of Qualitative Method: Herbert Blumer and the Chicago Tradi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Harr* R. (1986) Ethogenics, in R. Harr* and R. Lamb, eds., The Dictionary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Husserl E. (1927) Phenomenology,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4th edn., pp. 699-702
Kuhn T. S. (1962)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katos I. (1978) The Methodolog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m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Layder D. (1993) New Strategies in Social Research. Cambridge: Polity Press
Mclaughlin E. (1991) Oppositional Poverty: The Quantitative/ Qualitative Divide and Other Dichotomies.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39, No 2
Merton R. K. (1967) On Theoretical Sociology. New York: Free Press
Popper K. R. (1959) 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London
Rist R. C. (1977) On the Relations among Educational Research Paradigms: from Disdain to Detente.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Quarterly. Vol. 8, No. 2, pp. 42-9
Rose G. (1982) Deciphering Social Research. London: Macmillan
Schutz A. (1964) Collected Paper II: Studies in Social Theory.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Tesch R. (1990) Qualitative Research: Analysis Types and Software Tools. New York, Philadelphia,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Thomas W. I. (1931) The Unjusted Girl. Boston: Little Brown
Turner B. A. (1988) Connoisseurship and the Study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in A. Bryman (ed.) Doing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Weber M. (1947) A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Chicago: Free Press
中文參考資料:
孔恩:《必要的緊張關係》(程起銘譯)。台北︰結構群。民國78年
李明英:《科學社會學》台北︰桂冠,民國78年
何信全:《從古典到現代自由主義的過渡–穆勒》見葉啟政主編︰當代西方思想先河︰十九世紀思想家。台北︰正中,民國80年
庫柏主編:《社會科學百科全書》上海︰譯文出版社。The Social Science Encyclopedia (1985) (Eds. A. and J. Cooper)
社會研究法的爭議從社會學成立以來即不曾消失。首先實證主義者認為唯有經過實證主義法則驗證了的知識才是科學的、可信的。而質性研究因為不使用假設驗證的程序,所以被實證主義的研究者認為不科學。其次因為質性研究方法既不量化資料,又不用問卷量表、不計量、大多不以量的方式描述變項間的關係,所以也被實證研究者視為不精確。再者因為質性研究的樣本通常不大,而且幾乎不用統計,不做統計推論,甚至不用統計上代表性的樣本,這些完全與傳統實證主義研究不同,更難讓習慣實證主義研究者接受。另外還有因為質性研究僅僅將當事人主觀的經驗及感受披露出來,並加以描述解釋,加上七十年代後許多女性社會研究都使用質的方法去深入描寫女性幽微隱秘(‘invisible’)的生活經驗,於是尖刻激烈的批判者說:「這算什麼研究,簡直是老媽說故事」。
在實證主義的研究者眼裡質性研究不科學。而質性研究者,不但認為唯有以質的方法才能充分得到更接近事實真相的資料,而且他們也認為量的研究不科學。他們批評量性研究徒具科學的表象,事實上卻遺漏了重要的資料,錯失了事實的真相。爭議的重心既然是科學,那麼我們就來看看什麼是科學?到底如何才算科學?然後再來比對我們的研究方法是否合於這些要求。
對實在主義(realism)者而言,科學的本質即是求「真」,能追求掌握住「真」的即是科學。然而人的世界並非如此。不但人的「社會實在」沒有絕對的真,就連人造的科技產物也只有相對的「好」而沒有絕對的「真」可資追尋(Chalmers 1988:146)。因此科學及非科學的分際落在一種求知的態度上,如同Popper所言「科學是為了正確描述或說明世上某些行為而暫定的一套假設」。重點在「暫定」及「假設」上。因為是暫定的假設因此要隨時準備被推翻,所以Popper說︰「任何假設或假設系統能成為科學定率或理論,唯一需要滿足的基本條件是︰能被否證(Chalmers 1988: 39)。如果依據Popper的標準社會學並不科學,因為社會學未能產生出準確到足夠被否證的預測,其理論也沒有清晰的邏輯層次足以演繹出可被驗證測試的假設(Cuff et.al. 1990: 197)。
其實由於 1)觀察的結果受知識、經驗及期待的影響,觀察并不可靠。2)因為觀察對理論的依賴,觀察也不客觀(Chalmers 1988:22-34)。所以不但歸納無法結論出可靠的理論,否證也不能。近代科學史的研究發現,物理學的發展并未遵照Popper所主張的否證主義方法和邏輯,許多與觀察不相符的理論並未被拋棄(Chalmers 1988: 66),因此Chalmers(1980:XVI)在「什麼是科學」一書中結論︰一般相信的「科學乃經由觀察及實驗而來的確切知識」,以及「經由某些推論過程能衍生出可滋信賴的科學理論」的想法都有問題。事實上根本沒有方法可以證明一項理論是「正確的」或「近於正確的」。
Chalmers認為︰認定科學只有一種方式,而依此方式將各種學科劃分為科學或非科學是錯誤的。由於科學哲學家無法提供科學的確切標准。所以Chalmers主張每一學門應當依據其本身情況分析考量。以其目的、達到目的的方法及程度來評價其研究方法的適切性,並與達到相同目的的其他替代方法相互比較,以求得較好的方法。
倘若如此各種學科各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道路,那麼什麼才是社會學未來應走的方向和道路?以下是綜合相關的看法後所提出的建議。
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問題.
科學走上經驗主義的道路是十七世紀科學革命之後的事,在Galileo之前的物理並沒有一定要實驗(Chalmers 1988:1)。至於社會學實證主義更是直到十九世紀末以後才開始通行。實證主義早期僅是一種針對自然界的知識理論,是有限的經驗理論,使用在社會科學上自然難免不足並受限於其意識形態。話雖如此卻也并非意味實證主義的研究方法完全無用。社會研究沒有必要因為物理學沒有完全遵循實證主義的道路,或實證主義的方法有缺失就完全放棄。譬如說在物理學界「歸納法」已經被Lakatos說成一種衰頹的綱領(Chalmers 1988:36),因為它已無法為物理學帶來新的研究興趣及發現。但是對於較新興的學科(如社會學)卻應仍有可能帶來驚人的發展,女性社會研究就是一個好例子。由於使用質性研究法使女性研究不但發展成為一個獨立學門,而且還成為顯學。不過話說回來,著重歸納的質性研究雖然豐富了社會研究的內容,其本身卻也有限制及缺點。除了前述之歸納的結果不能保證結論的正確之外,還有其他的疑點存在,譬如︰研究者是否真能透過被研究者的眼睛看世界,並自他們的觀點解釋事件?搜集來的資料如何恰當分析並歸納成理論?或是否能(應)歸納成理論?小樣本的代表性及綜合概化問題,以及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問題,等等。
除了以上所述的問題,質性研究本身還有一些矛盾有待解決。譬如質性研究主要的理論依據是現象學,但是事實上除了「掌握當事人主觀的意義」之外,質性社會研究並未真正遵循現象學方法。Schutz(1967:97)即曾說過︰「當我們研究社會世界時必需放棄現象學的途徑,因為我們的前題是相信此一‘社會實在’的存在」(Bryman 1992:52)。又如盡管互動學者否認「社會實在」的存在,質的研究者仍聲稱他們才能發掘更深更多的事實「真相」。
至與理論方面,科學研究不免要抽象及綜合概化成理論,社會學研究的目的即在找出一些常模。即使對主觀的個人主觀經驗,也必需求得主觀經驗間的共通性,或共有的主觀經驗(inter-subjectivity),這也與主張完全以個案報告方式呈現研究結果的學者意見不同。
社會學實證主義的研究者其實從來也不曾完全否定質性研究方法,不過傾向將它視為一種起始階段的探索性工具,其目的是為找尋未來測試的假設(Bryman 1992: 94)。在他們眼里倘若能利用質性方法搜集更豐富的資料歸納成為假設,而後加以驗證測試應當是最理想不過的了。質性研究回答的是「是什麼?」的問題,量性研究回答的是「有多少?」的問題。在知道了是什麼以後,我們才能回答有多少多大多強等的量性問題。在知道了有多少多大多強之後,我們才能掌握的更準確。質與量的研究各有不同的向度及貢獻,基本上並不互斥矛盾。
科學哲學及科學方法的討論使得實證主義有所修正,也拉近了質與量研究的距離。八十年代以後質與量的爭議漸平息,代之而起的是兼容并蓄統合納入兩者的聲音和做法。Rose (1982)將質的研究稱為理論建立的研究 (theory building),量的研究為理論測試的研究(theory testing)。理論的建立需要盡量廣泛無偏見的田野搜尋,理論的測試需要客觀精密的驗證,在社會研究上都是必需的。Layder(1993)所提倡的「新策略」(new strategies)就意在截取兩者之長,因果關係及個人意義兼顧,宏觀及微觀的研究聯合,亦即聯結Merton(1967)的middle-range theory (Bryman 1992:19)及Glaser & Strauss (1967)的grounded theory,合並使用質的資料搜集及量的測試方法在五個不同的社會生活層級(個人、活動、情景、脈絡、歷史)上做更全面的追求探索。
研究方法如同其他科學知識一樣也會隨著人類思考方式而改進,最終希望能借助研究發現來「改善我們的生活,滿足我們的求知欲及好奇心」。總之,不管對自然環境也好,對人類社會生活也好,當我們能瞭解的更深,應當即能做出更明智的判斷及決策,因此人類也會生活的更好。
References:
Bowen B. D., and H. F. Weisberg (1980) An Introduction to Data Analysis. San Francisco: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Bryman A. (1992) Quantity and Quality in Social Research.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Bryman A., and Cramer D. (1990) Quantitative Data Analysis for Social Scientist.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ampbell D. T. (1957) Factors Relevant to the Validity of Experiments in Social Setting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Vol. 54, pp. 297-312
Chalmers A. F. (1988) What is the Thing Called Science?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Cuff E. C., W. W. Sharrock and D. W. Francis (1990) Perspective in Sociology. London: Unwin Hyman
Dey I. (1993)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Glaser B. G. and A. L. Strauss (1967)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Chicago: Aldine
Hammersley M. (1984) The Researcher Exposed: A Nature History, in R. G. Burgess (ed.) The Research Process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Ten Case Studies. London: Falmer Press
Hammersley M. (1989) The Dilemma of Qualitative Method: Herbert Blumer and the Chicago Tradi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Harr* R. (1986) Ethogenics, in R. Harr* and R. Lamb, eds., The Dictionary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Husserl E. (1927) Phenomenology,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4th edn., pp. 699-702
Kuhn T. S. (1962)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katos I. (1978) The Methodolog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m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Layder D. (1993) New Strategies in Social Research. Cambridge: Polity Press
Mclaughlin E. (1991) Oppositional Poverty: The Quantitative/ Qualitative Divide and Other Dichotomies.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39, No 2
Merton R. K. (1967) On Theoretical Sociology. New York: Free Press
Popper K. R. (1959) 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London
Rist R. C. (1977) On the Relations among Educational Research Paradigms: from Disdain to Detente.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Quarterly. Vol. 8, No. 2, pp. 42-9
Rose G. (1982) Deciphering Social Research. London: Macmillan
Schutz A. (1964) Collected Paper II: Studies in Social Theory.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Tesch R. (1990) Qualitative Research: Analysis Types and Software Tools. New York, Philadelphia,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Thomas W. I. (1931) The Unjusted Girl. Boston: Little Brown
Turner B. A. (1988) Connoisseurship and the Study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in A. Bryman (ed.) Doing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Weber M. (1947) A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Chicago: Free Press
中文參考資料:
孔恩:《必要的緊張關係》(程起銘譯)。台北︰結構群。民國78年
李明英:《科學社會學》台北︰桂冠,民國78年
何信全:《從古典到現代自由主義的過渡–穆勒》見葉啟政主編︰當代西方思想先河︰十九世紀思想家。台北︰正中,民國80年
庫柏主編:《社會科學百科全書》上海︰譯文出版社。The Social Science Encyclopedia (1985) (Eds. A. and J. Coo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