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24 00:03:19天人菊
逛光華商場有感
大學時期的隔壁班同學找我去光華商場買筆電,第一次嚴重的覺得自己有數位落差。
但這也不打緊,當銷售人員很自豪地分析同學想買的筆電停產時,我突然從銷售人員的話語中發現了一些事實。
我們都在買我們用不到的附加價值,比如筆電的功能設計對於將來真正能使用到
的頻率到底有多少,而當這些附加的功能不去使用時,電子產品也有其使用年限
,買了再貴再高階的電腦用不到那些功能,過了幾年,電子儀器也是因為濕度溫度變化有所耗損,再怎麼也是放著讓它壞掉而已。
這個概念的發現源自於在網路上流傳的<東西的故事>一影片,演講者闡述了人們
為什麼會持續不斷消費的行為。僅管我們都會去承認在節日送禮是送往迎來的人際互動之一。但時至資源有限的今天,而大部份的資源幾乎都掌控在部份財團手裡,根據最新的企業管理方式,為了讓同樣一件商品的生命週期延長,最好的方式就是創造產品的價值。
而仔細觀察那些產品的本身新款與舊款的功能差別其實不大,而一般人真正會去使用到的功能也大概也不外乎文書處理,通訊,聽音樂。為何有些產品能量產並造成一窩蜂的搶購,重點在於廣告抓住消費者喜新厭舊的心理,而在影片中演講者更提及許多設計電子產品的人竟然都想盡辦法如何設計出很快就會壞掉的產品,僅管那些產品看起來有多麼的獨一無二。
試想東西的價值是什麼?環保的意念是告訴我們要珍惜資源,從東西的故事一影片中我發現了環保的真意在於保護地球資源免於枯竭,避免因為人類好惡的慾望,消耗地球上的人力及物力資源,讓資源的分配不易趨於匱乏。
上一篇:別人的故事
下一篇:Those D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