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讀書的另類觀點
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以及史記的太史公自序都有提到類似以下這段:
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阨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也。
從這個觀點來看,很多古書都是古人鬱鬱不得志時之作,所以如果有人想要藉由讀這些書而了解成功的道裡似乎有點緣木求魚。我們看看以下的情況:
1. 我們常看到被流放的官員寫一些詩詞文章之類的抒發君主被小人蒙蔽,烏雲蔽白日等等的心情。
2. 在人生戰場上勝利成功的人似乎都沒留下心法的文字記載。
3. 周恩來是中國最偉大的政治家之一,據說他幾分鐘就可以說服一個人,可是似乎沒看到他自己有寫甚麼著作,讓我們可以了解他是怎麼辦到的。
我們來做個大膽的推論:
不得志的人會想要把自己的理想抒發讓人知道;成功的人因為忙於事業(成功的企業家正努力賺錢;成功的政治家正努力推動政務)或者說全力投入他的事業,所以根本沒甚麼時間可以著書立說告訴別人他的成功經驗。
那我們一直看書,照書上所寫的方法去處世,會不會讓自己重蹈覆轍呢? 例如,書上可能會說: "做對的是,不對的事不要做。"這看起來很正確啊,我們從小也都是被這樣教導並秉持這樣的做事態度。不過在實際人生中,問題可能是:
1. 事情對不對,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樣。
2. 有時候,做對的事,好像也不一定會讓你的人生變好。例如,說謊這件事,我們從小被教導不要說謊。可是,如果老婆問說: 我有沒有變胖? 你很誠實的說: 真的有耶。那大家日子都會很難過。
3. 事情對不對,好像不是0與1的判斷,比較像Fuzzy: 0.7, 0.5 - 如果0.6對,那0.5對不對? 似乎底線會一直退縮,但到哪一點需要說No? 60分及格是我們小時候的說法,其實考60分跟考59分程度的差別有那麼大嗎(重修v.s. 及格)?
4. 在真實社會中有所謂「對」的事情嗎? 如制定政策或法律,有受益的一方通常就會有受害的一方。實際的例子: 中央銀行調整利率。不管調高、調低,都會有受益及受害的一方,就看用甚麼角度來看了。而且即使是冠冕堂皇的理由之下,或許仍有背後的利益存在。例如: 有人主張美國牛有狂牛症,所以應禁止美國牛肉進口。聽起來是有道理的,但是這立論是否是因為他代表了澳洲牛肉(美國牛肉的替代品)進口商的利益?
會不會世界上運作的規律根本不是書上說的那樣,而是另外一套書上不會寫、老師不會教的:
善惡不僅難分,善也不見得是好;惡也不一定是壞。
主戰不見得是愛國(後面隱藏著軍火交易的利益);主和也不一定是漢奸(人民會陷入戰火的荼毒)。
擇善固執、堅守原則也可以被說是食古不化、不知變通。
漢賊應該共存,而不是不兩立。
所以,搞不好想要成功是不能看書的,因為裡面可能都是失敗者的錯誤思想。 (哈哈,這個結論看了笑笑就好,別真的不讀書啊!以上講的書是古書,現在已經有很多教人如何成功的書了)
後記:
講到這個都會讓我聯想到戲劇跟小說,好人偶而也會做點壞事;壞人是在某個關鍵時刻做了不符合某種價值觀的關鍵行為。
跳Tone:那"波麗士大人"據說下周六是完結篇,而且台視要從下周一 - 四起重播,真令人期待。
(算了,別管上下文及邏輯了,本文結束!)
下一篇:嚴長壽的「我所看見的未來」
您這個觀點頗有一番道理!
這些不得志的古人有幾大特點:
1.聰明、有自己的想法;
2.總是想說服有權勢但比他們笨的人聽他們的話;
3.服從性低,隨時都會fire他們的”主子”;
4.常將自己處在一種”高處不勝寒”的絕境中。
這樣算不算聰明反被聰明誤呢?志氣太高或是EQ太低?It’s hard to say...
波麗士從第二集之後就沒在看了:(
等他全部重播xd
這個觀點還蠻特別的,你沒說,我到是從來沒有想過!
不錯的一個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