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11 08:17:26獨立中文筆會會員

《断背山》与桃花源

海落英(墨尔本)

文学评论,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中国文学的评论以“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为证,对西方文学的评论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证。其实,文学评论的这一现象,也同样适用于对目前风行全球的《断背山》的评论。
一提及《断背山》,人们会不加思索地将其定义为“同性恋”作品,而不知“同性恋”只是作品表面的浅层故事,“同性恋”只是作品中人物深层思想的表现形式,没有人深究过作品通过“同性恋”这一表现形式想要传达什么思想什么主题。
事实上,如果说《断背山》有什么恋的话,也是双性恋,而不是同性恋。作品中两个男主人公杰克和埃尼斯,虽然会隔三差五地上山“偷猎”,享受同性之欢,但是他们同时还有家庭:杰克娶了露琳为妻,生了一个儿子;埃尼斯和阿尔玛结婚,育有一双女儿。另外,埃尼斯还和“狼耳朵”酒吧的女零工有染,而杰克则与一个牧场主的老婆有一腿。这样一则混乱的性关系故事,怎么会被定性为纯粹的“同性恋”呢!就连小说主人公也不承认他们是“同性恋”──杰克说:“我不是玻璃”,埃尼斯说他也不是。
如果《断背山》是“同性恋”代名词的话,那么李安说“人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就应该是指“人人心中都有同性恋”了。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再说,作品中两个主人公的同性恋情的发生,也是非常偶然的,没有丝毫的事前预谋:埃尼斯睡在帐篷外感到十分寒冷,杰克叫他进帐篷睡觉,“当杰克抓住他的左手移到自己勃起的阴茎上时,他的大脑顿时一片空白”,随后事情就这样发生了。假设上断背山的不是两个男的,而是两个女的,同样可能发生类似的事情;假设上断背山的是一男一女,那么《断背山》描述的将会是一场轰轰烈烈、充满浪漫情调的异性恋;假设上断背山放牧的只是一个男的或者只是一个女的,可能会发生一场人兽之恋。
不管作何种假设,上断背山肯定都会发生事情;这发生事情的共同性,才是揭示作品主题的钥匙,而不是将作品的主题狭隘地框限在具体发生什么事情上面。不要简单地因为发生了异性恋,就将作品定性为“爱情作品”;因为发生了同性恋,就定性为“同性恋作品”;因为发生了人兽恋,就定性为“动物作品”或者是“超越人类爱情的博爱作品”。
上断背山,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所发生的事情仅仅是作品及其主人公想要表达其思想的渠道罢了,发生这些事情所表现出的主人公对人对事对世界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才是作品思想和主题所在。
在我看来,《断背山》这部作品想要表达的,是美国青年在特定时代所承受的沉重压抑(包括作为同性恋者的压抑),以及他们面对压抑所作出的极端宣泄。
作品将故事发生的时间放在1963年,这是作者刻意而为的。1963年,美国青年文化处于从“垮掉的一代”向“嬉皮士文化”过渡的阶段,是“垮掉的一代”这一青年文化得到充分发展,而“嬉皮士文化”尚未蓬勃的年代。“垮掉的一代”,首先发端于文学领域,进而影响了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美国青年的思想和生活方式。
五十年代美国沉闷的政治空气令许多青年感到窒息和压抑,他们感到彷徨、苦闷和失落。于是,他们对这个社会传统的文化、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进行了彻底的反叛,或为了逃脱污浊的社会环境而四出漫游,寻找自由和归宿,或吸毒群居,以颓唐放纵的生活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抗议。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文学群体,“垮掉的一代”的重要成员几乎都是同性恋者,他们群居、裸露、吸毒和放纵性爱,但是所有这些只是他们对主流传统文化反抗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其反抗的全部内容。
《断背山》中的两个主人公“都是高中没读完就辍学了,前途无望,注定将来得干重活、过穷日子”,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是既沉闷又绝望;而断背山上两个人发生的同性恋,则使他们承受的压抑得到了宣泄,成为他们共度的美好时光。他们与“垮掉的一代”和“嬉皮士”们一样,逃离各自的家庭,希望过逃遁的生活,试图在社会的边缘重建一个理想的世界,希望通过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的放荡与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找回在现代社会中丢失的原始的情欲和快乐。
这个在社会边缘建立的理想国度,在现实世界中是旧金山的哈特.阿什伯里(Haight Ashbury)、洛杉矶的日落带(Sunset Belt)和纽约的东村(East Village),而在虚拟的文学作品中,那就是“断背山”。
许多人在阐释“人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这句话时,往往将其理解为:人人心中都有“一段难于启齿的隐私”、“难言之隐”、“不光彩的过去”等等负面的东西。其实,“断背山”应该被理解为“理想的国度”、“浪漫而又远离尘世的地方”,那里没有世俗的纷争和压力,只有无忧无虑和随心所欲。主人公杰克说:“我们有的只是一座断背山,全部的寄托都在断背山”。
断背山,是一个梦想,是一个理想。“人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是说: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都有一个梦想。
这个理想,在美国文学作品中是“断背山”,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则为“桃花源”。
《桃花源记》描写的也是在社会边缘的世外桃源,这个“理想国度”的桃花源只是作者表达其思想的渠道,真正要宣泄的是陶渊明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断背山》描写了同性恋,但同性恋同样也是作者将作品主题传达给读者的形式而已。
《断背山》讲述的不仅仅是同性恋,它与同性恋有关,也与同性恋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