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1-16 23:18:57mayle
[台灣文學]從姜貴《旋風》談文學經典的生成
從姜貴《旋風》談文學經典的生成
1950年代的台灣文學,一般評論者或文學史書寫都指向為一個「反共文學」大張其鼓的興盛年代。國家機器透過各種不同的組織、管道,形塑了一個反共文學的文學思潮,更藉由多個文學獎與出版單位,「生產」了許多的反共作品。光是在當時最重要的官方文藝獎單位「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簡稱「文獎會」,1950~1956)所頒發的各年度得獎名單,幾乎都會成為文壇上最受到重視與討論的作品,加上該會所給與的獎金相當驚人,等於形成一股人人參與創作的風氣。而這些創作並獲獎的作品,也就當然必須要符合文獎會──同時等同於官方文藝思潮──的文藝標準,即是該會宗旨所陳述之「以能應用多方面技巧發揚國家民族意識及蓄有反共抗俄之意義者」原則。保守估計,文獎會七年中得獎的作品數量超過上百部,字數則在千萬之上。而五0年代其他文學獎的得獎作品更是無法計數。可以說五0年代透過這些文藝機制,生產了一部又一部時代的經典作品。
但是,這些作品今天留下了多少?在我們所熟知的五0年作品中,除了王藍《藍與黑》、潘人木《蓮漪表妹》、陳紀瀅《荻村傳》等較知名的之外,又記得多少?在大量的反共文學生產之後,竟沒有多少作品能不被歷史沖刷走而留名於文學史,實在是五0年代反共文學盛行的一大諷刺。
在五0年代的著名作品中,尚有一長篇是相當特殊的。在夏志清《中國現代文學史》、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等文學史著作中,姜貴的《旋風》是少數被肯定的五0年代小說。這部小說在五0年代根本不算出版,更不用說獲得任何文學獎項的肯定,但卻是夏、葉等人認為較為優秀、比較不「八股」的反共作品。《旋風》在1952年完筆,1957年方由作者自費出版,因坊間有同名書,改名《今檮杌傳》,只出版五百本,其中贈送給胡適一本,而致引起文壇注意。1959年再改回原名《旋風》出版。此後雖幾次再版,但都沒有廣泛流通,終至絕版於市。然而經由胡適推薦,夏志清才得以看到此書,將之寫入《中國現代文學史》中,不致讓此書從歷史中消失。1999年三月聯合報主辦的「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中,《旋風》列入台灣文學經典書單中,並且同年九月九歌出版社重新出版了這部小說,這才讓《旋風》有了一個更為清楚的文學史定位。
何以在五0年代所建立的「經典」在後代多被遺忘,而當年不受重視的《旋風》卻在後世的史家筆下被予以「經典化」呢?
《旋風》跟當時的大多數小說主題一樣,都是對共產黨的描寫並提出批判,但是這部小說並不只是一味地醜化共產黨,而是將共產黨的發跡,與中國社會的腐敗連接在一起。正如作者〈自序〉所言:
本書,從一個大姓家族的衰微和沒落,寫出那一個時期的社會病態。而此種病態,正是共產黨的溫床,它由此鑽隙而出。
而其弦外之音卻是,非共產黨人與共產黨人是一樣腐敗的,整個社會(而非僅是共產黨)的道德混亂正是共產黨得以壯大的溫床。葉石濤在《台灣文學史綱》中認為:
《旋風》的所以在眾多反共小說中脫穎而出,並不只是靠描寫土共的生長和衰亡過程的刻劃入微,而是他著力描寫傳統封建制度的腐敗和墮落。如果沒有這社會制度腐爛的溫床,共產主義自然也無從萌芽了。
也因此,《旋風》的寫作必然無法獲得當權者的欣賞,因為在那個反共國策優於一切的年代,這種「扯自己後腿」的思想是難以被接受的。但也正是如此,使得《旋風》有著異於同時代作品的意義,正好反映出「反共文學典範」的盲點。所謂的「反共文學典範」不過也只是由反共國策與官方文藝體制所建立起的反共文藝霸權,強力形塑出來的範式,用以架空台灣現實,造成對台灣文學的權力支配。如此生產出來的文學作品,雖能成為一時的經典,終於逃不過歷史的檢驗,只留下極少的優秀作品。而不被當時所接受的文學作品,也可能在時空轉換之後,成為一個時代的傷痕見證。《旋風》顯然不是一部被反共文藝論述所生產出來的作品,一如姜貴本人在當時的窮途潦倒,在整個反共文學生產的運動中缺席,正好可以說明五0年代將非官方文藝論述者極度邊緣化的權力支配是何等傲慢,而被生產出來的「反共文學典範」又是如何的脆弱不勘。
《旋風》是否為第一流的文學經典作品,尚留給後世檢驗。但它提醒了我們,任何典範、經典的形塑都不是純粹的,經典的形成固然是文學美學的展現,同時也是意識形態的操作,更是權力的運作結果。在不同時代所成形的文學經典固然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文學觀,更可能是政治權力的運作結果。「台灣文學」從正名到經典的形塑,處處都充滿了權力的你爭我奪;也因為台灣的「政治正確」總是不停轉換,始終未能出現一份較穩定的經典書單。我們當然不希望文學經典變成文學樣板,但更重要的是,台灣文學經典的討論與形塑不要再充滿過多政治權力的焦慮,無須隨著政治正確的取向來決定經典的位置,畢竟五0年代那個由意識形態來主導文學發展的時代,必須真正讓它遠去了。
(同時刊於《台灣文學研究》第一號。台北,富春出版社。2002年1月。)
1950年代的台灣文學,一般評論者或文學史書寫都指向為一個「反共文學」大張其鼓的興盛年代。國家機器透過各種不同的組織、管道,形塑了一個反共文學的文學思潮,更藉由多個文學獎與出版單位,「生產」了許多的反共作品。光是在當時最重要的官方文藝獎單位「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簡稱「文獎會」,1950~1956)所頒發的各年度得獎名單,幾乎都會成為文壇上最受到重視與討論的作品,加上該會所給與的獎金相當驚人,等於形成一股人人參與創作的風氣。而這些創作並獲獎的作品,也就當然必須要符合文獎會──同時等同於官方文藝思潮──的文藝標準,即是該會宗旨所陳述之「以能應用多方面技巧發揚國家民族意識及蓄有反共抗俄之意義者」原則。保守估計,文獎會七年中得獎的作品數量超過上百部,字數則在千萬之上。而五0年代其他文學獎的得獎作品更是無法計數。可以說五0年代透過這些文藝機制,生產了一部又一部時代的經典作品。
但是,這些作品今天留下了多少?在我們所熟知的五0年作品中,除了王藍《藍與黑》、潘人木《蓮漪表妹》、陳紀瀅《荻村傳》等較知名的之外,又記得多少?在大量的反共文學生產之後,竟沒有多少作品能不被歷史沖刷走而留名於文學史,實在是五0年代反共文學盛行的一大諷刺。
在五0年代的著名作品中,尚有一長篇是相當特殊的。在夏志清《中國現代文學史》、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等文學史著作中,姜貴的《旋風》是少數被肯定的五0年代小說。這部小說在五0年代根本不算出版,更不用說獲得任何文學獎項的肯定,但卻是夏、葉等人認為較為優秀、比較不「八股」的反共作品。《旋風》在1952年完筆,1957年方由作者自費出版,因坊間有同名書,改名《今檮杌傳》,只出版五百本,其中贈送給胡適一本,而致引起文壇注意。1959年再改回原名《旋風》出版。此後雖幾次再版,但都沒有廣泛流通,終至絕版於市。然而經由胡適推薦,夏志清才得以看到此書,將之寫入《中國現代文學史》中,不致讓此書從歷史中消失。1999年三月聯合報主辦的「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中,《旋風》列入台灣文學經典書單中,並且同年九月九歌出版社重新出版了這部小說,這才讓《旋風》有了一個更為清楚的文學史定位。
何以在五0年代所建立的「經典」在後代多被遺忘,而當年不受重視的《旋風》卻在後世的史家筆下被予以「經典化」呢?
《旋風》跟當時的大多數小說主題一樣,都是對共產黨的描寫並提出批判,但是這部小說並不只是一味地醜化共產黨,而是將共產黨的發跡,與中國社會的腐敗連接在一起。正如作者〈自序〉所言:
本書,從一個大姓家族的衰微和沒落,寫出那一個時期的社會病態。而此種病態,正是共產黨的溫床,它由此鑽隙而出。
而其弦外之音卻是,非共產黨人與共產黨人是一樣腐敗的,整個社會(而非僅是共產黨)的道德混亂正是共產黨得以壯大的溫床。葉石濤在《台灣文學史綱》中認為:
《旋風》的所以在眾多反共小說中脫穎而出,並不只是靠描寫土共的生長和衰亡過程的刻劃入微,而是他著力描寫傳統封建制度的腐敗和墮落。如果沒有這社會制度腐爛的溫床,共產主義自然也無從萌芽了。
也因此,《旋風》的寫作必然無法獲得當權者的欣賞,因為在那個反共國策優於一切的年代,這種「扯自己後腿」的思想是難以被接受的。但也正是如此,使得《旋風》有著異於同時代作品的意義,正好反映出「反共文學典範」的盲點。所謂的「反共文學典範」不過也只是由反共國策與官方文藝體制所建立起的反共文藝霸權,強力形塑出來的範式,用以架空台灣現實,造成對台灣文學的權力支配。如此生產出來的文學作品,雖能成為一時的經典,終於逃不過歷史的檢驗,只留下極少的優秀作品。而不被當時所接受的文學作品,也可能在時空轉換之後,成為一個時代的傷痕見證。《旋風》顯然不是一部被反共文藝論述所生產出來的作品,一如姜貴本人在當時的窮途潦倒,在整個反共文學生產的運動中缺席,正好可以說明五0年代將非官方文藝論述者極度邊緣化的權力支配是何等傲慢,而被生產出來的「反共文學典範」又是如何的脆弱不勘。
《旋風》是否為第一流的文學經典作品,尚留給後世檢驗。但它提醒了我們,任何典範、經典的形塑都不是純粹的,經典的形成固然是文學美學的展現,同時也是意識形態的操作,更是權力的運作結果。在不同時代所成形的文學經典固然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文學觀,更可能是政治權力的運作結果。「台灣文學」從正名到經典的形塑,處處都充滿了權力的你爭我奪;也因為台灣的「政治正確」總是不停轉換,始終未能出現一份較穩定的經典書單。我們當然不希望文學經典變成文學樣板,但更重要的是,台灣文學經典的討論與形塑不要再充滿過多政治權力的焦慮,無須隨著政治正確的取向來決定經典的位置,畢竟五0年代那個由意識形態來主導文學發展的時代,必須真正讓它遠去了。
(同時刊於《台灣文學研究》第一號。台北,富春出版社。200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