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23 17:45:24mayle
我們媒介了文學,還有什麼?──側寫「2007青年文學會議」
近十年來,有關台灣文學研究的學術會議一場接一場召開,也總是能吸引為數眾多的研究者與文學愛好者參與討論,實可說是國內學術界特殊而難得的現象,這不是台灣文學進入學院體制後的例行公式,每一場文學會議的召開,都在喚起人們對於文學的熱情和更為深刻的探究欲望。而跨越十年關頭,連續第十一屆召開的「青年文學會議」,更是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年度盛會。
「2007青年文學會議」承襲2006年度的模式,由國立台灣文學館與文訊雜誌社、台北市文化局共同合辦,在古典學術氣息濃厚的國家圖書館會議廳召開,年度會議主題為「台灣現當代文學媒介研究」。文學媒介研究,意味著指涉的研究題材跨出了文本與作家個論,與傳播學、媒體、文藝社會學、網際網路等領域相互跨界,這對既有且逐漸定型的台灣文學研究,是一次嚴肅且嚴苛的挑戰呢?或是一回嶄新視野的開啟呢?將是個有趣的命題。
在陽光和暖的十二月初,馬路對面牌樓下聚集著對於廣場爭議正反對立的雙方群眾,與夾雜著「留下歷史畫面」的觀光客與攝影者。台灣社會的多元既在社會力中呈現,也在這場會議的討論中被具體實踐。開場的專題演講,邀請資深媒體人楊仁烽談論「眼球革命──閱聽人潮的移動」,這命題本身就揭示了本次會議的主軸:文學不再只是閉門造車的專門學科,它必須關乎文學出版、媒體生態、網路發達……等社會脈動而有所回應有所調整,而這正是全體文學研究者所必然面對的真實課題,不容迴避。然而我所更關切的,是在場三百多位青年研究者,究竟要以何種姿態面對這新局勢?這個我們所屬的世代,要如何創造出屬於我們自己的研究新格局?
會議中所發表的18篇論文(包括15位台灣研究生、2位中國研究生及1位馬來西亞籍的留中研究生),命題皆能符合本次會議主題,綜觀來看,從以下三個角度切入「文學媒介」的論題:一、文學媒體,如報紙副刊、期刊等;二、語言文字與載體,如台語文書寫、詩語言、網路文學等;三、文學場域。所討論的範圍,自日治時期漢文學以降到戰後當代文學,再延伸至對網路文學的討論。論文主題既探討文學議題的內緣研究,也大量觸及文藝社會學及讀者接受論等外緣研究,恰恰呼應了專題演講中所談及的趨勢,看似紊亂,卻也是台灣當前文學研究必然的走向之一。
文學媒介該如果研究?或者,文學究竟該如何媒介給接受者/讀者?從這些論文中似乎可以發現,文學媒介既是一個載體,本身也參與了文學的建構與書寫,否則我們只需將這些媒體上刊載的文字篇章抽出討論即可,何必苦心剖析文學生產與文壇場域繁複的互涉關係?在多篇論文中,我們看到論述者仔細耙梳、量化統計,力求在文本分析之外另闢奚逕,其嘗試的本身即是可貴的。
除了發表論文之外,本年度會議安排兩場座談會,巧妙安排由學生與老師隔場對話,對談「我們在關心什麼?」(學生說)及「他們應該關心什麼?」(老師說),就現今台灣文學研究之趨勢與走向進行跨世代交流。這樣的設計在如此以青年研究者為主幹的會議中,顯得別具意義,正好呈現兩代之間對文學研究觀點的異與同。學生場由胡衍南教授主持,3位台灣研究生:曾秀萍、施俊州與楊佳嫺,及2位中國研究生:廖斌、章妮共同交談,這樣的安排也反差出兩地青年學者所關切的課題,都圍繞在對既有研究窠臼的極欲突破,而文學仍是最終信仰的根本,在此前提下,演譯各自的研究領域,碰撞與探索都成了這一代研究者無可迴避的必經之路。老師場由陳芳明教授主持,3位台灣教授:須文蔚、陳信元、應鳳凰,及2位中國教授:朱立立、計壁瑞共同與談,針對當前研究生所面臨的問題提出各自的觀察,特別在「理論焦慮」上,諸位教授都表達了憂慮與對研究生的建言,在「應該關心什麼」之前,先問「我為什麼要研究」,將研究由自我生命出發,才可能開展成功的文學研究。而這些研究生的困境,正是台灣與中國青年學生所面對的共同課題。
兩天的會議最後重頭戲為陳國偉教授的觀察報告「給下一個青年世代的備忘錄」後,陳國偉指出,探討「文學媒介」的過程中,研究者也再現了自身於「文本」與「論述」之間的媒介角色。然而本次會議的目的,除了提供研究生發表與探索的園地之外,不也是在媒介一個繽紛多元的嶄新的研究世代嗎?當我們跨越了文本與論述的界限,也跨越了領域與學科的藩籬,是否可以開始跨步迎接下一個研究新局的到來了呢?又將面臨何種不同的困境與挑戰?這些問題,等待我們這一輩的研究者共同去尋找答案。
2008.1.23
本文預計刊於《台灣文學館通訊》18期
「2007青年文學會議」承襲2006年度的模式,由國立台灣文學館與文訊雜誌社、台北市文化局共同合辦,在古典學術氣息濃厚的國家圖書館會議廳召開,年度會議主題為「台灣現當代文學媒介研究」。文學媒介研究,意味著指涉的研究題材跨出了文本與作家個論,與傳播學、媒體、文藝社會學、網際網路等領域相互跨界,這對既有且逐漸定型的台灣文學研究,是一次嚴肅且嚴苛的挑戰呢?或是一回嶄新視野的開啟呢?將是個有趣的命題。
在陽光和暖的十二月初,馬路對面牌樓下聚集著對於廣場爭議正反對立的雙方群眾,與夾雜著「留下歷史畫面」的觀光客與攝影者。台灣社會的多元既在社會力中呈現,也在這場會議的討論中被具體實踐。開場的專題演講,邀請資深媒體人楊仁烽談論「眼球革命──閱聽人潮的移動」,這命題本身就揭示了本次會議的主軸:文學不再只是閉門造車的專門學科,它必須關乎文學出版、媒體生態、網路發達……等社會脈動而有所回應有所調整,而這正是全體文學研究者所必然面對的真實課題,不容迴避。然而我所更關切的,是在場三百多位青年研究者,究竟要以何種姿態面對這新局勢?這個我們所屬的世代,要如何創造出屬於我們自己的研究新格局?
會議中所發表的18篇論文(包括15位台灣研究生、2位中國研究生及1位馬來西亞籍的留中研究生),命題皆能符合本次會議主題,綜觀來看,從以下三個角度切入「文學媒介」的論題:一、文學媒體,如報紙副刊、期刊等;二、語言文字與載體,如台語文書寫、詩語言、網路文學等;三、文學場域。所討論的範圍,自日治時期漢文學以降到戰後當代文學,再延伸至對網路文學的討論。論文主題既探討文學議題的內緣研究,也大量觸及文藝社會學及讀者接受論等外緣研究,恰恰呼應了專題演講中所談及的趨勢,看似紊亂,卻也是台灣當前文學研究必然的走向之一。
文學媒介該如果研究?或者,文學究竟該如何媒介給接受者/讀者?從這些論文中似乎可以發現,文學媒介既是一個載體,本身也參與了文學的建構與書寫,否則我們只需將這些媒體上刊載的文字篇章抽出討論即可,何必苦心剖析文學生產與文壇場域繁複的互涉關係?在多篇論文中,我們看到論述者仔細耙梳、量化統計,力求在文本分析之外另闢奚逕,其嘗試的本身即是可貴的。
除了發表論文之外,本年度會議安排兩場座談會,巧妙安排由學生與老師隔場對話,對談「我們在關心什麼?」(學生說)及「他們應該關心什麼?」(老師說),就現今台灣文學研究之趨勢與走向進行跨世代交流。這樣的設計在如此以青年研究者為主幹的會議中,顯得別具意義,正好呈現兩代之間對文學研究觀點的異與同。學生場由胡衍南教授主持,3位台灣研究生:曾秀萍、施俊州與楊佳嫺,及2位中國研究生:廖斌、章妮共同交談,這樣的安排也反差出兩地青年學者所關切的課題,都圍繞在對既有研究窠臼的極欲突破,而文學仍是最終信仰的根本,在此前提下,演譯各自的研究領域,碰撞與探索都成了這一代研究者無可迴避的必經之路。老師場由陳芳明教授主持,3位台灣教授:須文蔚、陳信元、應鳳凰,及2位中國教授:朱立立、計壁瑞共同與談,針對當前研究生所面臨的問題提出各自的觀察,特別在「理論焦慮」上,諸位教授都表達了憂慮與對研究生的建言,在「應該關心什麼」之前,先問「我為什麼要研究」,將研究由自我生命出發,才可能開展成功的文學研究。而這些研究生的困境,正是台灣與中國青年學生所面對的共同課題。
兩天的會議最後重頭戲為陳國偉教授的觀察報告「給下一個青年世代的備忘錄」後,陳國偉指出,探討「文學媒介」的過程中,研究者也再現了自身於「文本」與「論述」之間的媒介角色。然而本次會議的目的,除了提供研究生發表與探索的園地之外,不也是在媒介一個繽紛多元的嶄新的研究世代嗎?當我們跨越了文本與論述的界限,也跨越了領域與學科的藩籬,是否可以開始跨步迎接下一個研究新局的到來了呢?又將面臨何種不同的困境與挑戰?這些問題,等待我們這一輩的研究者共同去尋找答案。
2008.1.23
本文預計刊於《台灣文學館通訊》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