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圍城-當孫中山與丐幫混在一起…
每年,陳可辛都會搞出一部大片,去年是投名狀,今年則是十月圍城,陳可辛已成為繼杜琪峯之後,吸引影迷買票捧場的票房保證。今年陳可辛用八億重金打造十月圍城,標榜24小時連環追殺,60分鐘打戲無喘息,喜歡的朋友萬萬不可錯過。
國父革命的故事,在台港兩地的題材中是少有人投入的,在台灣的7年級生,我想會唱國歌,及知道國父是誰的可能已列為稀有動物,陳可辛敢用這樣的題材來拍片,除了獨到的眼光外,也需要十足的勇氣及自信,然而,陳可辛做得真的很好。
全片以國父到港的前四天開始進行鋪陳,義士聯盟和刺客聯盟各自串連,導演清楚帶出各聯盟重要人物的臉譜及角色,人人有角色,個個好發揮,卻又不歹戲拖棚,難怪能讓黎明甘扮丑角乞丐,謝霆鋒願演苦力挑夫,這應該也是這兩位天王從影以來最醜的一次演出。即便是劇中的大反派胡軍,導演也給予深刻的內心戲讓其發揮,並在臨死前的那一刻,還能謝師報國,讓人覺得壞到骨子的大反派也有赤膽忠心,讓人討厭不下去,實屬聰明。反正,這些人都不是重點,重點是藏鏡人-孫中山啦!
全片最大的討論議題在於革命是要拋頭顱灑熱血的,你是否願意為了一個理念,犧牲自己或家人的性命,以成就四萬萬人及下一代的幸福。答案是很難的,因為人是自私的,出錢不出命是大家願意的,但革命可能因為你一時的猶豫,下個被拖出去砍的就是你家人,因為大時代的兒女們,已不容置身事外。
於是,人們在革命的選項下做出了選擇,八義士選擇赴死以掩護國父;李玉堂選擇拋下身家性命以成就陳少白的大義;陳少白則在民族未來和朋友道義中難以決定。選擇,看是如此的簡單,但在進退以命換的當下,卻是如此的艱鉅,而卻也是很多大時代兒女的不得不。
所以,革命是自私的,因為革命是革吾人的命,以成就一人之志業。於是,革命是感人的,因為志士們甘願為了一個美夢而死去,不願醒來。革命更是我們每天都該做的,隨時革自己的命,才能讓我們更好。
十月圍城是一部很緊湊的片,片中的兄弟情義也許不如投明狀深刻,但節奏明快,人物鮮明,仍值得去看,也讓我們重新去思考一些問題,我想這是一年看一次陳可辛的片,都值得我們省思的。
也願大家更珍惜我們的國家,不管他叫甚麼名字,因為沒有國那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