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10 10:42:37麥斯林

《老派約會之必要》



曹丕的《典論‧論文》開宗明義: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無論是因為厚古薄今還是出於自負傲骨,文人間彼此輕視早已不是啥新鮮事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新書的出版量也多到爆炸

所謂作者亦如過江之鯽,但又有幾部著作值得細細一讀?

也許是因為這層緣故,我並不常買實體雜書

...

記得上回買的實體書,是兩年前王柏達的《民國100年大泡沫》

雖然書名聳動,但當初買它,有極大原因是出於其主張與我不謀而合

再加上作者流暢的文筆及有條理的圖說論述,

就像作者在自己面前報告著投影片似的,極具張力、說服力

果不其然,過沒多久,該書造成轟動

當時堂堂央行總裁彭淮南更急忙針對該書內容加以駁斥,

此間,若不是彭老太愛惜羽毛,那便是該書太具影響力了

姑且不論民國百年究竟有無大泡沫,不可否認的

該書中引導讀者思維的論證技巧,確實值得一讀

...

兩年後,幾個禮拜前我又買了一本雜書

那是在一次的因緣際會下,聽到了鄧慧文主持的電台節目

那天是在專訪李維菁,並介紹其新書《老派約會之必要》

聽兩個腦袋有料的女人對話,真是舒服

雖然相較之下李維菁的口條似乎不太好,省話,節奏也較慢,

但我能理解,其實她並非詞窮,其實她腦袋裡已經有數種可應對的答案

她只是需要時間去推敲更精準、更適當的字句

也或許她更習慣用文字來表達想法吧

節目中,鄧慧文興奮地讀出幾個她最喜歡的篇幅段落

那語調神情就像是小女孩在挑自己喜歡的洋裝

然後討論著那洋裝裙襬上的公主袖、荷葉邊...

總之,我聽完節目後就決定要買這本書了

...

因為我不要臉地自認為她的風格跟我很像

七分真實,三分虛假,或是七分虛假,三分真實

那種匆匆的開頭,悠悠的結尾

只留下濃濃的後勁與餘韻

只是她多了更多的文筆修飾與更多的揣摩角度

若真要形容該書的文章風格,

我會說它像流星

...

它像流星一樣

它原來不過是天外幾顆與隕石脫隊的碎石子、碎冰塊
 
冷酷的,毫無情感的,那是很生硬的宇宙現象,

只是它墮入大氣層,燃燒了起來,組成一幅少見而浪漫的畫面
 
它驀地出現在夜空的一端,
 
當你發現到它時,它早已飛馳了好一段距離
 
...

你眼力好,看得到它的火光及銀白色的尾巴
 
你還來不及呼朋引伴,它卻已消失在天際的另一端

是它已燃燒殆盡;是它被雲霧遮蔽;是它已飛到你眼力所不能及的遠方
 
但充其量,那也不過是幾秒鐘的事情
 
隔天,你開心地想昭告天下,說你昨晚看到了流星
 
別人問起你,流星長了個什麼樣?
 
你答不出個所以然來,你只記得那瞬間的興奮與光亮
 
以及它拖著的那令你回味無窮的長長尾巴
 
別人又問你,那你許了什麼願?
 
你說,事情來的太快了,你根本來不及思考

懊惱之餘你突然感到一陣空虛
 
你回到家,試著再次用力回想流星真正的樣子
 
想不起來,就是想不起來,直到你下次再見到流星的時候
 
...
 
她的文章,就像流星一樣

讀完,你不一定會得到些什麼

但絕對值得一讀


帽帽 2012-11-24 00:59:35

我在書展有看過呢..
貌似很有趣:)

版主回應
嗯~而且它的篇幅都很短,看的時候不會有壓力~ 2012-11-25 00:01:05
紅袖藏雲 2012-11-16 00:30:03

尋線過來
好文, 好地方
藏雲拜賞!!

版主回應
好說好說~ 2012-11-17 11: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