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23 12:24:09记忆*天书

吸引外資在馬上市.擴大海外投資機會

(吉隆坡訊)國家銀行今日(週三,21日)宣佈進一步放寬大馬的外匯管制,主要是讓大馬人進一步投資外幣資產,擴大更多海外投資機會。

同時,也吸引更多外資投資大馬和尋求在大馬上市,促進大馬資金市場的發展。


國行在《2006年國行年報》表示,進一步放寬措施可以加強大馬的競爭能力,因為放寬和取消大部份外匯管制,可以降低在大馬的經商成本、加強商業的交易和物流系統效益、提供更大程度的商業風險管理,同時也確保經濟和金融的穩定。

4月1日起生效

國行宣佈,外匯行政條例的進一步放寬,將從2007年4月1日起生效。新外匯管制放寬也是配合大馬逐步自由化的政策目標。

新措施取消大部份的大馬人投資外幣的限制,讓國人可以開設聯合外幣戶頭作任何用途,而不限於之前只用在教育和海外工作用途。

同時,大馬個人貸款進行外幣資產投資(包括在海外置產)的數額也獲得提高,從之前的每年10萬令吉大幅調高至100萬令吉。

大馬人本地交易
支付外幣限制取消

同時,大馬人在本地交易外幣金融產品,支付外幣的限制也全面取消。

國行總裁丹斯里潔蒂在公佈最新年報記者會上說:“大馬一直以來是根據經濟的表現檢討現有的外匯政策,為了加強大馬經濟表現,增加大馬競爭力和吸引力,國行過去幾年都在逐步的放寬和自由化我們的外匯管制。”

大馬是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實施資金和外匯管制,以防止大馬受過度的外來衝擊,傷害大馬的經濟和金融體系表現。

不過,在逐步放寬外匯管制下,馬幣已經在2005年7月脫鉤,而大部份的外匯管制也已經取消,目前只有馬幣在海外的自由交易還是受管制。

本地投資銀行可進行外幣業務

潔蒂說,國行會逐步放寬和取消外匯管制,但前提是必須確保經濟和金融表現的穩定不受影響。

進一步外匯放寬措施也放寬銀行交易外幣的範圍,其中本地投資銀行可以進行外幣業務,並取消執照銀行淨未交割外幣限制,從佔資本20%至全面放寬。

為了讓國人可有更多投資海外機會,所有單位信託、基金管理和保險公司可以投資海外的資金,從佔淨資產值的30%提高至50%。

本地公司的外幣貸款,包括發售外幣債券的數額從5000萬令吉提高至1億令吉,所籌措資金也可以在海外投資。投資外幣資產的馬幣貸款也從每年1000萬令吉提高至5000萬令吉。

外國人購買產業貸款限制取消

在吸引外資方面,外國人購買本地產業的貸款限制取消,之前只限3項產業貸款;同時取消外資金融機構的2億令吉透支限制、加速外資的的馬幣資產結算和取消納閩岸外銀行為非居民交易馬幣金融產品的限制。

國行也宣佈放寬在馬股主板的初次售股計劃(IPO)所籌措資金用途,所有外國和本地公司,在馬股主板初次售股所得,可以作海外投資用途,此舉是為了吸引更多優質的海內外公司尋求在馬股上市,促進馬股的發展。

放寬銀行外幣交易限制

國家銀行週三宣佈進一步放寬外匯管制,從4月1日起,所以大馬的投資銀行將可進行外幣業務,同時放寬和擴大執照銀行的外幣交易的範圍。

國行總裁丹斯里潔蒂說,為了提高本地投資銀行的競爭能力,以在區域,甚致全球有與國際投資銀行一較長短的能力,國行將允許本地投資銀行進行外幣業務,但前提必須經過嚴密的監管和檢討,確定投資銀行的能量與能力。

國行也宣佈取消執照銀行的淨未交割外幣限制,從之前佔銀行資本的20%至全面放寬。

這項放寬主要是銀行可以更綜合的資本結構監管條例防止外幣風險。

國行同時也取消居民所持有的外幣戶頭限制。這項限制撤消主要是為了加強國內銀行交易外幣的範圍和能力,同時支持促進大馬成為回教金融中心。

國行說,這三項措施放寬主要是讓銀行更伸縮性的進行外幣業務。

放寬外資投資馬幣資產限制

國家銀行宣佈放寬非居民在馬幣資產的投資,以進一步吸引外資,擴大馬幣資產和金融產品的投資者範圍,其中包括取消非居民購買本地產業的貸款限制,從之前的只限3項產業貸款放寬至無限制。

國行在《2006年國行年報》中說,根據之前的條例,非居民如果融資在本地建築或購買住宅或商業產業,最高只限3項產業貸款,從4月1日起,有關限制全面撤消。

為了促進大馬成為更好的投資據點,國行也宣佈進一步放寬外資證券行和托管銀行向國內銀行獲取馬幣透支便利的額度,以避免無意的延遲導致無法結算。

有關放寬包括取消之前2億令吉透支限制,以及擴大使用有關透支的範圍,至可通過即時電子基金和證券轉移和大馬股票交易所,結算其他馬幣工具。之前有關結算只限在馬股交易的股票。

透支便利期限不能超過兩個交易日

不過,有關透支還是有條件,有關透支不能作為融資用途,只限用在結算;以及有關透支便利期限不能超過兩個交易日,也不能滾期。

國行也同時允許國內執照銀行委任集團內的海外分行,加速為非居民結算馬幣資產。條件是有關海外分行只能和國內銀行進行直接交易、有關安排只限堅持承諾投資馬幣資產的非居民;同時,國內銀行必須全權負責和確保海外分行的運作是遵守所有條規、內部管制、程序以及文書處理。

為了加強納閩岸外銀行的角色和業務範圍,國行也從4月1日起取消納閩岸外銀行為非居民客戶交易馬幣金融產品的限制。

放寬大馬人投資外幣和海外投資

國家銀行週三宣佈,為了加強大馬人的投資機會,從4月1日,單位信託、基金管理公司、保險公司和回教保險公司可投資海外資產的限額,從之前佔淨資產值的30%進一步提高至50%。

國行說,單位信託可將淨資產值的50%投資在外幣資產;基金管理公司可從基金的50%投資在外幣資產,而保險和回教保險公司投資相關基金的50%淨資產值投資外幣資產。

根據《2006年國行年報》,為了降低商業成本、加強商業效益,以及促進大馬成為投資據點中心,國行放寬發行外幣債券、對衝的外匯管制。

國行增加本地機構的外幣貸款,可向國內銀行和外資的外幣貸款,以及在國內發售外幣債券的數額,從現有的5000萬令吉增加至1億令吉。

有關款項可作為本地用途,或用以作海外投資。

所有大馬人也可以全數對沖外幣貸款攤還。之前的條例下,對沖外幣貸款攤還只限24個月的貸款。

國行說,這項放寬可讓在大馬經商有更大的風險管理機制,如此一來可降低大馬受外圍衝擊的幅度。

放寬大馬人持有外幣戶口

國家銀行宣佈放寬大馬人開設和持有聯合外幣戶口的用途,從4月1日起,大馬人可開設和持有聯合外幣戶口作任何用途。

在這之前,大馬個人只允許持有聯合外幣戶口用在教育,或在海外工作用途。

為了加強大馬個人投資在外幣資產更具伸縮性,個人可在本地貸款馬幣以投資在外幣資產的數額,從之前的每年10萬令吉增加至100萬令吉。

至於機構方面,大馬機構可在本地貸款馬幣,以投資在外幣資產的額度從之前的每年1000萬令吉提高至5000萬令吉。

國行也允許本地機構借出外幣,來自海外股票交易所上市所籌措的資金給其他本地機構,不過必須是大馬同集團內的公司。

居民交易在本地的外幣金融產品,支付外幣的限制全面取消。

推動資金市場發展

國家銀行為了促進大馬資金市場的發展,吸引更多優質上市公司,以及促進與其他股市的聯系,宣佈從4月1日起放寬在大馬股票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初次售股計劃(IPO)資金用途,外國和本地公司可使用所籌措資金在海外進行投資。

國行在《2006年國行年報》中表示,在新外匯行政放寬條例下,允許外國機構在大馬股票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初次售股計劃所籌措資金,在海外使用。

此舉將有助吸引更多外國公司前來馬股主板尋求上市。

同時,國行也允許本地公司在大馬股票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初次售股計劃所籌措的資金,用在海外投資用途。

國行說,這項新措施主要是支持大馬擴大和吸引更多優質上市公司的倡議,提供投資者多元化的投資選擇,同時也促進馬股和其他股市之間的跨國聯系。

★進一步放寬外匯管制重點:

配合自由化政策和加強投資和商業競爭力,國行從4月1日起進一步放寬現有外匯管制;
大馬人可開設和持有聯合外幣戶頭作任何用途,之前只限於教育和海外工作用途;
大馬個人每年可貸款馬幣作外幣資產投資數額從10萬令吉提高至100萬令吉;
大馬人在本地的外幣金融產品交易,支付外幣的限制全面取消;
單位信託、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險及回教保險公司,可投資海外資金從現有佔淨資產的30%提高至50%;
海外和本地公司在大馬股票交易所主板上市,初次售股計劃(IPO)所籌措的資金可用在海外投資用途;
本地投資銀行可進行外幣業務;
本地執照銀行的外幣交易範圍擴大,取消之前的淨未交割外幣限制,之前只限佔資本的20%;
取消大馬居民所持有的外幣戶口限制;
取消非居民(外國人)購買本地產業的貸款限制,之前只限3項產業貸款;
取消外資証券行和托管銀行的2億令吉馬幣透支便利限制;
國內執照銀行可委任海外分行加速非居民的馬幣資產結算;
取消納閩岸外銀行為非居民交易馬幣金融產品限制;
提高本地公司的外幣貸款,包括發售外幣債券數額從5000萬令吉提高至1億令吉,有關資金可用作海外投資;
大馬人可以全數對沖外幣貸款攤還,之前只限24 個月的貸款;
本地公司允許借出外幣,海外上市所籌措資金給同屬大馬集團內的其他大馬公司。

★《2006年國行年報》重點:

今年經濟成長預料達6%;
所有領域,包括製造、服務、礦業、農業和建築都取得正成長;
今年通膨率預估為2至2.5%;
今年淨存款率保持正面;
如無任何意外,今年利率將保持在現有的3.5%;
馬幣脫鉤以來兌美元升值8%,馬幣走勢繼續由市場驅動;
大馬國民儲蓄率佔國民生產總值的38.1%;
失業率料企於3.4至3.5%;
外資在銀行持股頂限為30%,在回教銀行持股頂限為49%;
國行的貨幣和財政政策主要是保持經濟和金融體系的穩定,加強國家競爭力,降低受外來衝擊影響;
大馬銀行體系截至2006年的扣稅前盈利為129億6000萬令吉;
銀行體系2006年總資產達2.09兆令吉,或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