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16 21:23:25mavis’呆

我們總是不斷學習生與死的課題。

 
 
 
 
 
我們總是不斷學習生與死的課題。
甚麼時候能夠真的學會實在說不準。
也或許,一直到自己離開的那天,這課題才算真的結束。

===================================================

在他的守夜禮上,教堂點著微微燈光,十幾個人分散坐著為他的往生祈禱。
在分享的時刻,一位中年婦人緩緩道出她的故事與我們分享

她與她的先生一直是恩愛的一對,他對她的照顧無微不至,
她時常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太太,他對她的好,她實在找不到最好的詞來形容,
只是頻頻的說著他真的很好,真的很好。

就在幾年前,他陪著她一如往常的到家樂福購物,突然間,他昏倒在地。
緊急送醫急救,醫生說必須馬上開刀,她別無選擇,
只能靜靜的坐在手術室外,不間斷的求上主保佑她的老公,
請求祂不要將這個在世界上最愛她且對她最重要的男人走。
直到過了十二個小時,醫生從手術房走出來告知她手術成功
這十二個小時對她來說無疑是種煎熬,她不放棄,而他也沒放棄。

就在聽到手術成功後的三分鐘,護士從手術房衝出來緊張兮兮的要醫生再進去,
原來是護士小姐術後打錯針,又讓他再一次陷入嚴重昏迷。上帝跟她開了第一個玩笑。

這時的她實在像是從天堂掉入地獄一般,唯一能做的還是祈禱。
她向上主再一次懇求,甚至願意折自己的壽來換取他的生命
又過了幾小時,醫生走了出來告訴她手術成功,她真的很欣慰很感動。

過了幾天,卻又因為護士小姐的疏失,導致他第二次陷入昏迷。上帝跟她開了第二個玩笑。
她還是一樣只能坐在手術室外祈禱,
這次她告訴上主:
如果上主真的要帶走他,那我的要求不多,
只求上主至少能再給我一年半的時間好好來照顧他。

這次他做了切片,手術過了幾小時後很慶幸的成功了。
但他必須住在醫院,靠著機器活著,
若病人的呼吸異常或有異物卡住等情況,這機器會發出嗶嗶嗶的聲音來告知照顧他的人。
當然,是她在床邊不眠不休的照顧著他。

直到某天夜裡,她睡在他的床邊,他的管線流滿了血液,機器卻沒有發出任何聲響,
等到她醒來發現的時候,他已經無法急救,那時剛好是她照顧他的一年半。
她很自責,但她後來選擇感謝上主多給她的這一年半。
她很努力讓自己慢慢習慣已經失去老公的生活。

大約過了一年,她接到她兒子的朋友打來的電話,
電話那頭告訴她:妳的兒子從十六樓的住處摔下來,走了。
她再次崩潰了。上帝跟她開了第三個玩笑。

她急忙的支身到台北處理兒子的事,細節沒有交代,
只說明必須在四天內處理完成,時間很趕,
趕得讓她幾乎沒有辦法處理接受兒子離開的心情。

『連續兩年,我失去了摯愛的丈夫與兒子,那種痛,我想沒有人會明白。
但我必須堅強的活著,即使我只有一個人。』

===================================================

我們都失去過甚麼,對我們來說失去有輕有重,
常常我們會陷入一種迷團,認為這世界沒有人懂得自己失去的對自己而言有多重要,
認為自己才是最深最痛苦的受害者,但實際上比我們承受更痛苦的卻大有人在。

上主給我們的苦,一定是我們所承受的了的。
端看你從這痛苦中,是否領悟到祂所傳達的。

在他離開的那一年,我很自責也很痛苦,但我明白祂告訴我的。
只是不免會想,這領悟的代價太大。

於是我開始領悟"分享",如果自己的故事能夠幫助一個人,那就做吧!!
即使那會讓你每說一次就痛哭流涕一次,如果對人有助益,何樂而不為。




 

mavis'呆

真夏 2010-05-17 03:35:00

不過度擴大心裡的悲,
才不至於把這悲傷又轉嫁到其他人身上。

版主回應
沒有錯,就是這樣。

但這值得學習。
2010-10-09 12:2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