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7-24 09:51:03卡丹札蕾雪

【日本˙藝術】日本傳統文化小談--戲劇

左圖:世界無形遺產日本能面

說明:誕生於十四、五世紀的「能樂」,去年十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日本唯一的世界無形遺產。最大的特色在於各種巧奪天工的面具,表現對自然和人事物的東洋式幽玄之美。

資料來源--大紀元:http://www.dajiyuan.com

=========================================================================
日本的戲曲劇藝已發展了一千多年,其中以雅樂、能與狂言、文樂及歌舞伎為四大舞台藝術。它們大都揉合了日本本土的舞曲和大陸傳入的劇藝。

(一)雅樂:日本的奈良時代官廷正式成立雅樂寮,將中國傳入的唐樂和朝鮮半島傳入的高麗樂配合日本自古形成的神樂,形成「雅樂」。時至今日,日本皇宮內廳依然擁有演奏雅樂的樂部,其次一些神宮亦設有雅樂團在節目演出。

雅樂純粹樂器演奏的「管弦」項目,或伴以舞蹈的「舞樂」項目。樂曲亦保持演奏千多年前宮廷的古典音樂。至於舞樂則是雅樂的重心所在。舞樂方面根據其出處分為兩個系統。以中國系統的唐樂伴奏稱為「左方」,以朝鮮系統的高麗樂伴奏稱為「右方」。

雅樂面具的表情比較誇張,甚至超現實,通常還帶有一定的宗教含義。

(二)「能」及「狂言」:「能」與「狂言」同出一源,在日本的奈良時代,當時中國唐朝的散曲、魔術、雜技、相聲等民間藝術傳入日本,盛行一時。至平安時代(794~1192)滑稽有趣的刻目成為主流,形成「猿樂」。至鎌倉時代(1192~1300),猿樂表演者組成 「座」作集團性演出,而表現形式則分裂成兩大類型,其一是對話形式的輕鬆戲劇,是為「狂言」的前身;而另一方面則形成內容較嚴肅的歌舞劇稱為「猿樂能」,日後便發展成為「能」劇。

正式的能刻包括有「上」、「破」、「急」三部份,「上」是為序曲,亦稱讚「神能」,要是一些有祝福含義的劇目。第二至第四節稱為「破」,是高潮部份。能劇的主角稱為「仕手」,某些劇目正副主角各自有其助手協助演出。通常「仕手」及其助手是代表神鬼或靈界等超自然的人物角色。而其助手則是代表現世的人 ,仕手在絕大部份情況下會帶上面具演出,其助手只在扮演女角時才帶面具。

日本演劇藝術分為六個階段:第(一)階段以崇拜太陽等自然現象,歌頌設想中的神或精靈以祈求豐收與平安。第(二)階段,日本形成「伎樂」、「舞樂」、「散樂」等,後期再冼鍊成宮廷貴族的「雅樂」。第(三)階段,建立「猿樂」和「田樂」。第(四)階段, 確立和奠定了「能劇」藝術。第(五)階段,「能」和「狂言」由上層社會所壟斷,衍生出更具庶民特色的「文樂」和「歌舞伎」。明治維新以後進入第(六)階段,各式新型戲劇電影日本演藝發展上續放異采。

(三)文樂:「文樂」原被稱為「人形淨王留璃」,是具有日本特色的木偶戲。這種木偶戲由三組表演者構成。首先是一位稱為「太夫」的表示劇目的情節對白唱出來。其次是由一位樂師奏三味線作伴奏。最後是繰縱木偶的三位表演者。起初是用日本琵琶伴奏,由失日的琵琶演奏師以吟唱形式說故事,後來三味線由中國朝鮮大陸經沖繩傳入日本中土,成為人形淨王留璃主流。

至於木偶(日本人叫人形)則由頭、身、手、足四部份組成。木偶的操縱則由三位表演者負責。「主遣」是以左手繰縱木偶的頭部的移動及眼、眉毛及口部的活動,用右手繰縱木偶的右手,是木偶演出的靈魂所在。其次是「左遣」,負責繰縱木偶的左手,以配合其頭部的移動。第二位「足遣」則專責足部的移動。一個木偶的操縱一定要三個人有完美的配合才能令其動作自然,栩栩如生。

(四)歌舞伎:歌舞伎最初江戶被稱為「歌舞伎」或「傾奇」,意味是流行前衛的新風格。但這類歌舞伎以官能演出為本位,幕府為避免引起風化問題,於1629年全面禁止女性藝人演出,令其後二百多年間女藝人絕跡於日本舞台。

在「女歌舞伎」被禁絕後,代之而起的是「若家歌舞伎」是由美少年主演,這亦以官能本位歌舞為主,性別錯亂的演出對社會做成的弊害更大。幕府於1652年再度發出禁令,以致歌舞伎一時無法演出。直至1653年在有附加條件的情形下,才獲准再度演出。其後於1664年由於有多幕戲劇的演出,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道「拉幕」,其後歌為了擴大舞台面積,而且和能劇相像的露天劇場也全部加了上蓋,甚至增建至二層,變成歌舞伎獨特的舞台。在此同時,「人形淨王留璃」已經成熟,歌舞伎退局次位。這創立出表現男性勇氣、剛猛的「荒事」,表現愛情故事中男性溫柔的一面的「和事」及女角色的「女方」等重要表演技巧。在人形淨王留璃於十七世紀中期間開始衰落的時候,歌舞伎便取代其地位1758年,並木正三發明了旋轉舞台,更進一步促進歌舞伎的發展。此全盛時期至1840年,至1966年國立劇場設立後,它作為日本傳統主要演刻之一,再度回復生命力。

歌舞伎的演出藝術方面有下列特色:首先歌舞伎乃源自歌舞兼且集文樂、能劇等之大成。故其伴奏與其他傳統劇藝既一脈相承又別具風格。有一種「拍子板」在劇情的高潮或開幕、閉幕時擊出清脆響聲,和那黑、墨綠和燈色的大幕已成為歌舞伎的「標誌」。而男扮女裝的角色稱為「女形」或是「女方」,演員要從鬚眉大漢化作弱質女流,除了化妝,服飾考究外,如何模仿女性的舉止顰笑更為困難,故此演繹「女形」更成一門特殊藝術。此外歌舞伎在演出時,常在劇情的高潮部份,動作凝止擺出姿態造型,稱為「見得」。而且服飾因受能影響,色彩絢爛;再加上有時候隨劇情需要,演員會在一瞬間改換服飾甚至化仙變妖,予觀眾以視察的最佳樂趣。

能劇

NOH(能劇)這種日本古老表演劇藝和日本傳統的「歌舞伎」在政府和民間團體的支持下,一直持續至今。

「梅若研能會」是日本對能劇最有研究的一個機構,是能劇界最受推崇的能劇團。它與能劇的淵源可以追溯到一四一六年。當年一個能劇演唱叫梅若擔任主角。他極得到當時的太上天皇的眷顧,為他們建造一個舞台。該團的領導人是若萬紀夫,是梅若家族的第十三代傳人。

在十四及十五世紀日的日本「室町時代」(1331-----1573),由日本的觀阿彌(1333-----1384)和世阿彌(1364-----1443)父子創立這種傳統劇藝 。

劇中主角名叫「仕手」;還有一個人物叫「間」,他在劇中穿插,解釋劇情大綱或複述故事內容;這個角色都常由「言」或諧角扮演。另外有一隊約八人的合唱團------「地謠」則用詩文唱頌劇中對戲劇化及感人的情節。

「地謠」用的音樂以文字為樂。樂器則有小鼓、大鼓和笛,有時加上一個太鼓作配,樂師會用他們的呼吸聲,而鼓手則邊敲邊喊來控制速度。這種伴奏名為「雜子」。舞台方面,後方是樂師們坐的地方,「地謠」則在觀眾席的右方。而後台的「鏡間」是供主角帶「面」用的。舞台中央後面常見一棵畫在木皮上的歪扭的「松」,象徵著神居的地方。

標準的劇目大概有二百至二百五十個。它們都是以主題分類。第一類是描寫神的「神能」;我二類是戰爭悲劇「修羅物」;第三類是以女性為中心的「現在物」;第五類是關於另一世界的人過訪人間的「切能」;除了上述的種類外,還有在新年上演的「翁」。

主角靜止時表示他在沉思,或因驚訝或哀傷而令他喘不過氣來。以靜止作為感情變換的一種技巧,是「能劇」先進之一

資料來源:http://studweb.tsshs.tpc.edu.tw/ohiyo/戲劇.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