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29 15:10:46妙樂

最上乘論:

『坐禪』時,或見一切善惡境界,或入青黃赤白諸三昧(禪定),或見身出大光明或見如來身相,或見種種變化。但知攝心莫著,並皆空妄想之見也。

李瑞烈老師之修真錄:

禪性真空,內如木石不動不搖。不為七情動,不為八風搖。外如虛空不塞不礙,能容納萬物色相。不拒一切法,不著相不著空名為真空。

佛在金剛經中也說過: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離一切諸相,是名諸佛

末學善相勸勉同行善知識:行者當自惕勵,勿為魔(磨)考所著(濁),未得謂得,則離道愈遠矣!

中庸第一章: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接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乃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之不二佛性(覺性),亦如儒家所言之『致良知也』。

修真錄:

道家云:大道無情者,非無情感之謂也。人無情感則如木石之類,是執空也。

問:道家云大道無情者何?

答:當喜而喜,喜而不過其常度;當怒而怒,以慈愛之心言之苦切;當哀而哀,哀而不傷其心;當懼而懼,常存戒懼心,而無有恐懼心;當愛而愛,吝嗇於奢侈,而不吝嗇於善;當惡而惡,惡而發四無量心,憐憫感化他;當欲而欲,欲功果而不欲名利也。

加註:此地所言欲功果者,乃菩薩為救度一切眾生,而發廣大誓願成等正覺,而非為自己之了脫利樂也!此乃謂之不取、不捨、不染、不濁、無著也
怪阿伯 2007-04-30 21:09:40

哇~~
好多人拍油桐花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