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16 15:04:52妙樂

老師的心經閱讀心得報告[G]

後面又說: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你為什麼有此感受?因你的生命的特性,後面真正生命的特性有被某種「垢」染著,所以你展現出來就容易有感受。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為價值觀念的人,當他外面不很成功的時候,他的感受就「下沉」;當他外面很有成就的時候,他的感受就顯得「意氣風發」。所以他的感受是「反映」他的本性是被什麼東西「遮住」了。他反應出來這個受想行識亦是空的反應。當我們去「觀照」的時候,我們是從「有為法」去「觀照」的,可是剛開始的時候,不像菩薩的:一切有為法註三,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菩薩是把它看成「如夢幻泡影」。可是我們卻以為它是真有,就依著那「有為法」的變化,而心情就隨之起伏,你的色〈即:外相、氣色、行為、動作、言語…〉就鈍了。感受高興的時候,外相就很好,所以就落在「某人氣色如何?」的層次,而常以外相來論人。這可不可以?這是可以的。因為,起初的「觀」,就是「觀」這個外相。然後慢慢的他會發覺他的「察覺能力」越來越強,他可能有一天突然自己發現,或從善知識多聽一些佛法,曉得這些條件不會永遠恆久存在,所以他就有「如夢幻泡影」觀念的建立。他慢慢就解開了…解開了,慢慢的能夠去進一步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你看本來認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現在以不一樣的層次在「觀」,繼續「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