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講古(六)裹粽-包粽子/陳高志
端午節快到了,來一段應景的小文章吧。
「裹粽」馬祖方言說ㄍㄨㄛㄧ ㄗㄜㄩㄣˇ(kuoi44 tsɔyŋ21),這個音,實在無法用國語注音符號來標注,只好將國際音標附在後面。好在它是大家都會說的詞彙。「裹」的聲調是上聲,因為受下字的影響而變讀陰平。粽的本字是「糉」,此地是用俗體字。在台灣,聯考前夕考生會包粽子、吃粽子、喝包種茶,因為取其諧音(包ㄓㄨㄥˋ),至於烏龍茶能免則免。我們馬祖的傳統粽子是三角形的,台灣的朋友都說是甜筒粽。包粽子是有技巧的,既不能太緊,也不能太鬆,否則蒸過以後會變形的。老人家對年輕小姐穿緊身牛仔褲,把一堆肉擠在褲子外面,走路或上下樓梯如機器人,此時會嘲諷說「跟裹粽略」(意思是:有一點像包粽子)。
粽子的大小會因不同地區而異,名稱也會不同。古代有人稱之為「裹蒸」。《南齊書‧明帝紀》曾記載說:「太官進御食有裹蒸,帝曰:『我食此不盡,可四破之,餘充晚食。』」它的意思是說:這粽子太大了,我吃不完,可將它分成四等份,吃不完的留到晚餐再吃。從文獻來看這顆粽子一定很大。但是,也有可能是皇帝老爺身體太差,飯量變小了。因為古人把飯量大小視作身體是否健康的指標。辛棄疾不是有「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詞句嗎?
由歷史看來,齊明帝根本就是
有其父必有其子,他的大兒子因殘疾被黜,由次子即位,此人名蕭寶卷,他是集
聽太多屈原的故事,今天就為大家換一個口味。希望大家會喜歡。祝大家端節快樂,重五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