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6-15 20:21:01招潮人

雨季的聲響=在馬祖聽到的音樂/雪泥

雨季的聲響=在馬祖聽到的音樂/文:雪泥2003/6/12


強烈的冷氣團總是先到馬祖以後,再轉進臺灣,冬天最佳的消遣活動除了聚餐、喝點小酒之外,聽聽音樂特別適宜於此。記得自己是從民國七十二年左右開始購買卡帶的,那時最常聽的是美國搖滾歌曲,當時正好是麥可傑克森與瑪丹娜大行其道的時光,余光先生更是在如此情況下辦余光音樂雜誌、主持閃亮的節奏節目,隨之臺灣的西洋流行音樂與國語流行音樂市場蓬勃發展,在那時我們也在高中的同儕甚至是老師那裡,了解了什麼是木匠兄妹、洛史都華、寵物男孩、萊諾利奇、阿帕合唱團……。
 記得總是在課業壓力最大的時候,放著最吵的重金屬音樂--邦喬飛合唱團與槍與玫瑰合唱團,聲音似乎要放得大聲點才能疏解課業的繁重、戰地政務的年代,如果沒有阿兵哥這群時尚的追求者,以馬祖這麼少的原住人口,不可能會在末期時引進非常多的視聽音樂的各種軟硬體,直到現在我仍印象深刻的保留了,林慶官先生在新街放美國戰爭影片時片中坦克車發出的各種巨大聲響。國中小的音樂課相信大家都還記得一些,『快樂頌』、『卡布里島』、『在那銀色月光下』這些藝術歌曲,對現今四十歲上下的都應哼唱過,現在的音樂課本的歌曲也多類似,但也加入了本土性的台灣歌謠,如『望春風』、『天黑黑』等,中正國小的音樂課由謝志勇校長的夫人來上,當時尤於要練習合唱,以參加四月份教孝月才藝比賽,經常留校練習,指定曲『春郊』那更是一練再練。
 國中的音樂課難度頗高,謝志勇校長教授著專門的樂理,非常的認真且投入,然而我在音樂課上聽不太懂,再加上成為樂隊的儲備人員時吹薩克風斯風跟不上進度,因此對正規的古典音樂有了較大的隔閡,但上了高中後,對藝術知識的提升,了解音樂對人生的價值,開始了欣賞古典與流行音樂,整體而言對音樂的技巧在這個時期是沒什麼提升的,但欣賞音樂活動卻頗喜愛。民國八十年左右我在國家音樂廳欣賞到蝴蝶夫人歌劇與輕歌劇,那時欣賞人口已建立起來,特別是學生的欣賞人口,國內的音樂學系還會舉辦音樂巡迴表演,例如八十年左右我即聽過國立台北藝術學院表演過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因為班上的同學有許多校友唸這所學校,當時我們還在藝術學院的舊校區,還臨時性的請主修豎琴的朋友,演奏了幾首,真是至今記憶深刻的浪漫琴事,藝術學院的草地亭子營造出一種特別的氣氛,可能受了這些活動的影響,回馬工作後就自然會聽些古典樂吧!
 留戀在大順唱片行,想必是很多人都曾發生過,八十五年左右,台灣自行合作發行笛卡中文版古典音樂選輯,而EMI公司則將英文版的古典音樂經選擇後,加上了中文說明推向市場,二家公司在市場上競爭激烈,然而在民國八十年左右滾石唱片早以低價位開始進軍市場,個人最早收集的是英國笛卡中文版的交響樂,總是有喜歡就收,沒有則作罷,而電影電視的宣傳下,如馬友友的演奏『巴哈無伴奏大提琴曲集』這種本為冷門的作曲,也受到市場的暢銷,同時期如卡拉揚指揮的交響曲,慕特的小提琴、夏漢的小提琴、乃至現今李雲迪的『蕭邦鋼琴曲集』,可見聽眾是需要資訊的,交響曲對沒有受過正規音樂教育的人,畢竟需求性不高,多半個人在寫作時多以輕古典為主,近年特別喜歡維瓦第的協奏曲,特別是夜上的時候聽,音樂產生巴洛克式華麗永恆的感受、大學時就曾很喜歡莫札特的小夜曲,文藝工作者可能要在晚上思考,但多又害怕寂寞的原故,聽這二者最好。
 貝多芬的音樂最像工作,極賦邏輯性,書讀不好的人,如果多聽,可以增進你的耐力與思考力,布拉姆斯與拉威爾的音樂富有戲劇性,古典樂真會聽的話,真是趣味無窮,好處多多。假設古典樂是天堂高雅,而流行樂則是俗世粗曠,『音樂時代』雜誌倒了後,國內的古典樂市場略有下滑,而周杰倫式的RAP風盛行,美國的主流流行樂更是粗俗到不行,阿姆的音樂裡,沒幾句就伴著一句髒話,倒不是說音樂已死,而是在後現代時期的結構,如何讓音樂市場體質健全,將視大眾如何做,如何看待「音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