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15 01:04:18King Cobra

蛇洄 - 【久違了曼谷】右岸涅槃

好吧,最終還是得有一篇文章作個結尾;其實三天兩夜的曼谷行有這麼多篇遊記冒出來,也是挺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

不過,遊記是永遠寫不盡的,不知道何時,也許因為某種流光飛逝的觸動,又會有過往痕跡隱隱約約,這也是旅行永遠吸引我的地方

好吧,那就從搭船回到昭批耶河的右岸說起吧

因為知道這區有皇宮、玉佛寺、臥佛寺等等著名觀光景點,我其實也沒想太多,過了馬路就沿著圍牆走,看到遊覽車跟觀光客就跟者走進去了,我一直以為我的路線是前往皇宮的

等到進了門才似乎發現跟四年前的印象不太一樣,右手邊一棟不太起眼的建築有著斑駁的解說牌,還有英文流利的解說員,偷偷聽了一下才知道我到的其實是臥佛寺

(以下文章取自http://www.rthk.org.hk/elearning/travel/06_01.htm
涅槃寺(Wat Po,或稱Wat Chetuphon),又名臥佛寺,或菩提寺,是全曼谷最古老的廟,也是全泰國最大的廟宇,建於十六世紀的艾猶他亞(Ayutthya)時代,公元一七九三年拉瑪一世下令重建,為時八年,但十三年後,拉瑪三世又下令重修,把大雄寶殿、方位殿及講經樓拆了重建,再加蓋兩座塔及臥佛殿,用十七年時間才完成,到拉瑪四世時再添一座塔,便持續到今日。

涅槃寺以臥佛殿最有名,其臥佛長四十六米,高十五米,以漆磚、灰泥及金箔做成,腳掌上有珍珠母及佛陀符號作裝飾。據說臥佛能使家庭和睦,以及不育夫婦生兒育女。
寺中有九十九座中國風格的佛塔,其中最大的是四王塔,分成二排,一排三座,一排一座。四座塔以碎磁盤裝飾。

據說當年大城(艾猶他亞)淪陷時,其中一個佛寺的主佛像,其外層是純金打造,所以緬軍用火燒烤以剝取黃金。拉瑪一世時將這尊歷盡滄桑,難以復原的佛像搬到曼谷涅槃寺,並蓋建了佛塔來安置。
拉瑪三世時建了兩座佛塔,和一世建的塔連成一排,靠近臥佛寺的那座是建給拉瑪二世的,另一座則建給自己。拉瑪四世時建了第二排的塔。

涅槃寺內又有許多各式各樣的壓艙石,是十九世紀時中國商人載貨到中國貿易,回程時因為貨品較少,所以便載了一些雕刻精美的壓艙石回來,獻給拉瑪三世。這些壓艙石包括有中國的門神、戴著高帽子的外國人、動物、怪物,還有雕刻細緻的七寶塔等。
寺內的大雄寶殿有兩重迴廊,殿內供奉一尊青銅佛像,拉瑪一世的靈骨便放在佛座下,佛座前有一套由十一張大小桌子組成的供桌,刻工精細,成為後來製做供桌的藍本。最值得欣賞的是八扇鑲嵌貝殼的殿門,皆出自第三世時一流工匠之手。殿外的圍欄上也共有一百五十四幅浮雕圖案講述神話故事。

涅槃寺有些景觀,為其他佛寺所無,與兩位泰王,拉瑪一世與拉瑪三世有關,值得一談。

拉瑪一世可說是佛像保留的大功臣,他從大城遺址中解救出一千二百多個雕像,目前有六百八十九座放在涅槃寺中,其中大部分都沿著大雄寶殿外兩層走廊擺放,或放在塔頂。這些都是第一世王時代自泰北搜集回來的銅鑄坐式古佛。

事實上,泰國早在素可泰王朝的藍甘杏大帝統治期間,就已視佛教為主要宗教:到了其孫子利泰大帝在位時,佛教的發展更有了輝煌的成就。利泰大帝本身篤信佛教鑽研佛理,曾親自將所學心得撰文付梓,是泰國第一本佛家理論的經典之作。數百年來,佛教對泰國的影響深遠,是其文化發展的主要推動力;舉凡古典藝術,尤其是建築、雕刻、繪畫、以及早期的文學作品,無一不源自於佛教,直至今日泰人每天的作息仍和佛教息息相關。

泰王拉瑪三世,是涅槃寺最大的施主,他的最大功德是為了讓佛寺能成為民眾求知識的場所,特將涅槃寺中的佛殿,排亭,石碑和壁上都刻上各方面知識,如:寺史、佛史、藥方、格言、文學以至本國各地風俗習慣等,讓人人都可往寺中學習。由於當時泰國還沒有設立大學,故有人稱涅槃寺為「泰國第一間大學」。如今寺中排亭的牆壁上、大殿的柱子上,仍能見到所繪上的教育性資料,例如戰爭、醫療、天象學、植物學、歷史學等,成為此寺的獨特景觀。

又如位於四王塔與主殿之間的排亭,就繪有泰式按摩的技巧與文字說明。又例如寺中二十多處的人造小山,置放來自泰國各處的地質標本,還有表現各種瑜伽姿勢的隱士石像,展示瑜伽與自我按摩的技巧。

現時的泰式按摩便有所謂「藥草療程」,這項療程主要是以一段長達一小時的瑜伽按摩來促進血液循環,接著以曾用蒸氣蒸發的草藥袋敷身安撫酸痛的肌肉。療程所用的瑜伽按摩療法正是依據泰王拉瑪三世引進泰國的古老印度草藥療法原理創製,而這原理鐫刻在涅槃寺牆上。療程最後採用傳統泰式療法的plai草藥全身膜來滋潤,回復肌膚天然的平衡與光澤。
(以上文章取自http://www.rthk.org.hk/elearning/travel/06_01.htm

因為沒有任何準備,所以來臥佛寺也就沒有特別想看的地方

這座寺廟之所以稱做涅槃寺,是因為臥姿是佛祖圓寂的姿勢(糟,不知道用詞對不對);臥佛殿擠滿遊客跟當地參拜的泰國人,不過十分安靜,只有祈福用的零錢與銅缽的匡啷聲,看到特別找角度的人,多半都是抱著像機的觀光客,而且砲筒一支比一支大隻當然我也是其中之一,不過我只有廣角鏡頭可以擺擺架勢,殿內太過陰暗,又沒有三角架,所以在這裡照出的照片實在糟糕

出了臥佛殿就不知道哪兒去,於是走到哪逛到哪,見到新奇的西方白人雕像,而且是放在門神的位置,讓我驚奇許久,後來才知道是中國商船的壓艙物;四座雄偉的佛塔也佔掉我不少記憶卡空間,當然也就是上面引用文章中的四王塔:大雄寶殿倒是沒進去,不過見到老和尚帶著像是一群大學生正用泰文講解大雄寶殿(當然也是事後才知道這是大雄寶殿),我偷偷拍了一張照片,正好老和尚比手劃腳到我的方向,於是大家全部見到我舉相機的片刻,實在監介!

引用文章中提到的九十九座尖塔倒是沒特別注意,不過有一個地方倒是遍地尖塔,乍看之下頗似石灰岩洞的石筍,還有很多中國式的迷你建築,有點像土地公廟,不過清一色都是空的;旁邊就是泰式古按摩學校,我還特地排隊等了半個多小時

雖然炎熱,不過通風清涼的按摩學校內(其實更像是實習教室啦)並不讓人難過,相反的透過竹簾透進的陽光加上嫺熟的按摩技術,讓人非常舒暢!建議大家如果有到臥佛寺的,一定要試試看,三百泰銖實在值得,現在還後悔回程當天早上應該再來一趟的







個人小意見:
1. 臥佛寺的泰式按摩學校在最後方,開放時間每天的早上八點到下午六點,直接先到櫃臺領號碼排,等叫號之號再付帳;人多時會等很久,建議有心的話最好中午以前人潮比較少前往
2. 臥佛寺其實真正好玩的地方不在每個景點,而在於他更貼近泰國人的信仰中心,處處都可以見到佛教與泰國密不可分的關係,細細觀察就會瞭解上面引用文章所謂「泰國第一間大學」的意義



初稿完成:2004/12/11,於台北信義計畫區
照片來源:Wat Po @ Bangkok(這就是大雄寶殿,拍這張照片時我只有一個想法:幹!怎麼不是帶V1去希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