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1 01:17:36衣博坤

善心、付出、回報、志工

這是最近思考台灣志工服務的相關課題,而總結出來的關鍵字,想拿出幾個我覺得有點不思議或是想法上有些差異的例子來做比較。
nu skin有推出蜜兒餐,應該有不少人知道,貼出以下幾個ptt討論的連結:

https://www.ptt.cc/bbs/DirectSales/M.1213190126.A.4F0.html
https://www.ptt.cc/bbs/DirectSales/M.1214503856.A.A6A.html
https://www.ptt.cc/bbs/DirectSales/M.1215425148.A.977.html

看完之後我想爭對幾個點提出不一樣的看法。nu skin是直銷公司,只要是直銷公司就是會讓人聯想到老鼠會,進而產生這就是騙財的反射反應,討論裡提到:
一樣 標準直銷商的話術, 就是不跟你正面回答是與不是,所以我的解讀是,不是你所付的錢除了產品成本外還有給直銷商的獎金,你捐食物時 比如你捐一包米(100好了)那機構還跟你要運費 (500),還有他們的工錢(800), 還要給公司的利潤的話看你還捐不捐東西
那募款狗飼料的人,裡面是不是有部分金錢是給寵物店和飼料公司的呢?
那街上賣玉蘭花需要幫忙的人,裡面是不是有部分金錢是給花店的呢?那賣彩券的,是不是有部分錢是交給政府、銀行的呢?
起初的是善意,那天底下有哪個人可以靠善意,只有善意來生存?發明蜜兒餐這件事是好的,但研發需要金錢,有能力的人出錢來購買蜜兒餐,一起分擔當中的成本,我不認為有何不妥,就比如說政府讓身障者能夠賣彩券,這立意是善的,但為何還要給銀行利潤?

志工服務,現在很多社會福利團體給出許多救助項目,近年來越來越多條件會加上"需要服務時數",理由是:要藉由服務他人感受到捐助人工作的辛勞,或是不讓人有被白白幫助的感覺,甚至大學必修也加上服務學習,要大學生去學習服務他人......志工服務,應該是由一群有共同志向的人聚集在一起,有同一種信念互相支持傳播善、愛的行動,當變成被迫時,這一切都會變質。

舉例來說,人正因為需要被幫助才求助,但是服務學習會讓需要的人在工作和服務中產生時間衝突,這樣是不是有違捐助本身的善意呢?大學必修加上服務學習,個人覺得浪費時間,如果學校能凝造出一種風氣,不用必修也能讓學生人人有主動服務的意願,這樣才是志工的真諦吧?很多社福團體、公司、機構,會找尋"需要時數的志工"進而減輕公司的人力負擔,這樣一個方式是不是一點都不意外會出現在華人圈呢?我有一個夢想,我希望我將來是個有能力的人,未來能回老家跟社福團體合作開設一間伙食坊(名字還未想到),全程自己出錢,藉由社福團體給出名單發放餐券的方式讓需要的人來用三餐,若晚上有剩餘的飯菜還能讓打包帶回去,從小我就認為吃飽是一件最幸福的事,一個人能好好地坐下來享用一頓餐點是很不容易又很幸運的事,很希望世界上的所有人都能有這樣的權利。


(ps其實想了很多,只是今晚真的活動多到累翻,思想表達上還要再更清晰才行,之後有空再來修改一下)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