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2-06 15:19:23毛茸茸
西螺【大承堂】和流逝的歲月
作者 廖美惠
西螺【大承堂,】建造於民國初年,高高的圍牆裡面是清幽的前庭,古色古香的紅磚書樓,【大承堂】 三個字刻在書樓大門上方,石階兩旁是一對公母石師子,走過書樓穿堂,下石階便是花木扶舒、鳥語花香的中庭,中庭的中央有圓形的石雕水池,睡蓮、浮萍、小魚游遊自在,水池的正前方是巴洛克式的三樓建築,一樓是大廳,它曾經是西螺的地標,兩側是中式的四合院建築,後院有整排的稻倉,果園裡有柚子、楊桃、柑橘等果樹,長年不斷。
【大承堂】右後方的大魚池是我們孩子們的禁地,也是各房長工們撈魚時,常有爭執的是非之地 (因為放了多少草魚、多少鰱魚的魚苗,不一定就能撈獲多少的大魚,長工們老是搞不懂這些事!), 時光任載,石獅子頭頂上的對聯,橫批由『一門四博』到改為『一門七博』,牠們還是默默的守候著,也目睹了昔日【大承堂】廖家的繁榮與滄桑!
大伯父那一房我有五位堂兄、三位堂姐,他們都留學美國、日本,有三位是博士,二伯父是留日的醫學博士,他和日籍夫人後來旅居日本、上海,二房也有兩位堂兄是博士。我從小親近且終身一直有來往的就是大伯父這一房的堂兄堂姊,雖然他們年紀都大我許多,卻個個疼惜我這個唯一的小堂妹,令我懷念、感恩!
【大承堂】廖家應該可以說是書香門第吧!我們的外祖父--程立--他於1879年受洗阪依基督教,是西螺地區最早期的基督教徒。大伯父--廖承丕--1916年受當時日本政府派任為西螺鎮長,大伯母--陳明鏡長老,她的兄長是長老教會傳教師,大伯父、大伯母都是虔誠的基督徒,先後在西螺協助興建兩座教堂,第二座就是現在的西螺長老教會,大伯母奉獻建禮拜堂的土地,第五堂兄廖溫進長老也奉獻建堂的費用,早年廖溫進長老曾資助兩位鄉親接受神學教育,他本身節儉,對教會的事工非常熱心,奉獻大方,我還記得【大承堂】經常有神學生、宣教師 (或人稱姑娘的女宣教師)來住一段時間,記得當時的神學生早晚和廖溫進長老騎著腳踏車,去探訪鄉下的會友、慕道友,或去參加聚會,對西螺地區的基督教宣導貢獻不少。在廖溫進長老告別禮拜,好幾位牧師都稱他為 上帝國的精兵,真是當之無愧!
先父過世時我才十歲,下面還有三個弟弟,孤兒寡母,父親這一房幾十甲的家業都由三堂兄廖文毅代為管理,因此我從小最親近的堂兄是他。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到終戰第二年三兄弟流往海外,我們一直都在【大承堂】渡過,三堂嫂雖是美國人,但是很賢慧,對待傭人和藹可親,三堂嫂雖稱先母阿嬸,卻無話不談,記得國小時我最喜歡的一件洋裝,就是三堂嫂親手替我縫製的。
民國五十四年三堂兄自日本返台接任曾文水庫副主委,記得有次他看到報紙登有人要賣獵犬,那飼主知道廖文毅博士喜歡,就願意送給他飼養,三堂兄卻堅持秘書一定要付錢,後來在閒談時,我笑他人家好意要送獵犬給他飼養何必那麼堅持,他說:「美惠!您要記得,世界上最貴的東西就是免費的東西!」這句話讓做公務員的妻子、後來自己也當公務員的我終身受用。
大伯母陳明鏡長老是廖家的大家長,先父自幼失估,長兄如父,長嫂如母,二伯父和先父都由大伯父、大伯母從小帶大,並送往日本留學,二伯父和先父畢業於京都帝國大學。陳明鏡長老一生勤儉持家,關心子女的教育、信仰,從小,她就教我們凡事祈禱、凡事感恩,記得我小時候第一首學會的詩歌就是大伯母教我的,她的熱心奉獻影響了廖溫進長老,她的堅定信仰亦讓她平安渡過了那十八年的日子,廖文毅返台回到老家跪著喊阿娘時,可惜當時九十二高齡的大伯母已經全盲,看不見愛子模樣,她卻滿心歡喜一直說:感謝上帝!感謝上帝!十八年的思念、牽掛、委屈,儘在不言中,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事阿!大伯母這般美好的信仰令晚輩終身難忘!
我懷念【大承堂】清幽的環境,書樓中堂兄們那滿屋子的書,花木扶疏,花香撲鼻的中庭,以及多年前【大承堂】對聯的橫批,因為我二弟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而改為「一門七博」時先母的喜悅,她私下對我說我們這一房也出了博士了!
昔日的美好情景至今仍然記憶猶新,最深刻痛苦的回憶,則是幾年前面對那成為一片廢墟的【大承堂】時,那種的痛疼與不捨,人生真是一連串錯綜複雜的生離死別!揮別家園、親人、生命或許就是必須不斷跟美好的回憶、和過去說再見!
西螺【大承堂,】建造於民國初年,高高的圍牆裡面是清幽的前庭,古色古香的紅磚書樓,【大承堂】 三個字刻在書樓大門上方,石階兩旁是一對公母石師子,走過書樓穿堂,下石階便是花木扶舒、鳥語花香的中庭,中庭的中央有圓形的石雕水池,睡蓮、浮萍、小魚游遊自在,水池的正前方是巴洛克式的三樓建築,一樓是大廳,它曾經是西螺的地標,兩側是中式的四合院建築,後院有整排的稻倉,果園裡有柚子、楊桃、柑橘等果樹,長年不斷。
【大承堂】右後方的大魚池是我們孩子們的禁地,也是各房長工們撈魚時,常有爭執的是非之地 (因為放了多少草魚、多少鰱魚的魚苗,不一定就能撈獲多少的大魚,長工們老是搞不懂這些事!), 時光任載,石獅子頭頂上的對聯,橫批由『一門四博』到改為『一門七博』,牠們還是默默的守候著,也目睹了昔日【大承堂】廖家的繁榮與滄桑!
大伯父那一房我有五位堂兄、三位堂姐,他們都留學美國、日本,有三位是博士,二伯父是留日的醫學博士,他和日籍夫人後來旅居日本、上海,二房也有兩位堂兄是博士。我從小親近且終身一直有來往的就是大伯父這一房的堂兄堂姊,雖然他們年紀都大我許多,卻個個疼惜我這個唯一的小堂妹,令我懷念、感恩!
【大承堂】廖家應該可以說是書香門第吧!我們的外祖父--程立--他於1879年受洗阪依基督教,是西螺地區最早期的基督教徒。大伯父--廖承丕--1916年受當時日本政府派任為西螺鎮長,大伯母--陳明鏡長老,她的兄長是長老教會傳教師,大伯父、大伯母都是虔誠的基督徒,先後在西螺協助興建兩座教堂,第二座就是現在的西螺長老教會,大伯母奉獻建禮拜堂的土地,第五堂兄廖溫進長老也奉獻建堂的費用,早年廖溫進長老曾資助兩位鄉親接受神學教育,他本身節儉,對教會的事工非常熱心,奉獻大方,我還記得【大承堂】經常有神學生、宣教師 (或人稱姑娘的女宣教師)來住一段時間,記得當時的神學生早晚和廖溫進長老騎著腳踏車,去探訪鄉下的會友、慕道友,或去參加聚會,對西螺地區的基督教宣導貢獻不少。在廖溫進長老告別禮拜,好幾位牧師都稱他為 上帝國的精兵,真是當之無愧!
先父過世時我才十歲,下面還有三個弟弟,孤兒寡母,父親這一房幾十甲的家業都由三堂兄廖文毅代為管理,因此我從小最親近的堂兄是他。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到終戰第二年三兄弟流往海外,我們一直都在【大承堂】渡過,三堂嫂雖是美國人,但是很賢慧,對待傭人和藹可親,三堂嫂雖稱先母阿嬸,卻無話不談,記得國小時我最喜歡的一件洋裝,就是三堂嫂親手替我縫製的。
民國五十四年三堂兄自日本返台接任曾文水庫副主委,記得有次他看到報紙登有人要賣獵犬,那飼主知道廖文毅博士喜歡,就願意送給他飼養,三堂兄卻堅持秘書一定要付錢,後來在閒談時,我笑他人家好意要送獵犬給他飼養何必那麼堅持,他說:「美惠!您要記得,世界上最貴的東西就是免費的東西!」這句話讓做公務員的妻子、後來自己也當公務員的我終身受用。
大伯母陳明鏡長老是廖家的大家長,先父自幼失估,長兄如父,長嫂如母,二伯父和先父都由大伯父、大伯母從小帶大,並送往日本留學,二伯父和先父畢業於京都帝國大學。陳明鏡長老一生勤儉持家,關心子女的教育、信仰,從小,她就教我們凡事祈禱、凡事感恩,記得我小時候第一首學會的詩歌就是大伯母教我的,她的熱心奉獻影響了廖溫進長老,她的堅定信仰亦讓她平安渡過了那十八年的日子,廖文毅返台回到老家跪著喊阿娘時,可惜當時九十二高齡的大伯母已經全盲,看不見愛子模樣,她卻滿心歡喜一直說:感謝上帝!感謝上帝!十八年的思念、牽掛、委屈,儘在不言中,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事阿!大伯母這般美好的信仰令晚輩終身難忘!
我懷念【大承堂】清幽的環境,書樓中堂兄們那滿屋子的書,花木扶疏,花香撲鼻的中庭,以及多年前【大承堂】對聯的橫批,因為我二弟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而改為「一門七博」時先母的喜悅,她私下對我說我們這一房也出了博士了!
昔日的美好情景至今仍然記憶猶新,最深刻痛苦的回憶,則是幾年前面對那成為一片廢墟的【大承堂】時,那種的痛疼與不捨,人生真是一連串錯綜複雜的生離死別!揮別家園、親人、生命或許就是必須不斷跟美好的回憶、和過去說再見!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