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01 10:41:11mars12

【念佛法要】一生永脫生死苦難,圓成佛道之法。

念佛法要

 

蕅益大師說:「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於一切方便之 中,求其最直 捷,至圓頓者,莫若念佛求生淨土。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 其至簡易,至穩當者,莫若信願專持名號。」又說:「唯持名一法,收機最廣,下手最 易,可謂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故云: 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念一聲佛的功德——

「佛告大王:假令開大庫藏,一月之中佈施一切眾生所得功德,不如有人稱佛一口,功德過前不可校 量。」

 

如來雖說八萬四千法門,唯有念佛一門是為他力,余門修道總為自力。余門修道,猶如陸地步行;念佛 修道,猶如水路乘船,哩數極多,而複不同。念佛往生亦複如是,用功極少,早證菩提。念佛法門,由乘阿彌陀佛本願力故,速疾成佛,超過餘門百千萬倍。

佈施為六度之首,勸人念佛為萬行之先,病危者尤易化導,以其有怖死求生之心也。

 

死生有命,當於病中,一心念佛,求生淨土,慎勿留戀疑慮,致失正念,仍墮輪回。

 

觀無量壽經:「欲生彼(阿彌陀佛)國者,當修三福: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如此三事,名為淨業,乃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佛言:「觀世音菩薩,一切人天,常須供養,專稱名號,得無量福,滅無量罪,命終往生阿彌陀佛 國。」

 

專稱觀音菩薩聖號,獲福滅罪,命終往生,足證與念佛功德無異,願於念佛之外兼念。若遇患難,宜專 念觀音,以觀音悲心甚切,代佛垂慈救苦,感應甚速。

 

普賢菩薩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

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

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

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諸轉法*。

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

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唯此願王,不相舍離,于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 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偈曰:「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我既往生彼國已,現 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彼佛眾會咸清淨,我時于勝蓮華生,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

 

菩薩坐禪,不念一切,惟念一佛,即得三昧。

 

念佛不能一心,但息想定慮,徐徐念去,要使聲合乎心,心隨乎聲,念久自得諸念澄清,心境絕照,證 入念佛三昧。

 

然平日必須多念,從千至萬,心無間斷,則根器最易成熟。若強之使一,終不一也。偈曰:「少說一句 話,多念一聲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

 

持名之法,必須字字句句,聲心相依,不雜分毫世念,久久成熟,決定得生極樂,坐寶蓮花,登不退 地。若餘年未盡,猶得以其所證,為四眾嚮導,報佛深恩。

 

有疾尚未即死,當息諸牽累,安心端坐,念身無常,念世無常,所有妄緣,一切放下。徐徐一句阿彌陀 佛,自然六塵不生,一心清淨。不唯愈汝今生之疾,即生死病根,亦從此拔出矣。

 

覺明妙行菩薩西方確指云:「修淨之法,不出專勤二字,專則不別為一事,勤則不虛棄一時。久久成 熟,決定得生極樂。足證能將歸向極樂之心,換卻奔走名利之心,放下萬緣,攝心多念,漸入念佛三昧,決生極樂。」又云:「大凡修淨土人,最忌是夾雜,即是又 誦經,又持咒,又做法會,又好說些沒要緊的禪,又要談些吉凶禍福,見神見鬼的話,卻是夾雜也。既夾雜,則心不專一,心不專一,則見佛往生難矣,卻不空費了 一生的事。你如今一概莫做,只緊緊持一句阿彌陀佛,期生極樂,日久功成,方不錯卻。」

 

以散心念佛,難得往生,此法能令心歸一處;一心念佛,決定往生,念數雖少,功德頗深。

 

佛菩薩呼引眾生上大願船——

「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二菩薩,乘大願船,泛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呼引眾生,上大願船,送至西 方。如肯往者,無不得生也,若信心肯往,雖有罪惡,亦無不得生。」

 

帶業往生猶如大石置船——王問那先:「人生造惡,臨終念佛,得生佛國,我不信是語。」

那先答言:「如持大石置於船上,因得不沒;人雖本惡,因念佛故,不入泥犁;其小石沒者,如人作 惡,不知念佛,便入泥犁中。」《那先比丘經》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觀世音菩薩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一心彌陀,圓滿成佛。

   
飲食蔬果與五穀,慈心利己保健康。 

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智 慧。無畏施得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