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
昔者,仲尼與於蜡賓,事畢,出游於觀之上,喟然而嘆。─仲尼之嘆,概嘆魯也。─言偃在側,曰:「君子何嘆?」
孔 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之未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 用,幼有所長,矜、寡、姑、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必而不興,盜竊亂賊 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譯:曾經,孔子仕於魯國時,參與一次歲末的大祭,擔任助祭之賓,祭祀結束後,行走至宮門的雙闕,深深的嘆息─孔子大概是看到了魯國的祭祀空存其儀式而已─他的弟子子游,在旁見了,便問道:「夫子何以嘆息呢?」
孔子說:「真理大道的廣行,和三代帝’王 英明的時代,我雖未能趕上這樣的盛世,但從古書上的記載大概可以略知一二。大道的實行,其根本就是天下無私的精神:將賢能的人選拔推舉出來,人與人相處之 間,講求信用,和鄰居間敦修和睦,所以說不只是親愛自己的父母,不只是親愛自己的子女,使老者皆得終養,以安享天年;正值壯年的人,能過發揮其所長,善用 自身的才能;年幼的人,能夠獲得教養,以成長卓壯;老而無妻、老而無夫、幼而無父、老而無子、殘廢、久病的人,都能分別有適合他們的歸所。男的有職業,女 的有歸宿。另外資源不可棄置於地,應當努力的開發,更不能因為一己之私屯積財貨資源;有能力的人,應竭盡心力,努力奉獻自身的一己之力。如此的話,奸謀止 塞就不會發生,竊盜、以下犯上等不合理的事也就不會興起,也就是說到了最後,防範盜竊的大門跟本就不必關上,這就是所謂的『大同世界』。」。
進學之道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也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之。此皆進學之道也。
譯:喜 歡學習、求上進的人,老師指導起來輕鬆又省事,效率又加倍,不喜歡學習、不求上進者,就算老師很努力去教,效率也會大打折扣的,學生反而還會埋怨老師呢! 有求知慾喜歡發問的人,就像在砍伐堅實的樹木一樣,針對一個問題,他會先從簡單容易的地方下手,再去處理複雜繁瑣的部份,而沒有什麼求知慾且又不想發問的 人,情形則會剛好相反。擅於回答問題的人,就像撞鐘一樣,別人若小力敲擊的話,發出的聲音就小,別人若大力敲擊的話,回應的聲音也就會大的多了,你若從容 不迫的敲擊,它就會慢慢的鳴,鐘聲自然餘韻悠揚;不擅於回答問題的人,情形則剛剛好相反。以上都是增進學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