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太陽能效益的地圖
計算太陽能效益的地圖
作者:Marcus Merry(Green Futures)
一張新製作的3D地圖涵蓋美國麻州劍橋1.7萬面屋頂,方便社區能迅速瞭解在某一建築上裝設太陽能板的效益,這項Mapdwell計畫由麻省理工學院「永續設計實驗室」推出,結合Google衛星影像與光線偵測及排列資料。由於增加屋頂形狀、實際阻隔、氣象條件等因素,故效果比過往模型更佳,可更精確地計算每小時可能的太陽能產量。
地圖上以各色漸層呈現太陽能發電潛力,深棕色意指毫無潛力、橘色代表良好、鮮黃代表極佳,民眾皆可在網路上瀏覽這張相當方便的地圖,選取劍橋地區任一建築,即可立即計算個人化建置成本、預估發電量與減碳量,這項技術已可運用在世界各地城鎮。
這項研究由麻省理工學院及「現代發展工作室」合作,經費來自國家科學基金會, 證實當地確實可用太陽能供應不少電力,估算劍橋地區若在所有良好及極佳地點裝設太陽能系統,得花費28億美元每年產量約380,000 MWh,相當於三分之一用電需求。這份地圖也可供企業及家庭計算,約需多久時間可達損益平衡(通常低於七年半),官員亦可重新思考,如何運用閒置都會空間製造可再生能源。
Eco LTD Group的Anne Maassan博士認為,這項地圖計畫實用性極高,「此種地圖讓大眾以不同角度看待城市,不只是個巨大的用電單位,更是座潛在發電廠」。當然,太陽能若要發展,還涉及多項政治社會因素,包括舊有政策、建築所有權、可再生能源補助金等,博士也強調,「城市極為複雜」。
Mapdwell計畫呈現出社區發電的潛力,「未來論壇」能源部門主管Giles Bristow指出,「這項工具運用海量資料的力量,鼓勵社區自行投資可再生能源,讓能源產製變得更環保、更民主」。Giles Bristow也擔任英國社區能源聯盟主席,促進各項對話與合作,讓社區能源規模能夠壯大。
這項工具並未計算,若建築物改用雙層玻璃、隔熱建材、節能鍋爐等環保設備後,能源用量會有何變化,建築物使用的能源愈少,太陽能板回收成本的速度愈快,潛在收益也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