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夫開發金三角
現代農夫開發金三角
⊙記者歐素美╱專題報導
種植蔬果也能比照一般上班族,朝八晚五、西裝革履?這真的不是夢!中部地區就有一群快樂的現代農夫,透過現代化農業設施種植蔬果,創造高產值及高利潤!
這個組織叫做「金三角蔬果運銷合作社」,成員包括建築公司老闆、鞋廠負責人、鐵工廠業者及退休的銀行襄理等,都是半路出家當農夫。
他們以投資企業的眼光,涉足農業領域,雖然各人的生產基地都不大,只有兩三分地,但最大的特色是,全部採用活動帷幕多功能組合設施,如防蟲防鳥網、隔雨棚、遮光網、自動風扇、灑水及滴灌等系統,根據不同作物所需條件,自動控制相關環境變數,降低不利作物生長的氣候因素,提高產能。
他們栽種的蔬果,並非直接種在地表,而是採取離地方式,並自荷蘭、東南亞進口椰子纖維等介質養液;由於噴灑農藥及肥料都採自動化,十分省工,加上隔雨棚等設施控制,農藥有效期不受氣候影響縮短,充份達到農藥減用及病蟲害防治的目的。
在現代化農業設施及標準化種植下,生產基地清爽乾淨,一改傳統農業面貌,配合台北果菜市場作業,員工每天上午八點上班,開始採收包裝,下午五點將洗選分裝好的蔬果運往台北拍賣即可下班。星期天果菜市場休市,員工也跟著休假。
目前金三角蔬果運銷合作社以栽種風行歐美的陽光番茄─牛番茄為主。陽光番茄在充足的陽光下,果實會完全轉成鮮紅色,果肉營養甜美,富含番茄紅素,具抗氧化效果,歐美人士習慣拿來燉煮牛肉而得名,也可切片夾漢堡或製成義大利麵的醬汁。也有成員試種草莓、甜蜜桃及非洲李等。
金三角蔬果運銷合作社稱生產基地為「植物工廠」,目標以企業化經營達到農業「工業化」量產的目的。
金三角成員林榮燦表示,設施農業的時代來臨,透過有效的控制氣候變化等條件因素,原本台灣的番茄只有秋冬可以採收,現在則不分季節,一年四季量產、穩定供貨。
基於大型連鎖速食店及大賣場林立,中央廚房系統成為市場趨勢,金三角蔬果運銷合作社認為,與連鎖業者合作契約化生產,不管內銷或外銷,前景可期。
金三角蔬果運銷合作社生產的作物,質量均佳,在台北果菜市場拍賣價皆位於前三名,每分地年產量超過25公噸,是農委會公布其他栽種方式番茄產量的10倍。
目前國內牛番茄的產量還不算多,埔里是最大產地,金三角蔬果運銷合作社的總生產基地面積不過兩公頃,但上半年每日產量達1公噸,預計下半年可提高至2公噸,超越埔里,排名全國第一。
林榮燦 黑手打造綠金
記者歐素美╱專題報導
金三角蔬果運銷合作社的靈魂人物,首推42歲的林榮燦,他不僅是設施農業的推手,也是植物工廠的上游供應商,並肩負試驗推廣及提供標準化種植的KNOW-HOW,以引導這些現代農夫從企業家轉型「農業家」。
林榮燦國中畢業就到鐵工廠做「黑手」,十年前,自己創業開設鼎力興金屬工業公司,原本只從事鋼材買賣,但國內廠商不斷外移,林榮燦心想要根留台灣,必須產業升級,於是將鐵材加工製成梨架販售。
雖然學歷不高,不過,林榮燦從未放棄自我學習,常常找資料、聽講習,研發製作符合農友需求的設施。有一次他和台大農學院教授到山地農場參觀,激發他開始試作隔雨棚,以適應梨山地區高低不平的斜坡地形,朝向設施農業的領域發展。
鑑於台灣夏季高溫多濕,一般農友採用簡易溫室容易造成嚴重積熱,致作物生長及產量受影響,林榮燦於是成立台鼎帷幕公司,與明道管理學院精緻農業系合作,開發出活動帷幕多功能組合設施,改善以往設施農業的缺點。這套設施因省電好用,並取得台灣、美國、中國及日本等多國專利,還成功外銷菲律賓。
為了多角化經營,林榮燦在台中縣豐原成立示範農場,委託台大農學院園藝系師生,針對番茄、甜椒、小黃瓜及草莓等進行試種研究,找出標準化的種植方法,最後挑選出最具經濟價值的牛番茄,大力推廣。
現在,林榮燦不僅自己經營生產基地,並將購買活動帷幕設施的成員納入金三角,從建造生產至後續栽培等提供系列服務,合力打出自有品牌。
面對台灣的農業環境,林榮燦信心十足指出,荷蘭人每日工資約高達5000元台幣,透過設施農業,甜椒等農產一樣可外銷日本。台灣工資遠低於荷蘭,農業豈有無法生存的道理?
林榮燦說,選擇抄襲或低工資的環境外移,對每個行業而言,都是最簡單及容易的生存方式,但最終卻必定被迫不斷遷移,反而不利企業永續經營;重要的是,業主應反思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產能、創造經濟效益,就不怕缺乏競爭力了!
王碧雄 第2春3年回本
記者歐素美╱專題報導
金三角蔬果運銷合作社的成員,分別來自各行各業,很多是三、四十歲的青壯年就從其他行業「退休」或「轉任」,將人生的第二春寄託在現代農業。
47歲的王碧雄,是神岡鄉豐雄製鞋廠老闆,在中國廣東設廠為知名品牌PUMA代工,廠內有兩千多名員工。去年他從經營團隊退下來,但卻閒不下來,看好設施農業前景,於是利用神岡鄉工廠旁兩分多的土地,搭建一座生產基地,種植牛蕃茄。
活動帷幕每坪造價約3000元,王碧雄初期共投資約300萬,牛蕃茄市場拍賣價最低及最高為每公斤十幾元到一百多元,若以平均30元,每分地年產量25公噸計算,最慢三年即可獲利回本。
王碧雄表示,經營公司或投資工廠,一樣要訂定三年或五年的成本回收期,相較起來,投資農業「很划算」,最大的優點是少了商場上的爾虞我詐,心情平靜許多;而原本坐在辦公室內經常腰酸背痛的老毛病,更是不藥而癒。
39歲的蕭慶峰,原本承襲父親的衣缽從事建築業,因房市不景氣,兩年前從建築業出走,利用自家三分多地種植牛蕃茄,成為金三角蔬果運銷合作社的元老。
由於當時活動帷幕的設計還未臻理想,蕭慶峰形同在錯誤中學習,先後遭遇種子不佳、施肥配方不對、作物只開花不結果,加上第一代隔雨棚材質設計不良,作物受雨水影響產量欠佳,讓他飽嚐屋漏偏逢連夜雨的艱辛,經過一年的磨合期,蕃茄產量穩定,總算苦盡甘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