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3 07:05:54小雄

「死不認錯」已成風尚

    自滿與自誇是人類的通病,有這種毛病的人,最不容易接受別人的批評,由於沒有時常的自我反省,所以就會時常犯同樣的錯誤,當然也就不可能會進步。「有則改之,無則嘉勉」這句話從小老師就這樣教導過我們,曾參:「吾日三省吾身」,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人無完人,孰能無過,只要能記取教訓,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能夠時常的自我省思,應該是做人的基本美德。


    然而最近(2017年4月23日)卻看到金鐘獎的頒獎人(吳宗憲)說出了另一句台詞:「你對我xxx可以,但對全體xxx就不可以」,理直氣壯的槓上了評審,旁邊的搭擋(沈春華)還跟著他配合演出,看過這一幕之後,我頓時發覺現在的社會風氣已經改變了,原以為只有他一個「藝人」會這樣,沒想到身旁的知名「主播」也跟他一樣,實在讓我非常的吃驚。

    會說出這種話的人,本身就是缺乏自省的能力,當別人指責他的缺失時,他的第一個反應不是先去反省自己,看自己是否真的有缺失,而是把背後的群體給抬出來,讓別人不敢再批評下去,表面上是在為同儕抱不平,實則是在為自己壯大聲威,似乎是佔盡了上風,然而卻失去了一次進步的機會。據新聞報導,還有很多藝人都因為抵制評審而不會出席金鐘獎,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這些藝人也真是不懂得自我反省。評審的責任本來就是對藝人的表現提出他們的考核結果,難道只有好的誇獎才能接受,不好的批評就要群起去抵制,這個社會如果都變成了這樣,那誰還需要去考試?誰還需要去競爭呢?對於銀幕上這些名人來說,似乎所有的榮耀都應該加在他們的頭上,第一的頭銜永遠都是他們的,這究竟是什麼道理呢?

    我發現很多人都有同樣的毛病,上至一家公司的老闆,下至正在上學的小朋友,只要一聽到別人指出他的缺點時,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找出各種的理由去反駁,而不懂得靜靜的去聆聽別人的批評。一個不願意認錯的人,就是認為自己沒有錯,也不需要去改錯,就算只是好面子嘴硬,心裡還是知道要改錯,但是當一個人不斷的在反駁的時候,就不可能會聽見別人真正的意見,也不會知道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在哪裡,既然不能記取羞恥的教訓,以後就必定還會犯同樣的錯誤。由此可知,一個態度上不願認錯的人,即使是內心知錯,也等同於是完全不知錯,簡而言之,這就是缺乏所謂的羞恥之心。

    我在職場上就碰到過好幾個老闆,他們都會經常的誇口自己有多好,最經典的一句名言就是:「你到別的地方再也找不到像我這麼好的老闆了」,要不然就是常常自詡為某某專家,自認為別人都無法超越他。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罩門,就是每當有人批評他的某些缺失時,都會極力的否認到底,絕不會輕易承認自己的錯誤,就好像一旦認錯就會損失多麼巨大的利益一樣。然而這些人所經營的事業又如何呢?不是年年虧損,就是倒閉收場!他們的人生目標一直讓我很疑惑,到底是在追求事業真正的成功呢?還是在追求短暫的利益或是一時的風光?我相信一個具有遠大抱負的企業家,必定會深知「時時虛心反省,即時改正錯誤」,對經營事業是多麼的重要,就算是對於個人而言,也是影響人生變化的重要關鍵。

   這個世界似乎存在著一種定律,那就是一個人的自滿程度有多高,他的失敗程度就會有多大,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只有不時的警惕自己,才能永遠的向前進步,只有懂得勇於認錯的人,才有可能超越自己的極限,度過每一個困難的逆境。若只會陶醉於既有的一點成就,不願意把心態歸零,到最後都只會得到失敗的下場。

    這個世代充滿著各種奇形怪狀的價值觀,人們必須要有自己的判斷力,不要跟著銀幕上的那些名人一樣停止進步。每個人從小就要培養出自我反省的能力與習慣,否則長大以後不管到了多大的年齡,都會呈現出這種拙劣的品性。

    「知恥近乎勇」才是正確的價值觀,誠心認錯,虛心反省,才有機會向前進步,若只想逞一時的威風,凡事都想要佔上風,那就不會知道自己哪裡有錯,哪裡需要去提升,失去進步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