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07 09:50:58MarkHsieh

THE ROAD TO IRONMAN- Chapter 21 postrace

 

THE ROAD TO IRONMAN

CHAPTER 21

Post-Race


風往哪個方向吹,草就往哪個方向倒。年輕的時候,以為自己是風,等到最後遍體麟傷,才發現,原來自己只是根草。

── 電影艋舺


等待上台領取紀念品的過程中,裁判長走過來詢問哪位是137號選手。因為騎車時未戴晶片,裁判長想知道我在各項比賽進站的約略時間。最後他做出決定,「那就意思意思加罰三分鐘」,反正也不會影響上台領獎的選手。我進終點的時間是,14小時48分,多這三分鐘實在不痛不癢,當下就答應他。


這條路走得不輕鬆,但也沒有想像中辛苦。真的就是你願意去做,就可以完成的那種程度。這場比賽對我最大的收穫與意義,就是更【認識自己】,而這不也就是我們一輩子都在做的功課嗎?


賽後回到會館,與同事興奮的聊著比賽的點點滴滴。令我驚訝的是,身體竟完全沒有痠痛感或疲勞,隔天也只有輕微股四頭肌的痠痛。我的推測有二,一是自己未盡全力在比賽,二是整場比賽的配速得宜。同事認為原因應該是後者。


報名這場比賽的選手共有五百多人,實際來到台東報到的有404人,完成比賽的選手有366人。我的總排名在217,如果扣掉被罰的三分鐘,可以前進兩個名次,但就像我說的【無感】。這樣的排名算是中下程度了,若以我連低標都不到的訓練時數來看,應是不錯的,我給自己的表現打了85分。猜測如果每週再多個兩、三小時的訓練時數,總成績也許有機會進13小時。如果每週多個四到五個小時的訓練,大概可以有12小時的成績,不過這是事後諸葛,沒有任何意義。


游泳一項的排名是355,只贏過11個人,不像攝影大叔說的「你現在是倒數第二」,不過這沒有讓我比較欣慰。這樣的成績真是難看,游泳的投資報酬率太低,難怪同事不願花太多時間在游泳上,同樣的時間拿來訓練跑步或騎車,可以進步的空間更大。另一方面自己在訓練游泳時多以量為主,缺乏質的訓練,加上比賽時定位能力不佳。相信假以時日,應能達到1小時30分的成績。


騎車的排名來到249,從游泳起來到騎車結束,追過了106個人。騎車均速25.8hr/km,只能算是把該有的能力表現出來,自己覺得騎的太保守。保守的原因分析是缺少騎加跑的組合練習,考慮到騎完車要接著跑一個馬拉松,你不會放盡所有的力氣在騎車上,但要花多少power而不在之後跑馬出事,又不致於讓自己騎車的速度降低,就得靠平常組合練習時對自己體能的了解。另一個問題是花太多時間停留在補給站。


跑步的排名為89,這點真是出乎意料。練得最少的項目,表現得卻是最好的。能說是自己的跑步底子好嗎?我不這麼認為。三項運動的比賽,其實不能用這種分開各項成績的方式來評論。比賽是一氣呵成,每個項目的銜接都是環環相扣,有可能因為前面兩項的沒有花光我所有的能量,讓跑步能有發揮的空間,如果游騎的成績提高,那跑步可能就沒有這麼亮眼的成績。


同事對我這場比賽下的註解應是正確的【配速得宜】,這也是我要繼續學習的,否則按照自己以往的個性,一開始肯定會猛衝,而後繼無力。賽後思考,能夠配速得宜的功臣,說不定是賽前的那場感冒,讓自己用更謹慎的心態來參賽。


網路上曾經看過這麼一句話【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是,看見周圍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要努力】。在比賽場中,你更能直接體會這句話傳達的意思,除了謙卑,還要更努力。完成這個比賽真的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隨便舉幾個例子,就知道世界有多大,自己有多渺小。今年夏威夷KONA IRONMAN WORLD CHAMPIONSHIP,八十歲以上組的第一名Hiromu Inada成績15小時38分,他是名日本人,這個成績不但讓一票六十幾歲的小朋友汗顏!也打破了2011年由Lew Hollander(當時八十一歲)在同一場地創下的紀錄(16小時45),此日人還是第一次來到KONA參賽。台灣在11月份舉辦的IRONMAN70.3,七十歲以上組有兩名選手完賽,也都是日本人。


當我在追查這些資料時,真是越看心越驚。這些高齡組的鐵人,實在太恐怖了。Lew Hollander職業是科學家,從2005 年開始參加KONA的鐵人賽,當時年紀為75歲,至今連續八年都參加鐵人賽,期間從未間斷,前年開始晉級到八十歲以上組,仍再創造高齡鐵人的參賽紀錄(不管是成績或年齡),這還只是KONA的資料而已。女子高齡組的成就不因性別有異,Madonna修女在今年也以82歲的高齡在加拿大鐵人賽中創下新的女子紀錄(16小時32)


觀察這些高齡者的比賽數據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若跟自己的成績比較,隨著年紀越大,自行車與路跑的成績會掉很多,但游泳的成績卻可以維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水準。怎麼解釋這個現象?我沒有定論,也沒有研究過,會不會是老年人真的比較適合游泳,騎車與跑步相對較容易受傷,亦或是游泳能力較強的才有可能成為高齡鐵人?令我想起經常光顧的那間泳池裡,有個令人尊敬的女長者,年約90,泳池裡無人不識。每每看她彎腰駝背、步履蹣跚,還拿著根登山杖助行的走到池畔,但一下到水裡,簡直判若兩人,猶如水中蛟龍,雖然都是夾著浮板游,常常也能叭過我軟弱無力的自由式。


世界上多的把三項運動當作生活的一部分,比賽只當作一種聚會或讓生活繼續前進的動力。有人每年規定自己參加一場IRONMAN,當作是對自己的健康檢查,這比花大錢去醫院做健檢,但不良的生活型態卻依然故我要實際吧。想想自己八十歲時還有沒有那個心要運動啊!更別說再去參加一場IRONMAN


美國馬拉松作家及跑者John Bingham 說「the miracle isn't that I finished, the miracle is that I had the courage to start 」。回想那天如果沒有站在起點,跳下湖水的勇氣,也就不會有後來的三個奇蹟。


很喜歡在比賽終點過程中的自己,帶點不捨,卻很淡定。希望在面對人生的終點時,自己也能具有這樣的態度。讓我有足夠勇氣面對死亡,會不捨是對家人有情,能夠淡定是了無遺憾。


感謝妻子 Kate,完全及無私的支持。還有她精湛的廚藝,讓我在訓練期間能保有充沛的體能。

感謝兒子Sean,偶爾陪著我訓練。當然是他騎車我跑步。

感謝父母親,賜我一副還算耐操的身體。

感謝週遭曾經幫助過我的人

感謝我自已,生命中有幸能遇到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