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4 15:40:08MarkHsieh

THE ROAD TO IRONMAN-Chapter 13 享受的孤獨

 

THE ROAD TO IRONMAN


CHAPTER 13


孤獨的享受


跑步沒有奇蹟,只有累積。

── 佚名


WEEK 12


第二次的長跑訓練,目標故宮至冷水坑前的長陡坡,來回約28公里左右,高度約在六百多公尺。不像風櫃嘴的路線有較多的樹蔭遮蔽,夏天跑這段路相對很辛苦,多處路段會直接受到日曬。繼上次完跑風櫃嘴,對於這次的訓練也較有信心,加上今天氣溫宜人,應有機會完跑。


約下午一點半左右出發,過去因為太熱有多次DNF的經驗,剛開始仍跑得很保守,我發現這個策略是有效的。比賽的習慣一開始總是容易暴衝,想趁著體力好時多跑一點,過30K後速度就逐漸往下掉。之後的馬拉松比賽,應設法忍住這股衝動。


完跑共花了三個半小時,距離約32公里,時速9,不是一個很快、卻是一個很舒服的速度,能夠完成這趟長跑訓練,自己有些訝異,因為距離超過原本設定的目標,到了冷水坑前的長坡時,觀察自己的體能應可繼續向上向前跑,就不打算折返,在不是很正規的訓練下,想試試自己過去累積的跑步內力如何,再提一口真氣,直衝上冷水坑停車場,冷水坑的高度已到七百多公尺,下次馬拉松的訓練,有機會將訓練標的放在擎天崗。


冷水坑遊客中心算得上是一個不錯的中繼休息站,我指的是對跑者而言,有乾淨的洗手間(還是有賴大家的維持)、飲料販賣機、遮風避雨的地方等。從這裡再攻上擎天崗是很好的選擇。前幾年路協會以這裡作為起點,舉辦短距離的路跑賽(16K左右),路線有一段是會經過平常不開放民眾進入的中湖戰備道路,衝著這一點,當年也曾報名參賽,後來隨著路協辦活動的品質越來越差,也就越來越少參加這樣的比賽。


這週的訓練執行的很怪異。很多時候你不會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能做的就是隨時做好調整的準備。原本的訓練計畫並不打算要做一次長跑,一次騎及一次長游。但現實與自身狀況的種種考量,還是做了這樣的決定,不過最後沒有完成長游訓練。倒是原本只想騎130K的距離,卻騎了240K。這真不是個好的訓練方式,犧牲游泳的訓練來騎車,不但沒有練習效果,反而還弄傷自己的knee flexor


即使做了調整,還是超出預期,這就是人生...


不過這次的騎車,倒還是頭一次有訓練夥伴同騎,也見識到訓練夥伴騎車實力之恐怖,200K後我已經無法維持騎車的姿態,卻看見訓練夥伴仍保有強大的續航力,長長的西濱公路,我只能見他的背影離我越來越遠。

順風時均速約在32,逆風的均速卻掉到21。總均速26.5,預計比賽時大概就是用這種速度來騎。訓練夥伴的提醒,順風還是得保留一些體力。這次226比賽路線與過去不同,會採用折返兩次的方式,不用騎到花蓮,也少了爬坡的路段。對我而言似乎是一項利多,可減少一點腿力保留在路跑,但折返兩趟一定會造成車多的狀況,慢的會被快的趕上,危險性就相對增加,對比賽騎車經驗較少的我,可就是一弊多。


我一直相信有同伴一起訓練,成績一定會進步得很快。如果有同事問到如何讓自己跑快一點,我的建議通常都是找人一起練跑啊!出社會後,要找人一起訓練不是很容易,如果能參加社團活動,就有很多這樣的機會,但一來成績並非我運動的重點,雖然自己有時還是會想要挑戰自已,我更喜歡自己上網找資料,自己訓練,這也是我不加入社團或找人一起訓練的原因,訓練的重點除了成績,還有一種孤獨享受。


最讓人放心的就是終於搞定防寒衣一事,在 Youtube上尋找how to properly put on wetsuit。第一次著裝,不甚順利,感覺相當不好活動,不知道是不是過緊?尚未下水試游,這應該是下週的功課了。似乎一切都好趕好趕,還沒有準備完全就得赴戰場,但有誰又能做好完全的準備呢?面對死亡也有這種味道,我們能做到最好的狀態就是時時準備,這是一場進行式的考驗,沒有完成式...


SWIM:1300M (0HR41M)

BIKE:245K     (9HR40M)

RUN:36.3K     (4HR0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