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14 10:21:59貓骨

基隆港隨筆之一

基隆港隨筆之一

這麼多年了,頭一年搭乘這麼多次的台馬輪,倒不是已習慣遷就了飛機的等候,而是不願面對童年乘坐補給艦的苦饜,這讓我想起「港都夜雨」的歌詞:今夜又是風雨微微、異鄉的都市,路燈青青、照著水滴、引我心悲意,青春男兒、不知自己,要行哪裡去?啊啊~漂流萬里,港都夜雨寂寞眠啊啊~海風野味,港都夜雨落抹離。
每人的境遇都是不同的,早年如果你和軍方的司令部交情甚篤等,那是可乘坐AP艦的豪華客艙,那感受與今日的台馬輪是一致的,也就是沒有漂流的寂寞了!

所謂的AP艦就是現在已退役的「525526」等運輸艦,它們是不能搶灘,只能雄踞於海外,靠著小艇(水鴨子)接泊的大器與尊貴,看著一些關係人士優雅的緩步上梯,他()們的影子多少都有一些僚氣!而庶民的我們只能乘坐 201等補給艦了,雖然 經歷過台海戰役的洗禮,但它的身軀好像放大的水鴨子,命運是笨重又身先士卒,物以類聚的正是平民的化身,除了配合海軍例行的軍事演習,還要端看潮汐的變化才可搶灘上岸,所以一趟台馬之旅可以熬到都超過二十小時以上,而岸邊已近在咫尺,只能苦等老將軍廉頗上岸,這樣子的兩岸,這樣子的交通,總是叫大家一直枯等下去,一直到枯萎為止!

 

基隆港隨筆之二

因為坐臺馬輪的關係,我又對這一條,從火車站直達西岸碼頭的街景,重新審視起來,這怎麼說呢?起因是它的落敗!竟然或說至少三十年以上都維持這樣頹廢的樣貌,令人不得不感到好奇,我們常說一地的興隆與衰敗起因就是人的聚留與離散了,就好像帝王的遷都,也將帝都繁華的命運,一起遷走一般。

這一條其實不算街的,只有一排的小吃或雜貨老店交錯著,只是不算短又有屋簷的通道,落雨時方便穿流過戶,沿街小吃、海鮮生炒、應景雜貨與洋煙洋酒就自然陳設開通了,六十年來寂寞的水手、驚恍的兵士,要離別遠赴戰地及離鄉的遊子,冷戰又有戰爭陰影,都在此地擁擠的消磨、慨歎或倘淚等籌措的叫囂!每從中午至夜色上船為止,彷彿如鬧市或假日市集的來臨,最後隨著船笛聲響後滅絕了,但這一條簷街好像屹立多年的雕像,在廣場中風塵僕僕的佇立著,任隨鴿糞隨意揮灑,面色依舊不動如山,也好在他的不變,讓我一眼就認出這條多年前就烙印在我心頭的大路或小廊。

循著原路,趁著夜色總會來來回回的多走幾趟的懷舊之旅,不經意的看到一家掛著木刻又好似新漆上的招牌:「五十年不變的臭豆腐老店」,確實的,店內店外的陳垢也五十年未除了,原來,陳年的臭味真的不易更動,所以只能用更多的私心,勤加保留了!

回到登船的岸邊,遼曠的海水竟然從模糊後又顯像起來,有伊嫂抬著百斤要歸鄉的扁擔擠壓聲,軍官集合新兵宣誓保家衛國的呼口號,小孩開始號哭,在找父母到何處去了,候船室好像聲樂家的齊聲會集成喧鬧,小吃飲料攤燒烤攤販也圍籠其中,回蕩都鑲嵌在一格一格的海水做的底片裡了。

大家都在高聲的僵持不下,馬祖人的聲音是比大的,但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戰地這樣的角色越來越遠,戊守的軍士越來越少,人也越來越老,此地是海上遊牧而來,終將遊牧遠去?因為他們在外地都預留有更大更好的蒙古包!

 

 

 

上一篇:一方靶場

下一篇:基隆港隨筆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