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4-16 18:32:00小巴

到街頭「練身體」?!  

410晚上電視畫面播出「噴水」鏡頭,很多人都「抒了一口氣」。有「鳥氣」、有「怨氣」,但終其一都是一聲長歎,像午後西北雨悶雷後驟雨的清涼,連總統府邊二二八公園的流蘇樹,都欣受鎮暴車水柱的灌溉……

這樣描述藍軍口中所謂「手無寸鐵」的「暴力打鬥」,對某些平和的市民來說,未免有些反諷又太過浪漫;但聽聽那些帶頭要「衝進總統府後來又龜縮」的政客言語,真讓人對「真正想表達訴求」的群眾,有路見不平要拔刀相助之概。

一些泛綠的民主前輩,聽說守在電視機前看著這些「泛藍後輩」激情演出,禁不住顧盼群雄「想當年…」,焦急指點如何突破「口袋包圍」戰術。那些「撳動紅色按鈕」後就不見人影的所謂「首謀」的表現,可能連泛藍自己人都看不下去,要同聲幹譙一句噴!噴!噴!最好能沖掉這些人「胡吻亂親」褻瀆這塊土地的臭口水!

台灣的街頭,是飆舞、飆車、靜坐……當然也是警民「浴血」衝突之處。街頭運動不是某些人的「私產」,這跟搭公車一樣,上了車,到了目的地,付完錢,就請下車。坐霸王車是或挾持、追打司機與乘客,依民主法治社會來說,就是不折不扣的「恐佈份子」,這是「連被親民黨立委罵『笨』」的馬英九,都知道的再簡單不過的道理。

台北街頭例行的「假日嘉年華」,二個「老人」自顧自玩著生涯中最後的俄羅斯輪盤,早已經把台北的這頭「名犬」餓到肋骨突出、無力舉步的窘況。馬英九如果成了阿扁的「打手」,一定是他最不願為之事,不用罵人「笨蛋」也知道,所謂的「剿馬」真的是「親」痛仇快!每有集會遊行就聚眾不散,帶頭的政黨對街頭打人事件、打媒體記者「練身體」都推諉塞責,這樣也是在創造「台北的奇蹟」嗎?還是「拿著『國旗』打人」比較有正當性!?

思前顧後,馬英九對群眾運動如何表現悲憫、如何對滋事份子嚴懲暴虐,甚至對府前廣場外,另外一群注視著他如何還給首都市民正常生活的群眾,在在都牽動到他能不能走出台北城,去選一個全台總統的能力?

至於不顧著肚皮痛的陳總統,在「痛」批連宋「不認輸、不負責、不下台」的同時,是不是也該更謙卑,從拒馬鐵絲網的門檻前再退一步,重新檢視各種貼上來的標籤、重新考量台灣未來的內外資源、重新宣告每個人不論顏色,大家都休戚與共。

「驗票」已進入司法機制、「神探」都來了又走了……該為「敗選」負責的人,卻還在拖延,見不到一點世代交替的擔當?現在下台階還在,姿勢也儘可優雅;但如果毫無道理胡攪蠻纏,像個三歲小朋友「夭飽吵」,最後可能真的只有「壯烈成仁」一途。但記得自己好走,不要拖台灣下水!

對不認輸的人來說,這個社會欠他們太多「真相」太多「公道」,但請告訴我「陳文成命案」、「林宅血案」、「尹清楓命案」……等等在他們任內所種下的孽,這些真相?又還了誰公道?

再寬容一次嗎?什麼時候等街頭的同胞們都學會了「抗爭絕學」,大家是不是一起來下個決心,真正腳踏實地好好建設「大家所愛」的這個國家!先前既有「鮪魚肚中槍麵包」大賣,糕餅店如果還有創意,再推出「馬頭夾心餅干」如何?說不定還可以補回被搞得一落千丈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