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黛麗赫本的時尚影響巔峰代表作──〔第凡內早餐〕(II-3)
第四 在赫本50年代電影中 男主角的年紀全大她一截
沒有一個差距低於10歲以下 最老的甚至差了30歲(亨佛利褒嘉 佛瑞亞斯坦)
不過進入60年代後 她的男主角年齡層迅速下降
比她年輕的越來越多(不過外表是看不出來啦)
這倒讓我聯想到一個特殊情形
赫本在50年代男主角年紀往往大她許多
主演的電影也幾乎都是清純的少女
缺乏自信 渴望被愛 希望被保護 年齡的差距對她並不構成什麼差距
在這些電影中 她飾演的多少點符合父權社會下所希求的女性角色
雖然不見得會對男人唯命是從 但對男性也沒有什麼威脅性
不過進入60年代後 赫本的電影形象開始有了較大的轉變
她變得成熟 獨立 自信 主動 會積極追求自己想要的事物
再也不是那個住在車庫裡可憐兮兮的司機女兒了(如1954電影〔龍鳳配〕)
這是因為年齡增長 事業成功帶來的自信所導致的選角改變呢?
還是1960年代女權運動蓬勃發展的間接影響?
也許兩者都有吧
在奧黛麗赫本身上 多少能看出彼時女性在社會扮演的角色與心理上的變化
第五 談到男女傳統角色的對調的話 倒讓我想起的一段情節
那是片中荷莉為了逃離酒醉男伴的騷擾
凌晨時分從公寓的防火梯逃到上一層的樓上
在窗外瞧見從盥洗完畢正從浴室出來的中年女設計師
她吻別了裸體躺在床上的保羅 在書桌上放了三百塊美金 然後離去
(此片攝於1961年推出 當時的幣值大約是現在的9倍 也就是兩千多塊美金)
稍後荷莉進屋和保羅攀談起來
望著桌上的鈔票 她調皮地問保羅道:
“她還真大方呢! 你是以星期計費的?還是以小時啊?”
笑歸笑 荷莉身處的時代剛好就是傳統文化價值急速受到挑戰質疑的六0年代初
女性開始走出家庭 進入職場 要求工作權 政治參與 還有性的解放
她們不但要求自我價值的肯定 也要掌控自己的身體 不再單為家庭而局限自己的一生
片中這女設計師多少可以暗示這種男女主導角色的轉變
並且可以瞧出某些"狂飆的年代"(1960年代)逐漸改變的社會價值觀
第六 片中那個室內設計師是我蠻感興趣的人物
這位綽號為2E的中年女性是個成功的中年職業婦女
雖然影片中沒提到 但她老公也應該是個富翁
2E的丈夫八成無法滿足妻子在床上的要求
否則她不會在外面找男人
保羅跟2E的關係是建立在肉體與金錢上的
從她處理兩人關係的俐落手段看來
保羅應該不是她第一個 也不會是最後一個面首
不過就是因為保羅這種靠女人吃飯的小白臉身份
才讓荷莉感同身受 促成兩人的緣份
第七 我想看過電影的人 對劇中那位日本暴牙攝影師Yunioshi印象深刻
原著並沒有此角
這滑稽的角色似乎是為逗人發笑而虛構出來的
飾演的演員是30年代末/40年代初的票房天王米奇隆尼
他的扮相相當成功 完全讓人看不出來本人是個金髮白人
可是一些影評認為Yunioshi是電影唯一的錯誤
在2006年〔第凡內早餐〕45週年版DVD的發行上
製片為多出這個角色道歉
至於米奇隆尼後來也認為Yunioshi是他事業中一個令人汗顏的角色
但撇開這些意見 我倒覺得日本攝影師此角蠻有趣的
米奇的表現也很突出 每次初場總是達到他的任務──讓人會心一笑
當然 在笑完之後 只要仔細觀察
其實還是可以感覺出白人對日本人──或許包括所有黃種人某種程度的歧視與偏見
所以還是別笑得太盡興
第八 雖說是愛情喜劇 但〔第凡內早餐〕中卻有不少感性的時刻
譬如說在荷莉在向前夫達克.戈萊利醫生道別時
她淚含目光地握著他的手
告訴他她愛他 但她已不再是他所認識的那個蘿拉梅了
可是就在這時 荷莉發現其實在內心深處 她還是蘿拉梅
她依舊是那個14歲時和哥哥去偷火雞蛋的小女孩
她仍然忘不了自己極力要甩掉的過去
因此荷莉才會一碰到這種讓她心情低盪的時候
就會跑去第凡內尋求慰藉
想甩開這種忘不掉的回憶
另外就是荷莉聽到哥哥在軍中暴斃的消息 悲慟得幾近歇斯底里的時候了
我想奧黛麗赫本在詮釋這段情節時入戲絕對沒有什麼困難
因為她的兩位兄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 的確被納粹送到集中營 從此一去不回
導演給了這段戲一個非常唯美的畫面:
“在保羅安撫好傷心地大摔臥室中的東西以宣洩自己悲痛之情的荷莉後
他出去客廳問了荷西(當時已與荷莉交往)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等保羅得知佛瑞徳的事 回到昏暗的臥室時
鏡頭從俯視的角度拍攝這個畫面 荷莉趴在床上低聲啜泣著
整個房間裡飄著方才被她撕毀的枕頭白羽毛
因為保羅啟開房門的氣流再度翩然揚起......”
以前在看到這個片段時 只覺得荷莉的遭遇非常令人同情而已
後來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自己身上 我反而能對荷莉的心境感同身受了
有時人生如戲 戲如人生呢
本來只是銀幕上的一幕戲 可是一旦在現實生活中親身體驗過
當你再接觸到這段場景時 似乎能喚起心弦上的記憶
讓你有種物是人非的感慨呢
不過最我思考再三的就是它的結局
通常改編自文學 小說的電影多少會對原著做某種程度的修改
以配合銀幕的演繹方式
畢竟文字與影像的表現手法不同 所以也無可厚非
但是〔第凡內早餐〕的結尾倒是與原著大相逕庭
上文就提到了 荷莉最後還是去了南美洲
佛瑞德本質上是愛著荷莉的 但決定讓她走
後還戈萊利寫信給佛瑞德(保羅) 告訴他她在巴西過得很好
並且要他為她找回貓迷 佛瑞德答應了
經過數個禮拜的覓尋 一天保羅路經過西班牙裔哈林區
突然瞧見在一棟房屋的窗台上 有一隻神似荷莉之前擁有的那隻貓咪
正舒服地躺在彼處晒著溫暖的太陽
保羅心想 或許那就是荷莉的貓咪
如今已被一戶好人家收養 過著幸福快樂 被人疼愛的日子
再也不是一支沒有名字的可憐蟲了
貓迷終於找到一個歸屬於自己的地方了
希望牠遠在異鄉的主人亦能找到這樣一個所在
一個會讓她感覺就像在第凡內的地方……
小說就在一股淡淡的惆悵中結束
但電影倒是反其道而行 給了荷莉與保羅一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結局
我欣賞了7/8次〔第凡內早餐〕
在看到這部電影的結尾時 心裡總會有個想法
如果照原著結局來拍的話 效果是否會更好呢?
老實說 就藝術層面來講 應該是個較佳的選擇
每當我看到奧黛麗赫本與喬治比柏在雨中擁吻時
總覺得這讓電影落入一個稍微通俗的窠巢
反而失去了原著那種悵然的美感
假使我是作者 一定會希望製作人與導演儘量保留我原來的結尾
可是 如果真的照小說拍 那觀眾會樂於接受嗎?
恐怕很多人並不如此作想吧
看到外表雖然無憂無慮 內心其實脆弱 且渴望安定 希望能找到一個歸屬於自己的地方的荷莉
如果電影最後沒有給她一個避風港的話 觀眾大概會於心不忍吧?
連我都懷疑要是照著小說拍
自己會不會又覺得改成喜劇結局比較能符合觀眾心理要求
因為連我都希望荷莉能跟保羅兩人最終能在一起呢
這種藝術跟商業的取捨自古就有
在改編自文學小說的電影更是屢見不鮮
大眾心理的期待與電影藝術間總是存在著令人難以決擇的取捨
如果今天你是〔第凡內早餐〕的演員 導演 製作人 或是原著作者
又會如何去決定這部電影的結局呢?
恐怕這是一個答案不會一致的問題呢!(完)
這部片影響整個1960年代女性的是髮型 自此片以後 不分東西方 不分年齡 女性都流行梳此高聳的髮型
這部片影響到現在的是珠寶 現在的女性看到有人送她個水藍色盒子都還會驚喜尖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