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22 19:23:46 落葉之楓

【藝文賞析文學】寄青年書 ─ 給我一封信

 

寄青年書 ─ 給我一封信


科技發達看似拉近了距離,心卻愈來愈遠……。

子聿:

到伯斯快一個月了,適應得還好吧?你說長途電話太貴,又沒有用行動電話,建議多用電子郵件聯繫,我倒是覺得,寫信不是更好嗎?

香港資訊科技發達,我們都習慣了擁有行動電話,就像是手表或錢包一樣,隨身攜帶。但當中恐怕沒有多少人,是真正有需要擁有一個自己的號碼,特別像我們這樣的「青年學子」。 環顧我們身旁的同學,不少人以擁有行動電話,為身份和形象的象徵。有的更因為好勝,以行動電話的牌子、款式和型號去與別人的比較,以獲得虛榮感。還記得那時班中的「機王」,身上的鈴聲不斷,卻總是一些甚麼「你在哪裡?」、「你肚子餓嗎?」等無聊的對白——你曾笑過他,是淪落為行動電話的奴隸,其實我們也不過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幾天前,一個同學的行動電話突然在課堂上響起,教授借題要我們反思:擁有行動電話機後,以行動電話保持聯絡的是甚麼人呢?原來並不是舊朋友、同學或是師長親友之類,而依然是在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的一夥人。像行動電話這樣的科技,雖拉近了人與人間的距離,卻疏遠了彼此間的感情維繫;拉得太近,反而疏於聯絡。

余光中先生說:「長空萬古,渺渺星輝,讓一切都保持點距離和神秘感,可望而不可測,不是更有情嗎?」我寧願享受傳說的嫦娥和牛郎織女,那種充滿幻想和情感的純真,讓一切充滿著神秘和生命的氣息,也不嚮往揭穿了太空沒有生物的「科技」。

再讀那些五四以來的名家書札日記:魯迅的《兩地書》、徐志摩的《愛眉小札》……,我更相信文字的可貴。文字是一種感情的表象,有很多文字上的感情是言語不能呈現的,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書信紀錄是存有創造和閱讀價值的。

網際網路的出現,似乎帶來種種方便,卻更教人足不出戶,忘記與人噓寒問暖,科技發達,看似拉近了距離,心卻愈來愈遠……。

給我一個電話或電子郵件嗎?請給我一封信吧!

競峰
九月二十五日於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