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22 21:03:21 落葉之楓

【生活/環境/民俗】漢生醫師──痲瘋病研究的先驅

 

漢生醫師──痲瘋病研究的先驅
 
作者:鍾金湯 / 美國曼菲斯大學生物科學系、劉仲康 /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
 
痲瘋病患的手。
痲瘋病患的手。
痲瘋病(leprosy)又名癩病,正式學名為漢森症,是一種侵犯皮膚及週邊神經之疾病,由痲瘋桿菌(Mycobacterium leprea)又稱漢生桿菌(Hansen bacillus)所引起。相傳埃及在西元前數千年即對痲瘋病有所記載,印度、中國等古文明國家也在早期的古籍或藝術品中對此病有所描述,而基督教聖經中出現痲瘋病一詞更高達 54 次之多。感染這個疾病後,往往會造成皮膚與神經組織的損傷,容貌變形、手足畸型、甚至殘障,引起社會大眾的心理恐慌。即使在醫藥科學發達的今日,每年世界各地仍有數百萬人感染痲瘋病。

身世與求學經過

漢生(Gerhard Henrik Armauer Hansen, 1841-1912)於一八四一年七月二十九日出生於挪威的卑爾根(Bergen)。他的雙親共育有十五位子女(十男五女),漢生排行第八,父親克勞斯(Claus Hansen)本是一位經濟狀況良好的批發商人,但是在一八四八至一八五一年間因歐洲革命動盪導致的信用緊縮期間破產了,因此後來到一家銀行擔任出納員勉強養家活口。他的母親伊麗莎白(Elisabeth Concordia Schram)是一位出身卑爾根社交界世家的子女。

我們對漢生的童年所知不多,僅知道他是一位天資聰穎的學生,也是一位天生的運動好手。十八歲時,從當地的高中畢業並進入克瑞斯提安妮亞大學(現今已改名為奧斯陸大學)攻讀醫學。由於家境不好,必須兼差來賺取生活費。首先在一所女子學校任教,後來又在學校的解剖課程中擔任代課助教。在求學期間,他便對研究疾病感到興趣,並展露出研究才華。一八六六年,以優異的成績從醫學院畢業,並在原校完成實習。之後便到挪威北方人口只有六千人的羅夫頓列島行醫,照顧當地的漁民。

一八六八年,漢生回到他的故鄉卑爾根,進入當地的聖喬京醫院,並展開研究痲瘋病的生涯。處理痲瘋病在當時是挪威的重要工作,全國設有將近八百所的療養機構來收容患者。僅卑爾根一地,便有三所收容痲瘋病患的醫院。這所聖喬京醫院是當時挪威治療痲瘋病的重點醫院,也是歐洲知名的痲瘋病研究中心。漢生進入後,在當時的痲瘋病權威醫師丹尼爾遜(Daniel Cornelius Danielssen, 1815-1894)的指導下進行研究。丹尼爾遜很欣賞漢生的才華與研究精神,後來還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

發現痲瘋病桿菌

丹尼爾遜曾與波克醫生(Carl Wielhelm Boeck)在一八四七年合著了一本《論痲瘋病》的專書,同時也是一手推動聖喬京醫院成為當時歐洲研究痲瘋病中心的人物。可是丹尼爾遜並不認為痲瘋病是一種傳染疾病,他與當時大多數人的想法相同,認為這是一種親子相傳的遺傳疾病。他曾親自取下痲瘋病患的分泌物,並注射到自己體內,結果並未發病。可是漢生卻不認為痲瘋病是遺傳疾病,他認為這個疾病另有其成因,非常可能是一種微生物造成的傳染病。要知道,此時微生物學尚處於啟蒙階段,人們對於微生物是否能導致疾病仍存有疑惑,而確認特定病原微生物能導致疾病的「科霍準則」也還沒有提出。雖然漢生與丹尼爾遜的看法不同,但是他們卻彼此尊重對方的觀點。

一八七○年,漢生獲得一筆研究經費的資助,前往歐洲大陸遊學,與其他研究機構交流微生物學的知識。他先後到過德國波昂、奧國維也納、瑞士、以及義大利的威尼斯,獲得不少微生物學研究上的心得。回到挪威,他開始利用細菌染色方法,對痲瘋病人身上採取的樣品進行觀察。

他首先採取病人的血液,結果在所有的血液樣品中都找不到細菌。於是他又採取痲瘋癤瘡來觀察。一八七三年,他首次觀察到一種桿菌出現在這些癤瘡組織樣品的細胞中,他認為這便是導致痲瘋病的病原細菌,此細菌後來被命名為痲瘋桿菌。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一八七四年,因此當時許多人都稱呼這個桿菌為「漢生氏桿菌」。

一八七五年,他被任命為總管挪威全國痲瘋病的官員,並且擔任這個職位直到他去世。之後他還持續研究這個細菌,並改良其染色方法。一八七九年,他報導痲瘋桿菌在病患組織中會大量聚集成平行狀排列。他是第一位提出細菌可以導致人類慢性疾病的科學家。這項成果領先了德國的微生物學大師科霍(Robert Koch, 1843-1910)在一八八二年所提出的結核桿菌可導致人類結核病的說法。

漢生也花費了許多心力,想證明這個桿菌就是造成痲瘋病的元兇。他曾嘗試用一般的人工培養基來培養與分離這個細菌,結果沒有成功。他也曾嘗試將這些痲瘋病人的分泌物接種到兔子身上,但是卻也無法使兔子發病。既然他用盡方法都不能在其他動物身上複製這個疾病,要如何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來證實他的想法呢?於是他大膽地決定進行一項人體實驗。他取下一位病患的分泌物,將之滴入一位婦女的眼角膜上,結果這位婦女並未產生任何的臨床症狀。可是因為他事先並沒有告知這位受測婦女,因此遭到控告。一八八○年五月三十一日,他被聖喬京醫院解除了住院醫師的職位。

經過漢生的努力,他全然地改變了人類對痲瘋病的管制方法。而這些改變,都是基於他的「痲瘋病是一種傳染疾病」的理論。由於漢生不斷地推動,挪威首先在一八七七年通過了「挪威痲瘋病法案」,並在一八八五年再度修訂。這個法案規定了罹患痲瘋病的病人,必須隔離治療。而在頒布這個法案之後,挪威的痲瘋病患數目,果然開始持續而穩定地下降。例如一八七五年,挪威全國共有 1,752 個痲瘋病患,但是 25 年之後,卻只剩下 577 位了。而到了一九五○年之後,挪威沒有再出現一例本土性的痲瘋病。由於這些貢獻,他不但贏得挪威人民的尊敬,也受到全世界的推崇。而傳統的「痲瘋病療養院」一辭,也被建議改為「漢生氏療養院」,以表彰他在痲瘋病研究與防治上的貢獻。

與德國細菌學家奈瑟的公案

一八七九年初,年僅 24 歲的年輕德國細菌學家奈瑟(Albert Neisser, 1855-1916)到挪威進行痲瘋病研究,並造訪漢生的實驗室。奈瑟是德國微生物學大師科霍的弟子,後來在微生物學研究上,有許多重大的發現。奈瑟到達後,漢生不但傾囊相授他在痲瘋病研究上的心得,同時也慷慨地提供了許多痲瘋病的組織標本給奈瑟研究。奈瑟嘗試用一種由科霍新發明的染色方法來做組織染色,希望能觀察到漢生先前所宣稱的痲瘋桿菌。由於染色並不成功,於是奈瑟就將這些標本攜回德國繼續研究。

回到德國的奈瑟,立刻對這些標本重新進行染色觀察。這次他成功了,在所有的標本中,他都觀察到一種細長的桿菌。奈瑟描述道:「這些桿菌的長度,約為人類紅血球的一半,而我估計它們的寬度約為長度的四分之一。」奈瑟立刻將這個發現寫成一篇論文發表。遺憾的是,他完全沒有事先知會漢生,而且在這篇論文中,他也沒有提到漢生的貢獻。事實上,就在同時,漢生也用改良的染色法觀察到相同的桿菌。一八八一年,奈瑟再次將他的發現投稿到當時歐洲素負盛名的病理學期刊《維周叢刊》上,並且宣稱他是證明細菌可以導致人類疾病的首位發現者。

挪威人對奈瑟的舉止可是氣壞了,尤其是「奈瑟氏菌」這個名詞竟開始取代了「漢生氏菌」。受到國人的鼓勵,漢生也站出來維護他的榮譽。但他並不直接採用語言上的爭辯,而是將他自一八七○年以來的研究成果,寫成一篇綜合論文,分別以挪威文、德文、英文、和法文來發表。論文中還敘述了奈瑟在一八七九年拜訪他的實驗室,以及他所提供的協助與貢獻。他堅定地表達了他才是首位發現痲瘋桿菌的人。這場誰才是第一位痲瘋菌發現者的爭論,持續了多年。直到一八九七年,在柏林舉辦的一場國際痲瘋病研討會上,漢生被推舉為榮譽主席,漢生是第一位發現痲瘋菌的學者,終於得到舉世的肯定而塵埃落定。但是世人也公認奈瑟在痲瘋病研究上有重要的貢獻,他發現了痲瘋桿菌就是導致痲瘋病的病原菌。

事實上,奈瑟也是一位很有才華的的微生物學家,他一生鑽研皮膚疾病與性病,是首位發現導致人類淋病的病原菌的學者。奈瑟氏淋病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便是以他的名字來命名的。

婚姻與日常生活

漢生在一八七三年一月七日與丹尼爾遜的女兒史蒂芬妮(Stephanie Marie Danielssen)結婚,但是婚後僅僅幾個月,史蒂芬妮便發現罹患了肺結核,在同年十月二十五日病逝。史蒂芬妮的另外三位姊妹,也都死於肺結核。她們很可能都是受到父親的傳染而得病的。為了紀念史蒂芬妮,漢生後來還把他發現的一種低等海洋星蟲命名為漢生氏史蒂芬妮星蟲。

兩年後,一八七五年八月二十七日,漢生與一位名叫瓊安(Johanne Margrethe Tidemand)的寡婦再婚,婚後育有一子一女。為表示尊崇他的老師,他將長子命名為丹尼爾(Daniel Cornelius Armauer Hansen)。丹尼爾也是一位研究痲瘋病的專家,後來成為一位專精結核病的著名醫師,並在一九二九年成為卑爾根結核病醫院的院長。這段婚姻在他們的長子出生時,尚稱完美;但是之後,瓊安便經常抱怨漢生只顧著工作而冷落了她。甚至想訴請離婚,嫁給一位音樂家。

漢生除了醫學研究外,也對音樂、文學、藝術、宗教、生物演化、海洋生物、乃至於北極探險都有高度的興趣,並精通數國語言。他也對當時科學知識的進展有廣泛的了解。他曾自掏腰包,邀請一位丹麥籍的文學家,前來演講有關法國浪漫時期的文學。他與著名的挪威國民派作曲家葛利格(Edvard Grieg)結為好友,也與挪威最有名的劇作家易卜生(Henrik Ibsen, 1828-1906)深交。他還與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與詩人比昂松(Bjornstijerne Bjornson)往來密切。

達爾文的信徒

漢生也是一位達爾文主義的忠實信徒,早在一八七○年赴維也納遊學時,便接觸到當時引發極大爭論的達爾文演化論。他研讀達爾文的學說後,非常認同達爾文以純粹科學的方法來觀察與詮釋生物的演化過程,而不像以往的生物學家用宗教或哲學的論點來看待生物的演化問題。他發表了許多演講與文章,來推廣達爾文的演化學說,甚至還用挪威文寫了一本有關達爾文演化論的書。然而這也引發了許多神職人士的不滿,他們用激烈的言詞來攻擊漢生。但是他仍堅持信念,絲毫不受影響。

晚年與榮譽

漢生在 59 歲時(一九○○年)首度發作心臟病。接下來的歲月,一直被心臟病所困擾;多次的嚴重發病,有時迫使他不得不臥床休養。但是他仍忠於職守,設法巡視全挪威,監督痲瘋病的防治。一九一二年二月十二日,在他巡視卑爾根北方一個名叫佛洛柔的沿海小鎮時,不幸心臟病再度發作而病逝在一位朋友的家中。人們視他為對抗痲瘋病的英雄,而挪威政府也以國葬來對這位微生物學家表達敬意。此外挪威政府還在卑爾根成立了一所漢生醫學博物館(也常被人們稱呼為痲瘋病博物館),來追思懷念這麼一位在人類對抗痲瘋病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如今,這所博物館已成為當地的著名觀光景點。

由於漢生的研究,這個在人類歷史上影響重大的痲瘋病,終於有了防治之道。他一生中獲得了許多的榮譽,例如被推舉為國際第一屆痲瘋病研討會的榮譽主席(一八九七年,柏林),以及第二屆的主席(一九○九年,卑爾根)。他也是國際痲瘋病委員會的榮譽主席,以及其他許許多多學會的榮譽會員,並頒授榮譽勳章。世界各國在他去世之後也都紛紛表達哀悼與追思之情。

如今痲瘋病已不像往昔般令人聞之色變,主要的原因就在於我們已經充分了解這個疾病的成因,並且可以針對它的傳染途徑加以隔離預防;同時也有數種治療藥物可以有效地殺死痲瘋病桿菌,並遏止它的繁殖。在我們享受現代醫藥福利及免於痲瘋病的恐懼之餘,應該特別感念漢生這位微生物學家所做出的貢獻。
 
資料來源:《科學發展》2004年9月,381期,42~4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