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藝術/音樂】《電影:婚姻主題》女人中年也抓狂麥迪遜之橋的女性抉擇
文 / 陳韻琳
「麥迪遜之橋」跟電影「馬麗喬和她的兩個情人」相較,主題上有蠻多的共通點。女主角都是有夢想的人,丈夫都是根植土地的人,情人都是生活充滿變化的人(分別是船員與攝影師);情人的工作會遭遇各式各樣的人,都有非常多的故事可說,因此,情人可以滿足她們所需要的夢想。
但是馬麗喬徘徊兩者之間,時而抉擇此、時而抉擇彼,帶給自己和他人非常多的痛苦;而法蘭西絲卡,將愛深留回憶,選擇婚約。
法蘭西絲卡在面臨抉擇時曾說:「有一件事男人永遠不會懂。婚後的女人,一方面生命成長了、一方面生命停止了。她被鎖進瑣碎的人生,把自己的需要放在一邊,為的是滿足家人的需要,讓孩子成長。等家人離家或死亡,帶走了一切,女人不知該怎樣重新開始生活,她早已忘記自己要什麼,從沒人問她,她也從不曾問自己。她從不曾想過,原來她還可以碰到如此美妙的愛情。」
是的,婚後戀愛發生了。但是若選擇跟這戀愛的人結合開展婚姻呢?是否會發現,其實也不過如此,跟原來的一樣?「麥迪遜之橋」採用的主觀女性觀點,引發非常多女性觀眾的共鳴,很多女性都贊同女主角放棄情人、留住婚姻的選擇,認為即使跟情人走,一旦結婚,大概跟現在的結局差不了太多,不過,多半女性觀眾對女主角婚後的感受,都有蠻多的共鳴。
「麥迪遜之橋」,是1995年蠻賣座、也引發蠻多討論的電影。
關於女性外遇,但選擇留在婚姻中,還有另一部電影「外慾」(Facing Window,義2003),這部電影,女人離開情人回到婚姻,關鍵是女人在情人家,從窗戶看向自己的家時,(他們是鄰居),驚覺,其實他的丈夫為家很盡責,她的婚姻其實很不錯。
這是纏進沒完沒了的瑣碎生活與夫妻間沒完沒了的小衝突小吵架後,脫身離開自己的家庭婚姻,從旁觀的角度看自己的婚姻時,生發出來的反省。向自己的家敞開的一扇窗戶,可以讓自己成為觀察的旁觀者,窗戶給了另一種角度的觀察與反省,這是這部電影最優秀之處。
因此,電影「外慾」描述,當情人離開時,女主角掙扎半天,還是衝下樓梯,想送他一程。而後,她將這沒發生性關係的婚外情放在心裡,永遠的懷念。
這兩部電影相較,可以看出來,「麥迪遜之橋」將主題設定在傳統女性的犧牲奉獻與掙扎,而「外慾」,女主角已不再是傳統女性,電影也不只是處理婚姻問題,而是將女性外遇的不倫之戀,跟同性戀作了關連,處理的議題,已遠遠脫離傳統家庭主婦的困境,議題更寬廣多元,也更具有現代感了。
片名: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1995
導演:Clint Eastwood
主演:Clint Eastwood、Meryl Streep
電影「麥迪遜之橋」(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就電影的藝術形式來講,並不比我其他談到的跟婚外情有關的電影來的出色,但它卻非常容易引發女性、尤其是家庭主婦的心理共鳴,主要的原因是,它是用著書信體自我告白的方式,跟子女處理一樁秘密。信件一開始幾句話,就已經讓觀眾無法自外的,一如電影中她的子女,得要進入她的心靈世界:「年紀越大恐懼越少,現在,我很希望我的子女知道真正的我到底是誰。不管孩子表現的怎樣,要讓父母愛孩子都是很容易的;但反過來說,當孩子知道某些父母不為人知的秘密,孩子是否也能做到繼續無條件的愛父母呢?」
這幾句話是個充滿情感的邀請,邀請觀眾們聽寫信者感性的回憶,也邀請觀眾們感性的聆聽。觀眾已預備好要跟寫信的人重走一段歷史,不是用著局外人的態度,而是成為陪伴者。此外,信上一開始就說,希望子女能一齊看,因為她不認為兒子可以從女性的立場理解她即將要說的故事,他需要女兒的幫助。於是,敘述者又把聆聽者陪伴者,縮小範圍成為女性。電影一開始這樣的手法處理,是很成功的。 因為的的確確看完這部電影後,女性觀眾們情感都被牽動了,很能共鳴、很能同情與理解。
兩個都已結婚的兒子女兒,在母親過世後,發現母親遺書中竟提出要火化、並將骨灰灑在麥迪遜鎮上的洛士蒙橋,她不打算跟父親同葬。子女都不相信。為了尋找這古怪遺言背後的原因,他們找到了母親深鎖起來的箱子,在箱中發現母親除了父親之外、另外有一個男人,母親像保藏珍寶般保護著這個回憶。
兒子果真火冒三丈,但女兒則是嘗試展讀母親寫下來的故事。
在兒子十七歲、女兒十六歲那年,母親法蘭西絲卡生命中有了另一個男人,他出現時,父親正好帶兒女去參加市集的小牛比賽,那隻小牛是女兒嘉蓮辛辛苦苦養大的,她很在乎這個比賽。法蘭西絲卡說:「其實我真的很希望他們趕快走,讓家中只剩下我。」
法蘭西絲卡無怨無悔的照顧這個家已經很久很久,她知道每個人的需要是什麼,但是,家人們卻太習慣她的照顧,因此往往忽略了她也有需要。因此,僅管她一再表達她很討厭門砰砰的開開關關,老公和兒子照樣甩門發出砰砰聲,儘管她正在聽著自己喜歡聽的音樂,女兒卻毫無所覺的轉頻道聽她要聽的。
只有他們離開,她才能休息,不用再拼命滿足家人的需要,她可以好好的只滿足自己。
父親兒子女兒離家後,那個男人出現了,他是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名叫羅勃,他想要找洛士蒙橋。法蘭西絲卡發現很難用口說清楚方向,決定親自帶他去,當他隨手摘了一把野花來送她當作道謝時,法蘭西絲卡因為太久沒人送花給她而錯愕,他見她沒立即接,問:「我這種道謝法過時了嗎?」法蘭西絲卡突然想惡作劇,說:「不,是因為這些野花有毒。」羅勃以為是真的,倉促丟掉花,法蘭西絲卡大笑,然後道歉她不知為何突然想惡作劇。
他倆是這樣熟起來的。法蘭西絲卡便邀他回家晚餐。
這個攝影師有法蘭西絲卡好奇、羨慕、嚮往、又懼怕的生活方式,是她年輕時曾有、婚後已經放棄的夢。他去過好多地方,甚至法蘭西絲卡幼年成長的家鄉、義大利一個非常小的小鎮巴利。當法蘭西絲卡聽說他只是因為巴利景色優美就臨時起意下火車,非常驚訝:「你不認識任何人,只是因為風景美麗,就下火車?」儘管羅勃去過這麼多地方,麥迪遜這個小鎮對他來說卻一如巴利,他聞得到麥迪遜鎮的特殊味道,而法蘭西絲卡住在這裡這麼久,早已沒有感覺了,所以,從他的描述中重新再看麥迪遜,它竟變成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小鎮。
羅勃長年旅遊,生活哲學就是將「改變」當成自然法則,法蘭西絲卡生命當中唯一一次激烈改變,就是為了理查從義大利到愛荷華,婚後她一直窩在這個家,孩子出生後連教書都放棄了,因此她變得懼怕改變。攝影師聽得出來,她描述丈夫:「他很愛乾淨、很願意照顧小孩,負責任,是個完美丈夫」描述小鎮:「這兒很安靜,大家守望相助。」措辭背後,有某種不滿足。於是攝影師追問:「可是呢?」法蘭西絲卡終於坦承:「可是,這不是少女時代的我所夢想的。」羅勃體貼回應說:「儘管夢想無法實踐,有夢想總是好的。我知道妳的感受。」當法蘭西絲卡問:「你習慣刺激生活了,現在在這荒僻地方跟一個家庭主婦談話,會不會覺得沈悶?」羅勃說:「這裡並不荒僻,我也不覺得沈悶。」
法蘭西絲卡身上一樣有羅勃渴望的夢。他離婚,是因為太少在家,但他當年結婚,卻是因為她想要個家,他想要個根。家與旅遊天涯是衝突的。他無法放棄旅遊攝影,他喜歡這份工作,這種生活方式,像個世界公民,四處都有朋友,認識不同的人,聽不同的故事。但是,家,仍舊是牽扯他的另一個夢。
法蘭西絲卡問:「你後悔離婚嗎?你後悔沒有家嗎?你怎能只靠興趣決定你的生活呢?」羅勃反問:「妳願意離開妳老公嗎?」
氣氛立刻僵住了。他倆都不能承認正在懷疑的事。
「你讓我感覺自己很笨。」她說。
羅勃決定告辭,並說:「這是一個完美的晚上。」又道:「不要欺騙妳自己,妳並不愚蠢。」
羅勃將法蘭西絲卡的少女夢想激起了,她那晚讀著葉慈的詩(他也是羅勃喜歡的詩人),無法忘懷白日的種種,她不想就此跟羅勃告別,於是她夜半開車去洛士蒙橋貼紙條,跟羅勃說,拍照完再來晚餐。次日羅勃看到了字條,竟打電話邀她陪他去拍照。她像是戀人要赴約會一般,還出門買了一件洋裝,跟自己說:「我好久好久不曾為自己買過衣服了。」
那天他們承認他們戀愛了。他們並且有了性關係。之後,法蘭西絲卡說:「你帶我走吧。帶我到你去過的地方。」「那就去巴利好不好?」羅勃充滿情感的說,因為那也是她成長的地方。法蘭西絲卡說:「跟你在一起我像是另一個人,但是,更像我自己。」
他們共處了快樂的兩日,而後,法蘭西絲卡的老公和孩子要回來了,法蘭西絲卡好掙扎,她知道他四海為家,既不是神父,也四處有過過夜的女人,是否每次的相識與分手都是例行的模式?他們的情感對羅勃來說有沒有特別的意義?他走後她怎麼辦?還能見面嗎?不見面時怎麼聯絡?不聯絡時怎麼想像他?她質疑羅勃怎麼可能不怕寂寞、也不需要人?
羅勃跟她說,他們之間沒有「例行的模式」,因為過去沒發生過這種愛情,然後說:「不是我選擇離開,是妳選擇留下。我不敢需要妳,因為我得不到妳。妳讓我覺得,原來我過去浪跡天涯攝影,就是為了今朝能遇見妳。妳為何不決定跟我走?」
羅勃的請求,使法蘭西絲卡站在「跟羅勃開始新生活」的角度思考,但她有了不同的掙扎:會不會跟羅勃在一起久了,就不再相愛?羅勃能因她不再浪跡天涯,喜歡根、喜歡家?這樣的羅勃,她還會愛嗎?她能放棄理查和兩個女兒嗎?她忍心讓理查和孩子在這保守的小鎮被人指點議論嗎?她忍得住思念?會不會因著思念,她開始怨怪羅勃?
「我怕我跟你走,一切就都錯了。」
羅勃卻很堅定:「我們只會比妳現在更幸福。我們遇見了別人追求一生追求不到的愛情,很多人都已不相信有這種愛了。現在我們得到了,妳卻要放棄?」
法蘭西絲卡說:「我不是要放棄,我是要永遠保有它,我若跟你離開,我就會失去,因為你會改變,我也會改變。」
最後法蘭西絲卡選擇留下。
羅勃要離開小鎮時,還刻意讓自己的車跟理查的車一前一後,他故意把法蘭西絲卡的項鍊繞在後視鏡上給法蘭西絲卡看到,意思是要她把握最後的機會,換一輛車,選自己所愛、過完全不同的人生。法蘭西絲卡握住車把,幾乎要跳車,但還是鬆手了,她看著羅勃的車離開,然後在車上哭。理查完全莫名其妙,但關心的問:「妳怎麼了?」
她陪伴理查直到理查過世。理查死前說:「我知道妳有夢想,我很抱歉沒有讓妳實現夢想。我愛妳。」
理查死後,法蘭西絲卡想聯絡羅勃,但時日太久,羅勃已離開國家地理雜誌,不知所蹤。理查死後三年,羅勃過世,他的律師將他的遺物寄給法蘭西絲卡,包括她送他的項鍊,他的照相機,還有他們共處四天的、整理的清清楚楚的照片,以及那個她邀請他次日繼續共進晚餐的便條。羅勃一直在懷念她。
法蘭西絲卡將這些、加上她那天買的洋裝(之後她不曾再穿過),一齊鎖進櫃子裡珍藏。
這就是為什麼她要讓自己火化、骨灰灑在洛士蒙橋,因為羅勃的骨灰也灑在這裡。
她在信中跟兩個兒女說:「不知道我選擇留下,家人有沒有感受到這選擇背後的美好?」
她的兒女的感受是什麼呢?
女兒在讀信途中說:「我的婚姻不快樂,史提夫是個好人,但他不該結婚,尤其不該跟我結婚!」又道:「我一直不離婚,是因為母親教育我要尊重婚約。」但等她信唸完,明白了母親的心事以後,她選擇離開這不幸福的婚姻。這意味下一代女性跟上一代女性,面對不幸福的婚姻,已經選用不一樣的態度,下一代是更強調自主性與決斷力了。
法蘭西絲卡這封信最終也取得了兒子的諒解,兒子曾在讀信途中曾憤怒道:「我覺得她背叛父親,也背叛了我。」但他最後是趕緊跑到妻子身邊擁抱她,問她:「妳快樂嗎?這婚姻讓妳快樂嗎?我作的夠不夠好?」
兒子讀信後醒覺到,妻子婚後幸福與否,至少一半取決於他。這意味,下一代男性從上一代的心路歷程中,學會了讓自己成為重視妻子感受的好男人,不再以男性為唯一的世界核心了。
因此電影最終是肯定了法蘭西絲卡留在婚姻中、並於死後跟子女坦承相告她這一生的決定,對子女來說,這選擇背後的的確確是美好的,他們能因此站在母親的人生經驗中,審視自己的現在,並努力更新改變。願意留在婚姻中的法蘭西絲卡,最終成為兒女人生的祝福。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