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02 19:11:49 落葉之楓

【生活/環境/民俗】酒癮會遺傳嗎?

 

酒癮會遺傳嗎?
‧科學人 2007/05/04
長久以來我們就知道,沉溺杯中物的習性具有家族遺傳。對某些人來說,那只不過是給這個複雜習性的昭彰惡名,多添上一筆罷了;但對科學家而言,卻顯示酒癮背後存有某種可以代代相傳的基因組成,讓人容易染上這個毛病...
【撰文╱能柏格、彼拉特;翻譯/潘震澤】

找出讓酒癮基因,將可對症下藥,並幫助高危險群做出聰明的人生抉擇。

(科學人/提供)

 

 

 

 

 

 

 

 

長久以來我們就知道,沉溺杯中物的習性具有家族遺傳。對某些人來說,那只不過是給這個複雜習性的昭彰惡名,多添上一筆罷了;但對科學家而言,卻顯示酒癮背後存有某種可以代代相傳的基因組成,讓人容易染上這個毛病。

過去10年來,隨著鑑定及分析基因功能的科技進展,研究人員也越來越能夠掌握像是藥物濫用以及成癮等複雜毛病的生物學根源。他們具備的本事,包括在廣大族群中檢視遺傳的形態,以及調查每個人基因組當中成千上萬個微小變異,因此能夠找出對某人的生理及罹病風險具有或大或小影響力的特定基因。

酒癮與許多其他的人類疾病類似,成因不只一端,自然也不全然由遺傳造成,但基因卻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對於身體與大腦的運作,它們之間以及與個人人生經驗的互動,從而產生了讓人免於或易於上癮的不同作用,基因都有影響。要釐清這些作用是件困難的工作,到目前為止,經鑑定出跟酒癮有關的基因還不滿一打,可確定的是,仍有許多基因有待發現。

這些已知基因的各式變異,對某人是否容易對酒精上癮只有些微的影響力,但由於這些基因變化在人類族群中相當常見,它們還可能影響了飲酒習慣、其他癮頭或不良行為,以及抑鬱與焦慮等毛病。因此,找出參與酒精反應的人類基因,並了解其作用,將使我們更了解許多不同的疾病。如果曉得是哪些生物反應,造成人類對酒精上癮並沉迷其中,也將有助於挑選現有療法及設計新法,以破除這項惡習。

人類變異的線索

人類基因產生了約10萬種不同的蛋白質,每一種不是直接影響了身體與腦子的日常運作,就是調節了其他基因的活性;因此,基因對人體生理的影響,可是巨大無比。在發現了第一個可影響酒精成癮風險的基因之後,基本生理變異與某人是否容易對酒精上癮之間具有強烈相關,就更為清楚了。

數十年前,研究人員著手研究在華人、日本人或其他東亞人士常見的酒後臉紅現象。對飲酒容易臉紅者所做的抽血檢查,發現酒精分解產物「乙醛」的濃度增加了,因而造成了皮膚發熱、心悸及虛弱等不舒服感。到了1980年代,研究人員找到了引起這項反應的禍首,是某個參與酒精代謝反應的酵素:醛脫氫;最終,也發現了攜帶該酵素編碼的基因ALDH1。該酵素的作用是分解乙醛,但在飲酒容易臉紅的人身上,由於該基因DNA編碼的些許變化,使得酵素作用較為緩慢。這些人在飲酒後,會有乙醛在體內堆積;而高濃度的乙醛可能具有毒性。

之後的研究發現,這項ALDH1基因的變異在亞洲人當中相當普遍:44%的日本人、53%的越南人、27%的韓國人、30%的華人(漢人則高達45%)帶有這種變異,然而在歐洲人後裔則屬罕見。可以想見,擁有這種基因變異、造成乙醛代謝緩慢的人,對酒精上癮的風險也較低,可低達1/6,這也是基因變異能讓人免於染上酒癮的例證之一。

此外,也有人研究分解酒精的其他酵素,譬如在酒精轉換成乙醛的過程中,負責第一步反應的醇脫氫(ADH),看它們對酒精成癮的影響力。事實上,醇脫氫是由一整個基因家族製造,其中每個基因都影響了這個酵素的不同性質,但以ADH1及ADH4這兩個基因群對酒精的代謝最為重要。最近,我們對某個歐裔美國人族群所做的研究提供了顯著證據,顯示ADH4基因群當中的變異,強化了該族群成員染上酒癮的風險。至於這些ADH4基因的變異如何影響酒精的代謝,仍屬未知。

酒精成癮的遺傳成因複雜,代表有多重基因的參與。若想要通盤了解造成這個毛病的來龍去脈,必須要先釐清這些基因彼此之間以及與個人環境之間的互動。人相當複雜,造成酒癮的方式也五花八門,特別是在起始的階段,但到了酒癮後期的臨床症狀就都差不多了。因此,在研究酒癮的生物學時,研究人員必須對這個毛病仔細定義,譬如要分辨清楚:患者是真的對酒精產生了依賴,或只是濫用而已,後者在醫學上是較不嚴重的症候。

無論是針對酒精還是其他物質的成癮,一項廣為精神科醫師使用的診定準則,是使用者在過去12個月內,出現至少三項下列症狀:承受得起大劑量、出現戒斷反應、無法控制該物質的使用、想要停用或減量時得耗費心力、花大量時間在這項活動上、放棄其他活動,以及無視身心出現問題仍繼續使用等。符合這些準則的人,通常在其家族中也有多起酒癮的例子。由於有這些人士的志願參與,我們和其他研究人員著手將病人的症狀與其生理根源,以及最終的禍首—基因連在一起。

的確,在尋找可能影響個人酒癮風險的基因時,有個重要的策略是檢視「內表現型」,也就是從外表看不出來但卻可以量測的身體特徵(表現型)。針對患有複雜疾病的人群,研究某些內表現型的型態是否更為常見,可判斷該毛病的風險是否與特定型態有關。這種想法所根據的假設,是內表現型要比行為症狀還更能揭示病症的生物學基礎,因為它們代表的是與基因變化更密切相關的基本身體特徵。雖說這種研究複雜行為的做法,在1970年代就由研究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科研究人員提出,但最近以現代工具來評估生物反應以及分析基因資料時,卻更加證明了這項做法的價值。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2007年5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