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經營管理 .書名:你該怎麼讀商業書?
▼五分鐘摘要:很可惜,天下沒有真正所謂的「成功之道」!
成功經營企業的道理,其實非常不容易掌握,不是大多數商業書、大師和著有暢銷書的學者告訴我們的那回事。
即使這些商業書作者之中有很多都立意良善,努力把一家企業的成功經驗,總結出成功之道,但是他們提出的都是達成高績效的捷徑,而這種捷徑現實上根本不存在。要成功,絕對不能只把對其他企業有效的方法,硬生生套用在自己的產品和員工上,反而必須自己深入思考,採取更睿智、更周全的作法。
要成功經營企業,絕對沒辦法靠生搬硬套。所謂生搬硬套就是,完全套用對其他企業有效的作法。在商業環境中,有下列最常見的迷思,如果有人相信生搬硬套可以讓自己成功,那麼這個人的觀念一定是受到至少1項迷思的影響:
1 月暈效應
我們可以一再從各種財經新聞的報導中,發現月暈效應這種現象。如果某家企業的獲利豐碩、營業額成長,大家好像就會自然而然認定,這家企業的文化一定是有力而活躍的;領導人一定是傑出而有遠見的;產品品質一定是絕佳的,而且供應鏈的效率一定是極高的。同樣地,只要某家企業宣布獲利衰退的消息,大家就會認定,這家企業一定是內部失和、溝通不良,而且公司上下士氣低落。人類因為天性使然,往往會根據自己認為可靠的些微線索妄下結論。
2 單一解釋
人天生就會為企業績效尋找單一解釋。我們會自然而然認定,成功只有一個原因,只要確實歸結出這項要素並透徹了解,不論什麼公司、什麼產業,都可以運用這項要素獲致成功。這聽起來實在太有吸引力,讓我們不禁要說服自己,成功背後一定有重要的秘訣,只要能夠理解這項秘訣並且熟練運用,就一定能夠成功。
問題是,不論企業達成什麼樣的傑出表現,能夠成立的合理解釋一定有非常多種。影響企業績效的原因非常多,我們很難確切指出,某項特定因素貢獻了多少績效;另一項完全不同的因素,又貢獻了多少績效。即使嘗試控制各種外在因素,企業內部還是可能發生許多狀況,而這些狀況最終都會影響績效。
3 絕對績效
企業績效跟競爭對手無關,企業只要改善原有作法,都會成長茁壯,不管競爭對手採取什麼作法。
有些評論者喜歡營造假象,讓人誤以為企業績效跟競爭對手無關。在這種觀念之下,企業經營是成是敗,完全看企業自己的所作所為。只要作法適切,就會成長茁壯;如果策略、執行、文化或發展重心等面向不適當,想當然爾就會一敗塗地。
在競爭激烈的經營環境中,沒有什麼必勝公式可以生搬硬套,這個道理是無庸置疑的。雖然這乍聽之下或許頗令人失望,但是這正顯示出,策略思惟具有無與倫比的必要性。如果成功不是因為作了各種艱困判斷,而是按照檢查表查核這麼簡單,那麼各企業的高階主管就沒資格坐領高薪。沒有必勝公式,其實是好事,不是壞事。
換句話說,要能釐清作為與結果,並且根據決策形成的過程來評斷決策的優劣,不要根據暨成事實來分析。
只要能夠採取這項步驟,持續調整自己的決策流程,應該就可以在未來有更好的表現。
>>>更多內容 ~ 請見《大師輕鬆讀》5/10出刊第227期:〈你該怎麼讀商業書?〉
▼大師名言
※「成功和失敗往往只有一線之隔,而且差距絕對沒有表面上看來那麼巨大,那麼持久。」——湯姆‧李斯特 《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經理人最重要的角色就是,營造適切的環境,讓員工抱著滿腔熱忱,努力在市場上追求勝利。要營造並且維持這種熱忱,恐懼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恐懼競爭、恐懼破產、恐懼犯錯以及恐懼失去一切,都會是強有力的激勵因素。」——安迪‧葛洛夫 前英特爾執行長
▼選評資料來源
※本期電子報摘錄自《大師輕鬆讀》05/10出刊第227期:〈你該怎麼讀商業書?〉(The Halo Effect)
《大師輕鬆讀》全球中文版由BusinessNews Publishing Ltd.授權台灣大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大師輕鬆讀第22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