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19 13:53:37
落葉之楓
【藝文賞析故事】編寫春秋
孔子從魯哀公十一年回國以後,對恢復周代文化,典章,制度的主張,並沒有改變。所以利用空閒時間,整理古舊的書刊,最重要的是編寫春秋。春秋是魯國的歷史,記載兩百四十二年間,魯國所發生的大事。在文字裡面表達了他自己的政治主張,並不完全是客觀的紀錄,有的保留,有的刪除。他曾經把做春秋的事,向學生們說:「後世的人讀了我這本書,就可以知道我是怎麼樣的一個人。但是也可能有人因此而責備我的。」
據說在孔子時代,官府的圖書館裡,保管了很多詩歌,一共有三千多篇,孔子整理之後,只留下三百零五篇,分成三類。風是各國的民歌,雅是批評時政的歌,而頌是敬天法祖的讚詞。這些詩輯成留傳到現在,就是我們常讀的詩經。
他又把三千兩百四十篇古書,刪成一百廾篇,演變成現在的書經。書經包括唐堯至周朝之間的訓誨誥命,可惜在秦始皇時代大部分被焚毀了禮經舊稱三禮,周禮和儀禮,大體上是周公時代完成的,而禮記則是儀禮的釋義,由孔子口述,弟子們筆記而成。孔子所提倡的禮,並不注重形式,要在合乎人情,通達可行,才能進於太平之治。
至於樂經,漢朝以來己不見有單行本,可能毀於秦始皇的暴政,如今只在禮記中,還保存樂記的一篇,很難看出原貌了易經是孔子希望大家努力研讀的好書,他認為讀過易經以後,可以明白天人之間,吉凶消長的道理,進退成敗的原因。不過他也說過,易經很難讀,大概要在五十歲以後,才能體會易經的精義。
來源:中華文化天地
+++++++++++++++++++++++++++++++++++++++++++++++++
上一篇:【藝文賞析故事】孔子之學說
下一篇:【藝文賞析故事】至聖先師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