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健康你我他】胃食道逆流
胃食道逆流
來源:自由時報 文/高銘海
「醫生啊!我火燒心啦!」經常在門診聽到患者訴說心凹處灼熱,有如一把火在燒,甚至往上延燒到喉嚨,有時伴隨胸腹疼痛與嘔酸水。
說穿了,這類患者的症狀,就是典型的胃食道逆流性疾病。這種疾病說來好治,但卻容易復發。
胃食道逆流性疾病的主因是,胃內的食物或胃液被反流,或逆流至食道,而造成各種不適。近年來,內視鏡對此一疾病的認識與診斷的進步,以及治療藥物藥效大幅提升的情況下,胃食道逆流性疾病已不是什麼特殊疾病。
根據筆者20年的臨床觀察,這類患者,有明顯增加的趨勢,藉由內視鏡的診斷與有效藥物的治療,一般患者的反應是:好很多了,不過藥停沒多久,相同症狀又來了!
由於食道與胃交接處有一圈肌肉,稱為「下食道括約肌」,能允許食物及口水進入胃部。當平時非進食或吞嚥狀態時,此括約肌以緊密的狀態維持著,使得胃內容物不致反流至食道,即便有少數反流,也可藉由食物及口水中和胃酸,再藉由食道的蠕動,將食物推入胃內,維持著括約肌以緊密的狀態存在。
胃食道逆流性疾病患者因下食道括約肌可能無法適當的發揮閉鎖功能;也可能因為某些食物或藥物所致,以至於鬆開,而造成胃內的食物或胃液被反流,或逆流至食道,這些含酸的胃液將使得食道壁受損,而發生心灼熱感及胃酸逆流等症狀。
除前述症狀外,耳鼻喉科的咽喉炎與鼻竇炎;胸腔科的慢性咳嗽、氣管炎、氣喘與失聲都可能與此病有關!表現的症狀也可有喉嚨灼熱、喉嚨異物感、腹脹、噁心、呼吸困難等,因此,一旦胃食道逆流性疾病症狀消失,有可能上述相關疾病與症狀也跟著消失。
根據統計,長期的胃食道逆流性疾病患者大約有0.5%的機會產生食道癌,因此,假使有相關症狀,做胃鏡檢查是必要的,除了鑑定胃食道逆流性疾病的程度以外,必要時,也可做切片,以便早期釐清食道癌。
藥物以胃酸的控制最重要,也可配合蠕動促進劑,以達到閉鎖下食道括約肌的目的,藥物治療一般效果均不錯。
不過患者需注意,某些食物可能會導致胃食道逆流性疾病的程度加重,例如咖啡、巧克力、汽水、可樂、辛辣、高油脂物、碳水化合物、薄荷、柑橘、番茄、全脂牛奶及洋蔥等,應視個人症狀程度而避免。
躺下時,胃與食道呈水平,容易誘發症狀,若有症狀產生,睡前3小時應勿進食,或將床頭墊高15公分。 若身體過重,應減輕體重,以減低腹壓,同時也要避免大吃大喝的情形出現。
若抽菸者應少抽,甚至戒菸及戒酒,衣物不要過緊,以免腹壓上升。
(本文作者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消化內科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