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藝術/音樂】古典樂曲解說柴可夫斯基 弦樂六重奏曲,佛羅倫斯的回憶,作品70
古典樂曲解說
柴可夫斯基 弦樂六重奏曲,佛羅倫斯的回憶,作品70
與管弦樂作品相較之下,柴可夫斯基的室內樂作品數量真的很少,除了三首弦樂四重奏曲及一首A小調鋼琴三重奏曲而外,再來就是這首弦樂六重曲。
以柴可夫斯基擅長於動人的旋律、豐富的配器色彩及強烈的對比此種條件下,管弦樂曲當然是較容易發揮的作曲型式。事實上,當時的俄國音樂也有此傾向,若非來自德奧地區等西方世界的後裔,鮮少有人在致力室內樂的發展。
這首六重奏曲的創作源起是在1886年時,柴可夫斯基獲得聖彼得堡室內樂協會(St. Petersburg Chamber Music Society)授予榮譽會員,他即承諾將創作一首樂曲以示回報。
為了增加上台人數,同時更便於施展他在色彩變化之所長,柴可夫斯基決定譜寫弦樂六重奏曲而非弦樂四重奏曲。
雖然柴可夫斯基於1887年即展開創作此曲的工作,然而卻直到1890年,當他在義大利佛羅倫斯譜寫完歌劇「黑桃皇后」(The Queen of Spades)後,才又繼續完成了這首六重奏曲。
由於此曲慢板樂章的主題是他在創作歌劇時所寫下,也因此讓這首六重奏曲有了「佛羅倫斯的回憶」此一標題。除此之外,這首作品的本質與義大利無關,所聽到仍是柴可夫斯基那充滿俄國風味的獨特樂音。
第一樂章Allegro con spirito 有精神的快板,樂曲從一開始即充滿著活力,樂器間的合奏顯得十分熱鬧;第二主題則富有流動性,並且以不同層次創造出豐富的變化。
第二樂章Adagio cantabile e con moto – Moderato 流暢如歌般的慢板—中板,由第一部小提琴及第一部大提琴應和著奏出的旋律,正是此曲標題的由來。其他聲部如吉他般撥弦的伴奏,展現出義大利小夜曲的風貌,最後在第一部中提琴的旋律聲中結束。
接下來中段的部分則彷彿在情朗的好天氣中突然下一陣小雨,然後很快地再次由大提琴奏出開頭優美的旋律。
第三樂章Allegretto moderato 中庸的稍快板,這是具有俄國舞蹈風味的詼諧曲樂章。在速度未曾改變的情況下,調整音型後,卻使大家聽到如疾奔的中段,更增樂曲的生動。
第四樂章Allegro vivace 活潑的快板,依舊是民族色彩鮮明的旋律,然而在伴奏的部分則有著拿波里舞蹈的節奏。接下來的部分則運用了許多對位法寫成。
本樂章從頭到尾可說一直維持著高亢的情緒而無冷場。
來源:印象三重奏團 陳方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