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藝術/音樂】古典音樂家的介紹蕭邦、帕格尼尼、孟德爾頌。舒曼、莫札特
古典音樂家
蕭邦 Frederick Chopin (1810-1849)
著名的波蘭音樂家蕭邦,不但是個傑出的鋼琴家也是一個鋼琴作曲家,為我們留下許多優美好聽的曲子,因此被稱為「鋼琴詩人」。
他七歲時就已經在音樂會中嶄露頭角,十歲開始作曲,二十歲時他離開波蘭到德國、奧國、法國演奏。但也在他旅行途中,波蘭革命失敗,俄國人佔領波蘭,所以他就再也沒有回去,但我們可以從他的作品中聽到他的思鄉之情。
22歲那年他在巴黎舉行首次音樂會,轟動了全巴黎,當時李斯特、孟德爾頌也都去欣賞。之後在巴黎的日子裡,他受到音樂家、畫家、作家的歡迎,也是沙龍音樂會的熱門人物。
1836年因李斯特的介紹,認識了女作家喬治.桑,且很快就陷入情網,兩年後(1838年)他們倆一起到西班牙的馬約卡島渡假養病,因為此時的蕭邦已經患有肺病。
這段與喬治.桑一起生活的日子裡,他作出「雨滴」前奏曲及「A大調軍隊波蘭舞曲」,然而他們之間的關係一直到1847年才終止。
後來他又回到巴黎演奏、作曲、教琴,1848年1849年他到倫敦表演,使他筋疲力盡,1849年他39歲時,死於肺病。
++++++++++++++++++++++++++++++++++++++++++++++++++++++
帕格尼尼 Nicolo Paganini (1782-1840)
1782年10月27日出生在義大利熱內亞(Genoa)的小提琴家與作曲家帕格尼尼,父親是個碼頭搬運工人,家裡有著五個孩子要養所以並不富裕。
但是Nicolo五歲就開始學習曼陀林,七歲時轉而學習小提琴,當時他的父親要求他要天天從早練到晚,如果他不認真練,甚至小Nicolo還會挨餓,可憐的Nicolo那時唯一的支撐力便是他的母親,她總是告訴他,她曾經夢到一位天使告訴她有一天小Nicolo將會非常成功。
而小Nicolo也真的非常不負眾望地在小提琴方面漸露頭角,十一歲便開始他的演奏生涯。16歲時寫出他那有名的「二十四首隨想曲」,這二十四首曲子至今仍然是小提琴曲目中的極品,且是幾乎每場比賽中必訂的曲目之一。
他的演奏技巧照記載形容:有如神出鬼沒、光彩炫目,因此當時Nicolo Paganini轟動整個歐洲。
傳說中他曾以靈魂賣給魔鬼,才能有如此傳奇之演出,也曾有人看到他手把琴弓放在弦上要拉奏的那一剎那,火花四射…。不管這些傳聞的真實性有多少,但不難想像他的確是造成當時一股「帕格尼尼旋風」。
晚年的他因身體不佳而減少了演出,但是他還曾從事一個新的冒險 - 經營賭場,但是後來被他的朋友所背叛,捲入一場法律糾紛而被迫關閉並且在金錢上也遭受嚴重損失。
他平常多半演奏自己的作品,但這些曲子在他生前很少被出版,很多曲子也流失掉了。不過他的作品常常給予後人許多靈感,像李斯特 (Franz Liszt) 就以他的隨想曲中的主題作了六首鋼琴練習曲,不過其中包括一首是採自他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的曲調而作成的「鐘」練習曲(La Campanella) 。
而布拉姆斯也用了他的主題作了兩首變奏曲,舒曼寫下十二首練習曲。拉赫曼尼諾夫(Sergie Rachmaninoff)更以他第24號隨想曲的主題作出那有名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Rhapsody on a theme by Paganini),之後這首樂曲的第十八變奏還被電影「似曾相識」當做主題曲之一,而今真是首家喻戶曉的樂曲,您可知這來源還得追溯到1798年呢?!
推薦您可以去聽聽他的24首隨想曲(Michael Rabin演奏),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及李斯特的「鐘」。
+++++++++++++++++++++++++++++++++++++++++++++++
孟德爾頌 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
平常我們常常聽到的都是音樂家一生貧窮,不過這絕對跟孟德爾頌扯不上關係。他的名字Felix就是幸福、快樂的意思,或許這個名字也的確為他帶來許多好運!
他1809年2月3日出生於德國漢堡,他的父親是位銀行家,母親的家境也非常優渥,彈了一首好鋼琴,並精通四國語言。由於這樣的家庭,孟德爾頌自幼便學習音樂,且專心的以音樂為職業,為初期浪漫派的音樂發展有著非常大的功勞。他三歲時,全家遷居柏林,他便在這裡長大。
自小他便顯露出音樂方面的才華。9歲第一次公開演出,11歲開始作曲。不過,真的很少人能有這樣的幸運,因為他們家還聘有一個私人的管弦樂團,也之所以他能隨時聽到他自己早期作品的演出,而且還是有職業水準的呢!同時這些演奏者也會提供一些指導及批評,這對於一位音樂工作者,是非常好運且難得的事。
他17歲在完成了「仲夏夜之夢」序曲(Overture of Midsummer Night's Dream)。
孟德爾頌除了他音樂作品上的貢獻外,他還有幾件值得提及的事:1829年他不顧當時音樂權威的反對,親自指揮演出巴哈(J.S. Bach)的馬太受難曲 (Passion According to St. Mathew)。這是巴哈死後79年第一次被公開演出。
因為這次的演出,使得大家開始注意巴哈,巴哈的音樂也逐漸在世界各地的音樂會中被演出。
1835年他受邀擔任萊比錫布商大廈(Gewandhaus)管弦樂團指揮。1842年他成立萊比錫音樂院,這所學校後來成為歐洲重要的音樂學校之一。
他著名的作品包括:樂劇「仲夏夜之夢」、神劇「以利亞」、「宗教改革」(Reformation)交響曲、「義大利」(Italian) 交響曲、「蘇格蘭」(Scottish)交響曲、「芬加爾山洞」序曲、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及多首「無言歌」(Song without Words)...等作品。
孟德爾頌最後積勞成疾,又因他最親密的姐姐Fanny過世,受不了打擊,於1847年死於萊比錫,享年38歲。
+++++++++++++++++++++++++++++++++++++++++++
舒曼 Robert Schumann (1810-1856)
德國作曲家舒曼,出生於德國Zwickau,家人原先期望他能夠成為律師,送他到萊比錫大學讀法律。但是念到一半,因為無法忘情音樂,就拋棄法律改學音樂,希望自己能成為一位鋼琴家。
舒曼自20歲左右開始跟隨維克(Friedrich Wieck)學習鋼琴與和聲。22歲那年,因他右手的無名指受傷,所以讓他無法繼續演奏,只好放棄成為鋼琴家的願望,專心於作曲。
舒曼寫了許多鋼琴曲,尤其在與老師維克的女兒,克拉拉.維克交往後,更是常常寫作樂曲讓琴藝極佳的克拉拉彈,兩人在不顧克拉拉的父親反對的狀況下於1840年結婚。
1841年,舒曼的「第一號交響曲」在孟德爾頌的指揮下,於萊比錫演出,獲得成功,而這個成功,也大大的鼓舞了舒曼。而且因著克拉拉的鼓勵,讓舒曼的創作靈感更加豐富,除了交響曲,他也開始寫協奏曲、室內樂。
克拉拉也是舒曼音樂最佳的詮釋者,1845年,舒曼那首受到歡迎的A小調鋼琴協奏曲,就是由克拉拉在萊比錫首演中擔任獨奏。
萊比錫音樂學院1843年成立,舒曼受聘擔任該校的作曲教師,也在1850年起開始擔任杜塞多夫的常任指揮。
但是從1843年起,舒曼就出現了一些精神失常的問題,他還曾經跳萊茵河自殺,很幸運地獲救,隨後被送到波昂的一家私人精神病院,1856年,病院中,享年僅46歲。
在他去世之後,克拉拉變成舒曼音樂的最佳代言人,因她時常的巡迴演奏,舒曼的音樂便更廣泛地流傳開來。
+++++++++++++++++++++++++++++++++++++++++
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
莫札特1756年1月27日出生於奧地利薩爾茲堡(Salzburg, Austria)。他的父親是任職於大主教手下的小提琴手,曾寫下一首「玩具交響曲」,而且還在小莫札特出生那年出版了一本有關小提琴演奏法的教科書。
但當他發現的天份,即放棄一切專心地教育他的小孩,並且帶著他到處旅行。因此莫札特小時候大半的時間都在旅行及演奏渡過。也因為這樣,他得以很廣泛地接觸到當時歐洲各地不同的音樂,所以這些都成為他作曲的最大資源。
小莫札特有著一對敏感的耳朵,能分辨出每一個音來。但是據史料記載,他不喜歡管樂器,尤其是小喇叭。據說他父親為了要讓他喜歡這個樂器,特別請他的一位好友到家裡吹給他聽,不料才吹出第一個音,小莫札特的臉色便立刻發青,而且倒在床上發抖。不管這件軼事之真實性有多少,莫札特確實是沒有為小喇叭作甚麼作品。
在他旅行演奏的途中也常有一些很特別的事發生。有一次,有位國王對小莫札特音樂方面的天份頗有所聞,就對他提出一個要求:「請他以絨布蓋著琴鍵演奏。」結果小莫札特當然是「不負眾望」很流暢地彈奏出美妙的樂曲。
還有一次他在羅馬的教堂聽到一首九聲部的「慈悲經」後,就將音樂背起來,回到旅館時,將樂譜全部抄錄下來。到了第二個禮拜,莫札特將這些譜夾帶在帽子裡,再到教堂去聆聽此曲,結果只發現少部份的錯誤而已。
因為當時教會是嚴禁抄寫樂譜的,這件事傳開之後,羅馬人便要求他公開在一個音樂會場合中唱唱看,結果莫札特流利而且非常正確的唱出,使眾人都嚇一跳。
他的作品相當多,大家耳熟能詳,包括:歌劇「魔笛」、「費加洛婚禮」、「唐喬望尼 」...「哈夫納交響曲」(Haffner)、「邱比特交響曲」(Jupiter)、「布拉格交響曲」(Prague) ...以及非常多的鋼琴、室內樂、協奏曲作品。
莫札特在1791年12月5日去世於維也納。享年34歲。
++++++++++++++++++++++++++++++++++++++++ 來源:印象三重奏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