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健康你我他】空腹血糖耐受不良 洗腎患者要當心
空腹血糖耐受不良 洗腎患者要當心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台灣有超過四萬人接受洗腎,雖然七成以上的洗腎患者並非糖尿病患,不過,非糖尿病患者洗腎時,更要特別留心血糖狀況!最新研究發現,血糖徘徊正常值邊緣的洗腎者,一年內死亡率是其他洗腎者的四倍以上。
這項研究本月正式發表在國際腎臟學相關排名榜首的雜誌《美國腎臟學會期刊》上,刊出後已有醫院陸續改變治療模式,針對尚未被判定糖尿病的洗腎患者,提早先投予胰島素增敏劑等糖尿病治療藥物,希望能降低患者的死亡風險。
研究共針對693名洗腎患者追蹤一年,其中189人為糖尿病患,其餘非糖尿病患中,423人血糖正常,另有81人就是這些血糖徘徊邊緣值、被稱為「空腹血糖耐受不良(IFG)」的患者。
研究團隊成員、林口長庚醫院">長庚醫院
腎臟科醫師林杰樑指出,一般定義的糖尿病患者係指空腹血糖值超過125毫克,不過,這項研究則發現,在洗腎患者中,有部分空腹血糖值在105到125毫克間,還沒超過標準,但經追蹤一年卻發現,這些患者死亡率高達9.9%,是血糖值低於105毫克洗腎患者(2.4%)的四倍以上。其中,又以心血管疾病以及感染症死亡的高風險最為顯著。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這些邊緣族洗腎患者的死亡率並沒有超過糖尿病患(12.2%),但他們身體裡相關發炎或是營養不良等不良指標,卻比糖尿病患還普遍。
例如,一般用來偵測身體發炎情形、甚至預測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高敏感性反應蛋白hsCRP」,在正常洗腎患者中,只有41.4%有濃度超過3mg/L的情況,但「空腹血糖耐受不良(IFG)」患者卻有高達58%超過3mg/L,比糖尿病患洗腎者的51.3%還普遍。
此外,「空腹血糖耐受不良(IFG)」的洗腎患者,營養不良(白蛋白低於3.6)的情況也比糖尿病族群更普遍。
林杰樑認為,這可能是因為糖尿病患者多半服藥控制,而「空腹血糖耐受不良(IFG)」的患者就「爹不疼娘不愛」,沒有多留心血糖狀況,以致短短一年的死亡率就比其他洗腎患者高出這麼多。
目前除開始提早針對這些患者使用胰島素增敏劑治療之外,也建議患者透過體重控制、低熱量飲食控制、戒菸等,希望能減少死亡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