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藝術/音樂】孩子為什麼沒定性?
孩子為什麼沒定性? |
|
‧學前教育雜誌 2007/10/16 |
每個孩子的專注力表現有很大的差異,不只是孩子與孩子間的差異,即使同一個孩子在不同的事情上,也會有不同表現,爸爸媽媽請先瞭解其中差異的原因,千萬不要一味責備。 |
|
|
【文/黃美湄(學前教育雜誌主筆)】 彎彎在家吃東西的時候,專注極了,可是一旦跟媽媽上餐廳,卻左盼右顧,一點都不能靜下心來。 老師跟小朋友宣佈:「明天要郊遊,小朋友要記得穿運動褲喔!」隔天,大部分的孩子知道要郊遊和穿運動褲這回事,可是有少部分孩子卻完全搞不清楚。 為什麼孩子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 年齡不同,專注力不一 年齡不同會讓孩子在專注的表現上出現很大的差異,年齡愈大,孩子的專注力也會更好,因此,對待年幼孩子,爸媽千萬不要只憑著自己的期待或標準要求孩子,否則,不但會誤認孩子是個「不專心的孩子」,就連孩子本身也會建立起「我就是不專心」的錯誤形象。爸媽可以依據「專注力發展里程碑」建立起不同年齡孩子應該具有的行為表現。 氣質差異,表現也不同 有些孩子先天氣質上是屬於注意力分散度高、活動量大、一有風吹草動就很容易被吸引的。這類孩子經常坐不住而扭動身體、左顧右盼。這樣的孩子必須慢慢地教,一味責備是沒有用的。 每個小孩的注意力分散度不一樣,如果分散度比較高,且對事物的堅持度比較低,那麼注意力就不容易集中;反之,注意力集中度特別高,而堅持度也高的孩子,對喜愛的東西會很執著,在管教上會覺得比較困難,但以學習習慣來說,這樣的孩子卻比較能集中注意力。 爸媽一方面要瞭解孩子的氣質,適性而教,同時也要瞭解自己的氣質,才不會造成親子關係緊張。 生理因素,影響學習力 專不專心,與神經系統的活動也有關,如:大小肌肉能否靈活運用、手眼是否協調等,造成學習上的困難,那麼,藉助感覺統合的活動,有機會改善;但是,如果是耳朵、眼睛、腦部、神經等病變,影響了孩子對外界刺激的接收與處理,就需要求助其他的醫療協助。 另外,孩子生病或太過疲累,也會不容易專心,現在過敏孩子多,鼻子、眼睛、皮膚發癢,也會使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爸媽需要藉由醫師的檢查與診斷,才能了解孩子是否受生理因素影響。 限制越多,專注力越差 當父母經常盯著孩子學習,幫孩子安排活動課程,而沒有給孩子足夠的自由時間, 孩子要藉著動,來證實自己的存在,孩子變成好動的比例相對就高。 一般大人都認為給孩子自由度越高,孩子越容易分心,其實這是錯誤的看法,當孩子受到重視,被接納,就不需要以動來引起大人的注意,自然就不容易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 期望過高,被動又散漫 當孩子習慣於接受外在的刺激,或是刺激過於豐富時,反而會使得學習成為被動的模式,往往需要有更強烈的刺激,孩子才會有回應,如此一來,孩子自發性的學習興趣就蕩然無存。 有些家長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年紀小小就學ㄅㄆㄇ,怕自己的孩子沒有學,上小學後會跟不上,也送孩子去學。可是,正式上學時,卻發現孩子因為學過了,反而出現漫不經心的情形。 干擾過多,專注會打折 大人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不當、過度的介入,也會造成孩子不專心的學習態度。 孩子和大人一樣,做一件事是需要醞釀心情的,如果他做事時經常被打斷,就要重新醞釀心情,進入「專心」的時間自然就會拉長。如果爸媽經常打斷孩子,孩子就比較容易不專心。 環境中的干擾,還包括孩子喜歡的玩具、吸引他的擺設、電視的聲音、以及一些來自食物的香氣,對克制力本來就不夠的孩子來說,當環境中出現這些誘惑時,很容易就會被吸引,而放下手邊正在做的事情,或者即使在做功課,也是心不在焉,草草了事。 失去自信,擔心又分心 有自信的孩子各方面的表現都會比較好,但是,今天很多父母主導孩子的學習,不放心讓孩子獨立處理一件事,養成孩子處處依賴的習慣;檢查孩子的功課時,總是指出錯誤的地方,對於孩子好的表現,吝於稱讚,使得孩子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也對自己失去信心,做事情時,總是擔心:「我可能會犯什麼錯誤?」「害怕被老師K」,自然就分心了。…… █本月其他精彩報導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學前教育雜誌》10月號】 |
++++++++++++++++++++++++++++++++++++++++